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7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下紧贴有模板,所述模板上设有若干龙骨,所述龙骨为矩形方管,所述矩形方管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组限位圆孔,每组所述限位圆孔包括4个限位圆孔并呈方形排列,还包括若干可调顶托和若干顶托托盘,所述顶托托盘固定于可调顶托的顶端,所述可调顶托顶端的顶托托盘上设置有4个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的排列与每组限位圆孔的排列相同,每个所述可调顶托的顶托托盘上的限位钉分别插入龙骨上的每组限位圆孔内,所述可调顶托的底部安装于支撑钢管上,所述支撑钢管位于楼板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可调顶撑调节标高,顶实模板,加固牢靠,能够有效控制现浇板带拼缝质量。

A kind of quick detachable formwork for cast-in-place slab belt between laminated flo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对于叠合楼板之间现浇带采用支架支撑来实现对其的浇筑,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搭设支撑架体、设置底模支撑的方法来施工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采用此种施工方法较为传统、易于上手、无需培训,但拼缝处容易不密、混凝土易漏浆、修补打磨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下紧贴有模板,所述模板上设有若干龙骨,所述龙骨为矩形方管,所述矩形方管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组限位圆孔,每组所述限位圆孔包括4个限位圆孔并呈方形排列,还包括若干可调顶托和若干顶托托盘,所述顶托托盘固定于可调顶托的顶端,所述可调顶托顶端的顶托托盘上设置有4个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的排列与每组限位圆孔的排列相同,每个所述可调顶托的顶托托盘上的限位钉分别插入龙骨上的每组限位圆孔内,所述可调顶托的底部安装于支撑钢管上,所述支撑钢管位于楼板面上。优选地,所述模板为宽400mm、厚15mm的木模板,所述龙骨为长350mm、截面40mm*90mm、厚3mm的矩形方管。优选地,所述矩形方管上的限位圆孔直径为8mm。优选地,所述顶托托盘为长宽100mm*100mm、厚10mm的正方形结构,所述顶托托盘上焊接有长20mm、直径6mm的限位钉,焊缝高度不小于6mm。优选地,沿模板纵向每间隔500mm设置一组龙骨和可调顶托。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矩形龙骨支撑和四点顶托托盘与可调顶托的相互作用,顶托托盘与龙骨的四点定位实现了对模板加固点的精确定位,可以实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快速支模,在提高拼缝质量的基础上,节约测量时的劳动力投入,并通过可调顶托调节标高、顶实模板、加固牢靠,能够有效控制现浇板带拼缝质量及现浇板带底混凝土平整度,从而提高了项目的综合效益;本技术使用简便、耐用稳定,加固方法安全可靠,有利于项目施工广泛的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使用可有效节约支撑架体,具有提高周转率、方便快捷、加固牢靠的优点;采用本技术后,简化了模架支撑体系,节约了劳动力及原材料,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会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产生破坏,而且无需修补、避免发生渗浆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快拆模架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龙骨和可调顶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可调顶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顶托托盘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龙骨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龙骨的侧视图。图中,1-可调顶托,2-顶托托盘,21-限位钉,3-龙骨,31-限位圆孔,4-模板,5-支撑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下紧贴有模板4,所述模板4为宽400mm、厚15mm的木模板4,所述模板4上设有若干龙骨3,所述龙骨3为矩形方管,所述龙骨3为长350mm、截面40mm*90mm、厚3mm的矩形方管,所述矩形方管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组限位圆孔31,所述矩形方管上的限位圆孔31直径为8mm,每组所述限位圆孔31包括4个限位圆孔31并呈方形排列,还包括若干可调顶托1和若干顶托托盘2,所述顶托托盘2为长宽100mm*100mm、厚10mm的正方形结构,所述顶托托盘2固定于可调顶托1的顶端,所述可调顶托1顶端的顶托托盘2上设置有4个限位钉21,所述顶托托盘2上焊接有长20mm、直径6mm的限位钉21,焊缝高度不小于6mm,所述限位钉21的排列与每组限位圆孔31的排列相同,可调顶托1为长420cm、直径38mm、壁厚3mm的可调顶托1;每个所述可调顶托1的顶托托盘2上的限位钉21分别插入龙骨3上的每组限位圆孔31内,所述可调顶托1的底部安装于支撑钢管5上,所述支撑钢管5位于楼板面上;沿模板4纵向每间隔500mm设置一组龙骨3和可调顶托1。本技术的具体安装步骤为:1、提前策划,模板施工之前,在施工平面图深化模板加固点位排布尺寸图;2、根据结构施工图纸,确定模板加固工具详细加工尺寸;3、按照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批量加工模板加工工具;4、按照排布尺寸图,配置现浇板带底部模板、龙骨、可调顶托、支撑钢管;5、调节可调顶托顶实模板;6、现浇板带的钢筋绑扎;7、模板、钢筋验收,浇筑混凝土;8、等待拆模条件,拆除模板;9、下一个周转;10、不同部位,可根据需要按此原理及步骤适当调整。本技术可根据不同现浇板带宽度及叠合板厚度需要,制作配套规格模板及龙骨、可调顶托不变;在施工过程中,沿现浇板带纵向每间隔500mm左右设置一处龙骨及可调顶托支撑,利用可调顶托调节标高、顶实模板、加固牢靠,能够有效控制现浇板带拼缝质量及现浇板板底混凝土平整度。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下紧贴有模板,所述模板上设有若干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为矩形方管,所述矩形方管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组限位圆孔,每组所述限位圆孔包括4个限位圆孔并呈方形排列,还包括若干可调顶托和若干顶托托盘,所述顶托托盘固定于可调顶托的顶端,所述可调顶托顶端的顶托托盘上设置有4个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的排列与每组限位圆孔的排列相同,每个所述可调顶托的顶托托盘上的限位钉分别插入龙骨上的每组限位圆孔内,所述可调顶托的底部安装于支撑钢管上,所述支撑钢管位于楼板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下紧贴有模板,所述模板上设有若干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为矩形方管,所述矩形方管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组限位圆孔,每组所述限位圆孔包括4个限位圆孔并呈方形排列,还包括若干可调顶托和若干顶托托盘,所述顶托托盘固定于可调顶托的顶端,所述可调顶托顶端的顶托托盘上设置有4个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的排列与每组限位圆孔的排列相同,每个所述可调顶托的顶托托盘上的限位钉分别插入龙骨上的每组限位圆孔内,所述可调顶托的底部安装于支撑钢管上,所述支撑钢管位于楼板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之间现浇板带的快拆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锐史公勋梁金龙赵自国韩少华罗沙龙刘凯孙一鸣沈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