一种瘘孔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34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瘘孔封堵器,包括封堵器支架和封堵膜;封堵器支架包括中心伸缩结构、径向膨胀结构以及两端的伞状结构;封堵膜包覆于封堵器支架两端的伞状结构上;中心伸缩结构包括堵头螺栓、外套管和内插管;径向膨胀结构包括两个中心圆环、弹性支撑结构以及各个轴向撑杆;伞状结构由各个U形杆呈圆周分布构成。该瘘孔封堵器利用径向膨胀结构能够实现封堵器支架的大小自适应调节,在安装后能够根据瘘孔大小进行膨胀,使得对于瘘孔的封堵较为严实;利用外套管和内插管的相对伸缩来控制两端的伞状结构进行撑开或收回,能够在插装前呈梭形,便于顺利在瘘孔处插装,在变形后两端呈伞状撑开,实现两端伞状结构对瘘孔处进行防护。

A kind of fistula sea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瘘孔封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是一种瘘孔封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脏器瘘孔的治疗过程中,首选保守治疗如通过抗感染、抑制消化液分泌、胸腹腔内或经各种自然腔道的内外引流减压、强化营养、促进组织修复、肉芽生长等综合治疗,期待自愈,周期长、患者很痛苦。有些选择二次手术修补瘘孔,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成功率低,修补后的瘘孔仍存在出血、再瘘的风险。在较常见的瘘孔中,如食管支气管瘘、食管胃吻合口瘘、残胃瘘、胃肠吻合口瘘、各种肠瘘、膀胱阴道瘘、直肠阴道瘘,堵瘘是一项重要措施,使瘘口暂时关闭,恢复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连续性,内容物不再外溢,减少内容物对周围组织的腐蚀与体液丢失及由此造成的感染、大出血等致命并发症。堵瘘后也创造了一个相对洁净的生长环境,利于瘘孔处组织的生长愈合,有效缩短治疗时间,能较快重新恢复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正常功能。目前常用的堵瘘方法有:对于缝隙性小瘘通过胃肠镜、支气管镜或膀胱镜等介入途径应用各种医用胶及夹闭等封堵手段,有些可获得成功;对于空腔脏器瘘口缺损较大者,在感染及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采用手术或胃肠镜、支气管镜或膀胱镜等介入途径将瘘口缝合、夹闭或放置支架,但面临着封堵后治疗效果不确切,受干扰因素多,易引起瘘口周围感染、出血、局部坏死、瘘口扩大等并发症;在难于封堵或封堵失败后,只能选择一期手术造瘘、引流,再行二期修补瘘口及吻合术,治疗时间长,患者痛苦,术中、术后也难于避免发生吻合口狭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修补后的瘘口再瘘的风险。封堵器的出现使许多房室缺、主肺动脉瘘等先心病患者获得了非常好的疗效,避免了心脏手术的巨大损伤,目前也有经过改进的封堵器应用于具有感染、腐蚀状态的空腔脏器瘘的治疗,但是目前的封堵器都只是进行瘘孔封堵,使瘘孔两侧隔离,但是已经泄漏或缓慢泄漏的液体无法排除,容易造成进一步感染或腐蚀,另外这些封堵器不能够根据现场封堵要求进行自适应大小调节,普适性较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瘘孔封堵器,能够具有一定的大小膨胀性能,满足自适应大小调节,且能够便于将泄漏的液体抽吸出来,保持瘘孔处清洁卫生避免造成进一步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瘘孔封堵器,能够具有一定的大小膨胀性能,满足自适应大小调节,且能够便于将泄漏的液体抽吸出来,保持瘘孔处清洁卫生避免造成进一步感染。