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91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属于建筑桥梁技术领域,包括主梁以及位于所述主梁两侧的人行步道,所述人行步道包括若干移动段和驻足段,若干移动段沿主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移动段之间设置有一驻足段,所述移动段包括皮带以及带动所述皮带运动的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通过移动段和驻足段的密切配合,可以为行人上桥游行观光提供便利,还可以通过移动段边移动边观赏风景,具有别样的观景效果,通过皮带结构代替常规的混凝土结构,节省了劳动力和建筑用料,大大节约了成本。

A bridge suitable for sightseeing and lei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
本技术属于建筑桥梁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兴起,生活中添加了许多不同的风景,很多人喜欢在桥梁上观察江河对岸或者江河里的风景,但是往往现实中的大桥的长度都较长,如果行车去观察风景没有停车地点,徒步上桥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增加游客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可以为行人上桥游行观光提供便利,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包括主梁以及位于所述主梁两侧的人行步道,所述人行步道包括若干移动段和驻足段,若干移动段沿主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移动段之间设置有一驻足段,所述移动段包括皮带以及带动所述皮带运动的皮带轮,所述主梁位于人行步道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皮带轮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皮带轮的中心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皮带轮的上表面形成带动行人行走的移动面;所述驻足段包括壳体,所述主梁位于人行步道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第二支撑架,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前后两移动段让位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支撑行人的驻足面,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至主梁。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废物仓,所述壳体内连接有一刮板,所述刮板的外端与所述皮带的外侧表面相接触。进一步,所述废物仓内设置有一废物收集篮,所述壳体远离主梁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废物收集篮让位的第三开口。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部在第三开口处向外延伸,形成用于废物收集篮在通过第三开口移出时支撑所述废物收集篮的延伸段。进一步,所述废物收集篮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废物收集篮通过第三开口移出或者移入所述壳体内。进一步,所述刮板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刮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弹簧,通过所述弹簧将所述刮板的外端抵接于所述皮带的外侧表面。进一步,所述皮带的外侧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凸棱,所述第二开口靠近皮带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凸棱,相邻两第一凸棱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凸棱配合的凹槽,使得第二开口靠近皮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皮带的外侧表面密切配合。进一步,所述皮带轮包括驱动轮和被动轮,所述驱动轮和被动轮均位于皮带的内侧,所述驱动轮位于皮带靠近第二开口一端且驱动所述皮带运动,所述被动轮位于皮带远离第二开口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主梁两侧设置有人行步道,人行步道包括若干移动段和驻足段,通过移动段和驻足段的密切配合,可以为行人上桥游行观光提供便利,还可以通过移动段边移动边观赏风景,具有别样的观景效果,通过皮带结构代替常规的混凝土结构,节省了劳动力和建筑用料,大大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段和驻足段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驻足段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驻足段与主梁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皮带和壳体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段和驻足段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驻足段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驻足段与主梁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皮带和壳体的配合示意图。本技术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包括主梁1以及位于所述主梁1两侧的人行步道,所述人行步道包括若干移动段2和驻足段3,若干移动段2沿主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移动段2之间设置有一驻足段3,所述移动段2包括皮带201以及带动所述皮带201运动的皮带轮,所述主梁1位于人行步道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皮带轮的第一支撑架202,所述皮带轮的中心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架202,所述皮带轮的上表面形成带动行人行走的移动面;所述驻足段3包括壳体301,所述主梁1位于人行步道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壳体301的302,所述壳体301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前后两移动段2让位的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所述壳体301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支撑行人的驻足面,所述第一支撑架202和第二支撑架302固定连接至主梁1。本技术结构,主梁1两侧设置有人行步道,人行步道包括若干移动段2和驻足段3,移动段2带动人沿着主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驻足段3则是静止不动的,人可以在驻足段3上进行观光游玩,本技术通过移动段2和驻足段3的密切配合,可以为行人上桥游行观光提供便利,还可以通过移动段边移动边观赏风景,具有别样的观景效果,通过皮带结构代替常规的混凝土结构,节省了劳动力和建筑用料,大大节约了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0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废物仓6,所述壳体301内连接有一刮板7,所述刮板7的外端与所述皮带201的外侧表面相接触。废物仓6用于收集废物,通过刮板7将皮带201上表面的废物垃圾进行一个处理,收集在废物仓6中,防止废物垃圾从皮带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以及位于所述主梁两侧的人行步道,所述人行步道包括若干移动段和驻足段,若干移动段沿主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移动段之间设置有一驻足段,所述移动段包括皮带以及带动所述皮带运动的皮带轮,所述主梁位于人行步道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皮带轮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皮带轮的中心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皮带轮的上表面形成带动行人行走的移动面;所述驻足段包括壳体,所述主梁位于人行步道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第二支撑架,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前后两移动段让位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支撑行人的驻足面,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至主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以及位于所述主梁两侧的人行步道,所述人行步道包括若干移动段和驻足段,若干移动段沿主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移动段之间设置有一驻足段,所述移动段包括皮带以及带动所述皮带运动的皮带轮,所述主梁位于人行步道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皮带轮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皮带轮的中心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皮带轮的上表面形成带动行人行走的移动面;所述驻足段包括壳体,所述主梁位于人行步道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第二支撑架,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前后两移动段让位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支撑行人的驻足面,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至主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废物仓,所述壳体内连接有一刮板,所述刮板的外端与所述皮带的外侧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观光休闲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仓内设置有一废物收集篮,所述壳体远离主梁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废物收集篮让位的第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观光休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根葛倩如徐锋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