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蜡涂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44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48
本申请涉及一种骨蜡涂抹装置,其包括:握持杆,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且包括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适合于医生握持的握持段;第一涂抹头,具有三棱台的形状,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和第一结合面,以其第一结合面与握持杆的第一端连接;以及第二涂抹头,具有圆盘形状,包括圆形的第三工作面和与第三工作面相对的第二结合面,第二结合面与握持杆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涂抹头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以及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分别与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相对应。

Bone wax appli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蜡涂抹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颈椎后路手术中止血的骨蜡涂抹装置。
技术介绍
在骨科手术中,经常会出现松质骨面渗血的现象,通常的做法是将骨蜡涂抹骨面以进行止血。传统的方法是将硬质骨蜡揉捏至较软状态后,用手指、纱布或剥离子涂抹于出血的骨表面。但是当骨表面参差不齐时,涂抹、止血效果常常不佳,并容易划破操作人员的手套及手指,增加污染的几率。此外,还有一种做法是使用弯钳夹持特制的纱布“花生米球”,将骨蜡铺设于纱布上,然后进行涂抹操作。但是由于纱布固定不牢靠,极易脱落,导致操作繁琐,操作效率不高。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最常见的颈椎手术之一,术中会使用咬骨钳或者磨钻在颈椎椎板和侧块之间开凿出数个骨槽(为了扩大椎管空间所必需的手术步骤),但是因为骨槽形状较为特殊(通常为V形)也较深,所以一般的用手指、纱布或剥离子涂抹骨蜡的方法很难封闭出血点,不但降低手术速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更为重要的是骨槽旁边就是颈脊髓,多次的涂抹骨蜡的重复操作可能会失误伤及颈脊髓或神经根,造成神经损伤等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亟需一种专门针对颈后路椎管扩大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蜡涂抹装置,包括:/n握持杆,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且包括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适合于医生握持的握持段;/n第一涂抹头,具有三棱台的形状,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和第一结合面,以其第一结合面与所述握持杆的所述第一端连接;以及/n第二涂抹头,具有圆盘形状,包括圆形的第三工作面和与所述第三工作面相对的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握持杆的所述第二端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涂抹头的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以及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分别与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蜡涂抹装置,包括:
握持杆,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且包括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适合于医生握持的握持段;
第一涂抹头,具有三棱台的形状,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和第一结合面,以其第一结合面与所述握持杆的所述第一端连接;以及
第二涂抹头,具有圆盘形状,包括圆形的第三工作面和与所述第三工作面相对的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握持杆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涂抹头的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以及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分别与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涂抹头的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所对应的所述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是颈椎椎板和侧块之间人为形成的V形骨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所对应的所述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是颈椎表面的骨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涂抹头的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以及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包括粗糙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中,所述粗糙面包括均匀的纹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结合面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中,所述握持杆的横截面包括圆形、矩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中,所述握持杆为圆柱体,其长度为8-12厘米,其横截面的直径为2-4毫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中,所述握持杆的长度为10厘米,所述握持杆的横截面的直径为3毫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汉强姜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