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165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包括预制叠合板,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上端摆放有混凝土垫块,所述混凝土垫块的上端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端设置有锥台,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型化吊模工具,所述对拉螺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下端接触连接有木模板,所述木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长条木方,所述长条木方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木方,所述对拉螺栓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本方案通过使用定型化吊模工具、混凝土垫块、木模板、对拉螺栓、长条木方和短木方等定型化的组合工具对接缝部位进行支模,方便施工人员通行,扩大下层施工工作面,提高工作效率,浇筑效果好。

A kind of support free post cast strip lifting mould combination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拼缝按照连接方式可分为分离式接缝(即底板间不拉开的“密拼”)和整体式接缝(底板间有后浇混凝土带)。当叠合板应采用双向受力整体式接缝构造时,板与板之间预留不小于20cm的后浇带,拼缝处理措施:1、板底支模;2、后浇带与现浇层一起浇筑完成。按照传统施工方法需在单独支设模板支撑,造成下层工作面狭窄,行动不便。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解决了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中的双向板后浇带形式接缝需在板底支模,模板支撑占用下层施工作业面,该部位支模困难、使用传统粗制吊模工具浇筑质量差的通病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包括预制叠合板,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上端摆放有混凝土垫块,所述混凝土垫块的上端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端设置有锥台,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型化吊模工具,所述对拉螺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下端接触连接有木模板,所述木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长条木方,所述长条木方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木方,所述对拉螺栓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上端与短木方的下端接触,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上端浇筑有现浇混凝土层。本技术的原理在于:使用时,通过在预制叠合板上放置混凝土垫块,在混凝土垫块上安装定型化吊模工具,使得定型化吊模工具下端设计的支撑块底部的锥台与混凝土垫块上的锥形槽配合,然后将对拉螺栓的上端安装第一螺母,然后将对拉螺栓穿过定型化吊模工具的第一通孔,然后将木模板的第二通孔与对拉螺栓配合,且木模板下侧的短木方的第三通孔与对拉螺栓配合,然后在对拉螺栓的底部通过螺纹安装第二螺母即可,实现对木模板的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使用定型化吊模工具、混凝土垫块、木模板、对拉螺栓、长条木方和短木方等定型化的组合工具对接缝部位进行支模,方便施工人员通行,扩大下层施工工作面,提高工作效率,浇筑效果好。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垫块的上端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内卡合有锥台。通过在混凝土垫块上谁锥形槽,且在支撑块的底部设计锥台,方便支撑块与混凝土垫块进行安装配合,且防止支撑块与从混凝土垫块上滑脱。进一步,所述定型化吊模工具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对拉螺栓。通过第一通孔的设计,为对拉螺栓提供了安装空间,实现对拉螺栓与定型化吊模工具的组装。进一步,所述木模板内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插有对拉螺栓。通过第二通孔的设计,为对拉螺栓提供了安装空间,实现对拉螺栓与木模板的组装。进一步,所述短木方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穿插有对拉螺栓。通过第三通孔的设计,为对拉螺栓提供了安装空间,实现对拉螺栓与短木方的组装。进一步,所述短木方内钉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插入长条木方和木模板。通过固定钉的安装,可以将木模板、长条木方和短木方进行固定,使其构成一个支撑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的短木方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的定型化吊模工具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预制叠合板1、混凝土垫块2、锥形槽3、支撑块4、锥台5、定型化吊模工具6、第一通孔7、对拉螺栓8、第一紧固螺母9、木模板10、第二通孔11、长条木方12、短木方13、第三通孔14、固定钉15、第二螺母16、现浇混凝土层1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包括预制叠合板1,预制叠合板1之间存在拼接缝,拼接缝的宽度一般大于等于200毫米,预制叠合板1上浇筑有现浇混凝土层17,对拼接缝进行整浇,且将预制叠合板1之间进行浇筑连接。预制叠合板1的上端摆放有混凝土垫块2,混凝土垫块2的上端安装定型化吊模工具6,定型化吊模工具6的下端焊接支撑块4,支撑块4的数量为两个,且支撑块4的下端均设置有锥台5,锥台5与混凝土垫块2上设有的锥形槽3配合,通过锥台5和锥形槽3的配合,可以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垫块2与支撑块4滑脱,导致定型化吊模工具6支撑作用失效。定型化吊模工具6的中部开设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内插接对拉螺栓8,第一通孔7的设计为对拉螺栓8提供了安装空间,对拉螺栓8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螺母9,为对拉螺栓8提供支撑作用。预制叠合板1的底部接触连接木模板10,木模板10上开设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与对拉螺栓8滑动连接,第二通孔11的设计为对拉螺栓8提供了安装空间,木模板10的下端固定连接长条木方12,长条木方12的下端固定连接短木方13,木模板10、长条木方12和短木方13内均由固定钉15固定,使得木模板10、长条木方12和短木方13构成支撑结构。短木方13的中部开设第三通孔14,第三通孔14内滑动连接对拉螺栓8,对拉螺栓8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螺母16,第二螺母16的上端与短木方13的下端接触,第二螺母16对短木方13进行固定。本技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通过在预制叠合板1上放置混凝土垫块2,在混凝土垫块2上安装定型化吊模工具6,使得定型化吊模工具6下端设计的支撑块4底部的锥台5与混凝土垫块2上的锥形槽3配合,然后将对拉螺栓8的上端安装第一螺母9,然后将对拉螺栓8穿过定型化吊模工具6的第一通孔7,然后将木模板10的第二通孔11与对拉螺栓8配合,且木模板10下侧的短木方13的第三通孔14与对拉螺栓8配合,然后在对拉螺栓8的底部通过螺纹安装第二螺母16即可,实现对木模板10的固定。本方案通过使用定型化吊模工具6、混凝土垫块2、木模板10、对拉螺栓8、长条木方12和短木方13等定型化的组合工具对接缝部位进行支模,方便施工人员通行,扩大下层施工工作面,提高工作效率,浇筑效果好。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包括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上端摆放有混凝土垫块,所述混凝土垫块的上端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端设置有锥台,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型化吊模工具,所述定型化吊模工具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下端接触连接有木模板,所述木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长条木方,所述长条木方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木方,所述对拉螺栓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上端与短木方的下端接触,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上端浇筑有现浇混凝土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支撑的后浇带吊模组合工具,包括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上端摆放有混凝土垫块,所述混凝土垫块的上端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端设置有锥台,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型化吊模工具,所述定型化吊模工具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下端接触连接有木模板,所述木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长条木方,所述长条木方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木方,所述对拉螺栓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上端与短木方的下端接触,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上端浇筑有现浇混凝土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滨贾成龙曹龙白云锋刘伟武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冶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