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梁组件和集装箱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197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顶梁组件以及一种集装箱房屋,顶梁组件包括:侧梁板、顶梁板以及底梁板;顶梁板固设于侧梁板的上端并与顶板连接;底梁板由侧梁板的底部向上延伸并与墙板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其中,底梁板远离侧梁板的侧面为竖直面,且墙板与侧面抵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顶梁组件,底梁板的侧面为竖直面,并且墙板与竖直的侧面抵靠,侧面不会限制墙板的高度,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底梁板不会对墙板进行限位,简化了墙板的安装过程,便于提高安装速度;另一方面,底梁板能够与不同高度的墙板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这样,顶梁组件的通用性更好,能够防止因产品迭代导致顶梁组件无法使用的情况。

A roof beam component and container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梁组件和集装箱房屋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房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顶梁组件以及一种集装箱房屋。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正在进行,在兴建大量的永久性建筑、构筑物及道路桥梁交通设施等的建设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均需要大量的临时性建筑与其配套,另外在长期需要野外工作、露天工作的行业,在紧急情况、救灾时,在旅游、节日人流高峰时都需要有满足不同要求的临时房屋。集装箱房屋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建筑,外形类似集装箱,可以拼接,运输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吊装,使用十分方便,集装箱房屋可以再次利用,拆装方便,稳定牢固,防震性能好,并且也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因此集装箱房屋的使用理念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使用率大为提高。现有技术中,集装箱房屋的顶梁设有向外翻折的折边,折边与墙板的顶面抵靠,在墙板抬装时经常造成墙板卡在折边处,造成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梁组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顶梁组件的集装箱房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顶梁组件,包括:侧梁板、顶梁板以及底梁板;顶梁板固设于侧梁板的上端并与顶板连接;底梁板由侧梁板的底部向上延伸并与墙板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其中,底梁板远离侧梁板的侧面为竖直面,且墙板与侧面抵靠。本方案中,底梁板的侧面为竖直面,并且墙板与竖直的侧面抵靠,侧面不会限制墙板的高度,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底梁板不会对墙板进行限位,简化了墙板的安装过程,便于提高安装速度;另一方面,底梁板能够与不同高度的墙板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这样,顶梁组件的通用性更好,能够防止因产品迭代导致顶梁组件无法使用的情况。同时,还能够有效克服地基在高度上的误差,当地基高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时,不必重新对地基进行调整,可直接安装,便于提高安装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梁板包括:第一板体,由侧梁板的底部向墙板一侧延伸;第二板体,由第一板体靠近墙板的一侧竖直向上延伸,墙板与第二板体抵靠。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顶梁组件还包括:第三板体,由第二板体的顶侧向侧梁板一侧延伸。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部,与墙板固定连接;卡接部,与底梁板连接;弹性连接部,与固定部以及卡接部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弹性连接部包括:弹性件、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固定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卡接部转动连接;弹性件设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使弹性件形变,以使墙板与底梁板保持抵靠。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部包括:连接侧板,与墙板远离底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铰接部,与连接侧板固定连接且位于墙板的上侧,铰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连接部靠近卡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二连接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穿过弹性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抵靠。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卡接部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卡槽,底梁板嵌入卡槽内,以实现卡接部与底梁板的卡接。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房屋,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顶梁组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顶梁组件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顶梁组件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顶梁组件连接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顶梁组件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顶梁组件连接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顶梁组件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顶梁组件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侧梁板,20顶梁板,30底梁板,31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第三板体,40墙板,50连接装置,51固定部,511连接侧板,512铰接部,52卡接部,521卡槽,53弹性连接部,531弹性件,532第一连接部,5321第一限位凸起,533第二连接部,5331第二限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梁组件,包括:侧梁板10、顶梁板20以及底梁板30;顶梁板20固设于侧梁板10的上端并与顶板连接;底梁板30由侧梁板10的底部向上延伸并与墙板40通过连接装置50连接,其中,底梁板30远离侧梁板10的侧面为竖直面,且墙板40与侧面抵靠。本方案中,底梁板30的侧面为竖直面,并且墙板40与竖直的侧面抵靠,侧面不会限制墙板40的高度,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底梁板30不会对墙板40进行限位,简化了墙板40的安装过程,便于提高安装速度;另一方面,底梁板30能够与不同高度的墙板40通过连接装置50连接,这样,顶梁组件的通用性更好,能够防止因产品迭代导致顶梁组件无法使用的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底梁板30包括:第一板体31,由侧梁板10的底部向墙板40一侧延伸;第二板体32,由第一板体31靠近墙板40的一侧竖直向上延伸,墙板40与第二板体32抵靠。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顶梁组件还包括:第三板体33,由第二板体32的顶侧向侧梁板10一侧延伸。其中,优选地,顶梁板20、侧梁板10以及底梁板30一体折弯成型。如图3至图7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装置50包括:固定部51,与墙板4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卡接部52,与底梁板30可拆卸连接;弹性连接部53,与固定部51以及卡接部52转动连接。本方案中,固定部51与墙板40固定,以将连接装置50固定在墙板40上,在墙板40与底梁板30抵靠后,卡接部52与底梁板30连接,这样,即实现了底梁板30与墙板40的连接。通过设置弹性连接部53,墙板40与底梁板30之间可产生轻微相对晃动,因而在集装箱房屋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时,抗风抗震性能好,安全性大大提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侧梁板(10)、顶梁板(20)以及底梁板(30);/n所述顶梁板(20)固设于所述侧梁板(10)的上端并与顶板连接;/n所述底梁板(30)由所述侧梁板(10)的底部向上延伸并与墙板(40)通过连接装置(50)连接,/n其中,所述底梁板(30)远离所述侧梁板(10)的侧面为竖直面,且所述墙板(40)与所述侧面抵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梁板(10)、顶梁板(20)以及底梁板(30);
所述顶梁板(20)固设于所述侧梁板(10)的上端并与顶板连接;
所述底梁板(30)由所述侧梁板(10)的底部向上延伸并与墙板(40)通过连接装置(50)连接,
其中,所述底梁板(30)远离所述侧梁板(10)的侧面为竖直面,且所述墙板(40)与所述侧面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板(30)包括:
第一板体(31),由所述侧梁板(10)的底部向所述墙板(40)一侧延伸;
第二板体(32),由所述第一板体(31)靠近所述墙板(40)的一侧竖直向上延伸,所述墙板(40)与所述第二板体(32)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板体(33),由所述第二板体(32)的顶侧向所述侧梁板(10)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50)包括:
固定部(51),与所述墙板(40)固定连接;
卡接部(52),与所述底梁板(30)连接;
弹性连接部(53),与所述固定部(51)以及所述卡接部(5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53)包括:
弹性件(531)、第一连接部(532)以及第二连接部(533);
所述第一连接部(532)与所述固定部(5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33)与所述卡接部(52)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艳明高峰梁浩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