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屏障单元板,具体地说,涉及基于一种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进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来,各地区的一些老旧小区需要进行的房改,从而改善居住在老旧小区人们的生活质量,老城居住区内在进行改造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噪声污染,为了减轻施工中的产生的噪音污染等问题,先多采用隔音板对施工路段进行噪音隔绝。
2、针对声屏障单元板来说,现有技术就有很多,例如: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015338a公开了一种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属环保领域,它由吸声板、吸声材料、隔声板组成,吸声板与隔声板之间构成的腔体内设置吸声材料。本专利技术将声波通过吸声板上的吸声孔进入多孔纤维吸声材料,纤维多孔吸声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穿过多孔纤维吸声材料的声波撞击到隔声材料表面后反射回多孔纤维吸声材料,与材料发生二次摩擦作用,再次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隔声的效果。
4、现有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施工路段较长,需要临时对声屏障单元板装置进行拼接,在进行拼接过程中,导致施工时间增加,而且,在路段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拼接完成的声屏障单元板进行拆卸,影响施工效率,同时,在施工路段端部,当剩余长度不够放置整块声屏障单元板时,导致声屏障单元板组成的隔音墙出现较大空缺,影响降噪效果。
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顶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体顶部设有气缸,所述支撑体两侧转动连接有对称隔音板,所述隔音板顶部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隔音板内填充有隔音棉用于阻隔噪音,所述支撑体端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对放置完成的隔音板进行展开,同时,隔音板在展开完成时,移动组件端部延伸至支撑体外部对行人进行警示,所述移动组件端部设有折叠固定组件,所述折叠固定组件用于对折叠完成的隔音板进行固定。
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音板贯穿支撑体底部且端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移动组件移动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使折叠状的隔音板呈相反方向旋转直至呈水平状。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贯穿支撑体端部的齿条,所述齿条两端分别设有左侧块和右侧块,所述左侧块和支撑体之间设有复位组件,在无外力作用下复位组件拉动左侧块向右侧块一侧移动,所述右侧块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两侧设有对称警示灯,所述警示灯用于对行人进行警示,所述右侧块内部设有折叠固定组件。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有设在支撑体端部的柱筒,所述柱筒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固定在左侧块内侧面,所述柱筒和内部固定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固定在滑杆底部。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体顶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端部的活塞杆推动左侧块,使设在支撑体两侧的隔音板同时向垂直方向转动折叠。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条顶部开始有限位槽,所述齿条移动时贴合支撑体顶部设有的限位块。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固定组件包括有滑动在右侧块内壁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右侧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固定块移动至限位卡槽处时受第二弹性件作用力与限位卡槽进行卡接固定。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两侧为斜坡状,气缸端部活塞杆推动左侧块带动隔音板转动时,所述隔音板侧边通过挤压固定块两侧使固定块滑动在右侧块内壁。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顶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设有螺纹,通过旋转螺杆对卡接在限位卡槽内壁的固定块进行固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2、1、该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中,通过将支撑体移动至施工区域,齿条受复位组件作用力移动,通过齿条移动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使从动齿轮下方折叠状的隔音板呈相反方向自动旋转,从而使隔音板之间旋转至水平状增大降噪面积,同时减少隔音板的组装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13、2、该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中,通过在支撑体顶部设有气缸,气缸端部的活塞杆推动左侧块,使设在支撑体两侧的隔音板同时向垂直方向转动折叠,气缸端部活塞杆推动推动左侧块,使左侧块带动齿条向远离右侧块一侧移动,齿条在移动时带动从动齿轮逆向转动,从而使支撑体两侧隔音板转动至与水平时垂直位置,使隔音板之间位置呈折叠状,从而减小装置的占地面积便于对装置进行收纳。
14、3、该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中,当放置装置的位置较为狭窄时,通过调节气缸端部活塞杆推动左侧块的位置,使隔音板之间呈设定所需的夹角,使展开的隔音板能够对需要降噪区域空缺位置进行填补,从而解决了放置位置狭窄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00),所述支撑体(100)顶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体(100)顶部设有气缸(101),所述支撑体(100)两侧转动连接有对称隔音板(200),所述隔音板(200)顶部设有限位卡槽(201),所述隔音板(200)内填充有隔音棉用于阻隔噪音,所述支撑体(100)端部设有移动组件(300),所述移动组件(300)用于对放置完成的隔音板(200)进行展开,同时,隔音板(200)在展开完成时,移动组件(300)端部延伸至支撑体(100)外部对行人进行警示,所述移动组件(300)端部设有折叠固定组件(400),所述折叠固定组件(400)用于对折叠完成的隔音板(200)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200)贯穿支撑体(100)底部且端部设有从动齿轮(202),所述移动组件(300)移动时带动从动齿轮(202)转动,使折叠状的隔音板(200)呈相反方向旋转直至呈水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302)包括有设在支撑体(100)端部的柱筒(3021),所述柱筒(3021)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3022),所述滑杆(3022)一端固定在左侧块(303)内侧面,所述柱筒(3021)和内部固定设有第一弹性件(3023),所述第一弹性件(3023)另一端固定在滑杆(3022)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00)顶部设有气缸(101),所述气缸(101)端部的活塞杆推动左侧块(303),使设在支撑体(100)两侧的隔音板(200)同时向垂直方向转动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01)顶部开始有限位槽(304),所述齿条(301)移动时贴合支撑体(100)顶部设有的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固定组件(400)包括有滑动在右侧块(305)内壁的固定块(401),所述固定块(401)和右侧块(305)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402),所述固定块(401)移动至限位卡槽(201)处时受第二弹性件(402)作用力与限位卡槽(201)进行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01)两侧为斜坡状,气缸(101)端部活塞杆推动左侧块(303)带动隔音板(200)转动时,所述隔音板(200)侧边通过挤压固定块(401)两侧使固定块(401)滑动在右侧块(305)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01)顶部设有螺杆(403),所述螺杆(403)表面设有螺纹,通过旋转螺杆(403)对卡接在限位卡槽(201)内壁的固定块(401)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00),所述支撑体(100)顶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体(100)顶部设有气缸(101),所述支撑体(100)两侧转动连接有对称隔音板(200),所述隔音板(200)顶部设有限位卡槽(201),所述隔音板(200)内填充有隔音棉用于阻隔噪音,所述支撑体(100)端部设有移动组件(300),所述移动组件(300)用于对放置完成的隔音板(200)进行展开,同时,隔音板(200)在展开完成时,移动组件(300)端部延伸至支撑体(100)外部对行人进行警示,所述移动组件(300)端部设有折叠固定组件(400),所述折叠固定组件(400)用于对折叠完成的隔音板(200)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200)贯穿支撑体(100)底部且端部设有从动齿轮(202),所述移动组件(300)移动时带动从动齿轮(202)转动,使折叠状的隔音板(200)呈相反方向旋转直至呈水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00)包括有贯穿支撑体(100)端部的齿条(301),所述齿条(301)两端分别设有左侧块(303)和右侧块(305),所述左侧块(303)和支撑体(100)之间设有复位组件(302),在无外力作用下复位组件(302)拉动左侧块(303)向右侧块(305)一侧移动,所述右侧块(305)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两侧设有对称警示灯(306),所述警示灯(306)用于对行人进行警示,所述右侧块(305)内部设有折叠固定组件(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防治噪声污染的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302)包括有设在支撑体(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林,龚万红,李长江,陈光福,白义洁,全有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