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瘘孔封堵器,包括封堵器支架和封堵膜;封堵器支架包括中心伸缩结构、径向膨胀结构以及两端的伞状结构;封堵膜包覆于封堵器支架两端的伞状结构上;中心伸缩结构包括堵头螺栓、外套管和内插管;内插管的右端插装在外套管中,并在内插管的外壁上设有锁定滑槽;在外套管的内壁上设有滑动式嵌入锁定滑槽中的导向块;封堵膜在内插管的左端管口处设有膜安装圆孔;堵头螺栓的螺杆端部穿过膜安装圆孔后螺纹旋合安装在内插管的左端上,并在堵头端头上沿轴向设有抽液孔;堵头螺栓的头部将膜安装圆孔的孔边按压在内插管的左端管口上;在内插管内设有通道封堵结构;径向膨胀结构包括两个中心圆环、设置在中心圆环圆周上的弹性支撑结构以及各个轴向撑杆;两个中心圆环分别套设在外套管和内插管上;各个轴向撑杆通过弹性支撑结构分布设置在中心圆环的圆周外围,且轴向撑杆与内插管的轴向相平行;伞状结构由各个U形杆呈圆周分布构成,U形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中心伸缩结构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径向膨胀结构上;在中心伸缩结构伸缩变化时实现伞状结构的撑开和收回变化。进一步地,锁定滑槽由依次连通的轴向滑槽、斜向滑槽以及环绕滑槽构成;轴向滑槽与内插管的轴向相平行;环绕滑槽围绕内插管的圆周外壁设置,且环绕滑槽位于外套管内;环绕滑槽的一端与轴向滑槽的轴向延长线相平齐,另一端通过斜向滑槽与轴向滑槽相连通。进一步地,弹性支撑结构由各个菱形支撑框和各个V形支撑架构成;各个菱形支撑框的一个锐角固定设置在中心圆环的外圆周上,各个V形支撑架的尖端部固定设置在各个菱形支撑框的另一个锐角上;轴向撑杆固定安装在相邻两个V形支撑架的相邻两端部上。进一步地,位于封堵器支架左侧的各个U形杆中,U形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段对接安装在轴向撑杆的左端上,U形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段安装在内插管的左管口圆周边缘上;位于封堵器支架右侧的各个U形杆中,U形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段对接安装在轴向撑杆的右端上,U形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段安装在外套管的右管口圆周边缘上;连接段和U形杆的截面均为扁平的矩形,且连接段的厚度小于U形杆的端部厚度,U形杆的U形弯折处的厚度小于U形杆的端部厚度。进一步地,通道封堵结构包括封堵圆盘以及设置在封堵圆盘圆周边缘的四根弧形支撑条;在内插管的内壁上设有一圈限位挡圈;封堵圆盘通过四根弧形支撑条安装在内插管内,且封堵圆盘位于限位挡圈的左侧;四根弧形支撑条弹性按压封堵圆盘紧贴在限位挡圈的左侧边上实现封堵。进一步地,在内插管的右端管口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二限位环槽;在内插管的右管口端面上设有与第二限位环槽相连通的第二缺口;在外套管的右端管口处设有内管限位凸圈,并在内管限位凸圈的内环面上设有一圈第一限位环槽;在外套管的右管口端面上设有与第一限位环槽相连通的第一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径向膨胀结构能够实现封堵器支架的大小自适应调节,在安装后能够根据瘘孔大小进行膨胀,使得对于瘘孔的封堵较为严实;利用外套管和内插管的相对伸缩来控制两端的伞状结构进行撑开或收回,能够在插装前呈梭形,便于顺利在瘘孔处插装,在变形后两端呈伞状撑开,实现两端伞状结构对瘘孔处进行防护;利用锁定滑槽与导向块的配合能够在内插管与外套管相对伸出后进行锁定,使得两端的伞状结构保持撑开状态;利用通道封堵结构能够实现内插管内部的导通和闭合控制,便于将瘘孔处的泄漏液抽吸出来,保持瘘孔处清洁卫生避免造成进一步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封堵器支架封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封堵器支架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封堵器支架插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封堵器支架在中心圆环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封堵器支架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设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封堵器支架与配套的输送器相插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技术公开的瘘孔封堵器包括:封堵器支架和封堵膜;封堵器支架包括中心伸缩结构、径向膨胀结构以及两端的伞状结构;封堵膜包覆于封堵器支架两端的伞状结构上;中心伸缩结构包括堵头螺栓40、外套管1和内插管2;内插管2的右端插装在外套管1中,并在内插管2的外壁上设有锁定滑槽;在外套管1的内壁上设有滑动式嵌入锁定滑槽中的导向块9;封堵膜在内插管2的左端管口处设有膜安装圆孔;堵头螺栓40的螺杆端部穿过膜安装圆孔后螺纹旋合安装在内插管2的左端上,并在堵头端头40上沿轴向设有抽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瘘孔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器支架和封堵膜;封堵器支架包括中心伸缩结构、径向膨胀结构以及两端的伞状结构;封堵膜包覆于封堵器支架两端的伞状结构上;/n中心伸缩结构包括堵头螺栓(40)、外套管(1)和内插管(2);内插管(2)的右端插装在外套管(1)中,并在内插管(2)的外壁上设有锁定滑槽;在外套管(1)的内壁上设有滑动式嵌入锁定滑槽中的导向块(9);封堵膜在内插管(2)的左端管口处设有膜安装圆孔;堵头螺栓(40)的螺杆端部穿过膜安装圆孔后螺纹旋合安装在内插管(2)的左端上,并在堵头螺栓(40)上沿轴向设有抽液孔;堵头螺栓(40)的头部将膜安装圆孔的孔边按压在内插管(2)的左端管口上;在内插管(2)内设有通道封堵结构;/n径向膨胀结构包括两个中心圆环(35)、设置在中心圆环(35)圆周上的弹性支撑结构以及各个轴向撑杆(3);两个中心圆环(35)分别套设在外套管(1)和内插管(2)上;各个轴向撑杆(3)通过弹性支撑结构分布设置在中心圆环(35)的圆周外围,且轴向撑杆(3)与内插管(2)的轴向相平行;/n伞状结构由各个U形杆(5)呈圆周分布构成,U形杆(5)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中心伸缩结构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径向膨胀结构上;在中心伸缩结构伸缩变化时实现伞状结构的撑开和收回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瘘孔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器支架和封堵膜;封堵器支架包括中心伸缩结构、径向膨胀结构以及两端的伞状结构;封堵膜包覆于封堵器支架两端的伞状结构上;
中心伸缩结构包括堵头螺栓(40)、外套管(1)和内插管(2);内插管(2)的右端插装在外套管(1)中,并在内插管(2)的外壁上设有锁定滑槽;在外套管(1)的内壁上设有滑动式嵌入锁定滑槽中的导向块(9);封堵膜在内插管(2)的左端管口处设有膜安装圆孔;堵头螺栓(40)的螺杆端部穿过膜安装圆孔后螺纹旋合安装在内插管(2)的左端上,并在堵头螺栓(40)上沿轴向设有抽液孔;堵头螺栓(40)的头部将膜安装圆孔的孔边按压在内插管(2)的左端管口上;在内插管(2)内设有通道封堵结构;
径向膨胀结构包括两个中心圆环(35)、设置在中心圆环(35)圆周上的弹性支撑结构以及各个轴向撑杆(3);两个中心圆环(35)分别套设在外套管(1)和内插管(2)上;各个轴向撑杆(3)通过弹性支撑结构分布设置在中心圆环(35)的圆周外围,且轴向撑杆(3)与内插管(2)的轴向相平行;
伞状结构由各个U形杆(5)呈圆周分布构成,U形杆(5)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中心伸缩结构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径向膨胀结构上;在中心伸缩结构伸缩变化时实现伞状结构的撑开和收回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瘘孔封堵器,其特征在于:锁定滑槽由依次连通的轴向滑槽(6)、斜向滑槽(7)以及环绕滑槽(8)构成;轴向滑槽(6)与内插管(2)的轴向相平行;环绕滑槽(8)围绕内插管(2)的圆周外壁设置,且环绕滑槽(8)位于外套管(1)内;环绕滑槽(8)的一端与轴向滑槽(6)的轴向延长线相平齐,另一端通过斜向滑槽(7)与轴向滑槽(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瘘孔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结构由各个菱形支撑框(17)和各个V形支撑架(16)构成;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鸣陈仕林任琦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