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插芯套管组件及LC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263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INI插芯套管组件,包括插芯和套管,所述套管设有插芯进入通道,两个所述插芯可插入到所述套管内实现两根光纤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表面沿轴向设有一条与插芯进入通道等长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插芯进入通道连通,所述套管外径为1.360±0.001mm,内径为0.987±0.001mm;所述插芯的尾纤接入端端口呈喇叭状,且为向轴心方向凸出的弧形,所述插芯与所述套管为过盈配合,所述套管在插芯进入通道的两端设有倒角,所述插芯在插入插芯进入通道的一端设有倒角。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加工方便,解决现有LC连接器在数据中心或模块等应用场所的使用面积受限的情况下则很难增大LC适配器的使用密度的问题。

Mini ferrule assembly and LC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INI插芯套管组件及LC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
,尤其涉及MINI插芯套管组件及LC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光通信领域,大多数光纤连接器由三部分组成:两个配合的插芯和一个耦合套管,两个插芯装进两根光纤尾端,耦合套管用来将两根光纤实现精密对接且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中,套管通常为管状结构,其外径为1.6mm左右,插芯的外径为1.25mm左右,由于结构限制,套管减小则会增加插芯套管加工难度,且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均易导致损坏,同时,插芯套管也不利于光纤耦合的有效性及工作时的热量散发;而受限于插芯套管的整体体积,LC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插头)也很难做到小体积,在数据中心或模块等应用场所的使用面积受限的情况下则很难增大LC适配器的使用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加工、性能好的MINI插芯套管组件及带有该MINI插芯套管组件的LC连接器,用以解决现有LC连接器在数据中心或模块等应用场所的使用面积受限的情况下则很难增大LC适配器的使用密度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INI插芯套管组件,包括插芯和套管,所述套管设有插芯进入通道,两个所述插芯可插入到所述套管内实现两根光纤对接,所述套管表面沿轴向设有一条与插芯进入通道等长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插芯进入通道连通,所述套管外径为1.360±0.001mm,内径为0.987±0.001mm;所述插芯的后端端口呈喇叭状,且为向轴心方向凸出的弧形,所述插芯与所述套管为过盈配合,所述套管在插芯进入通道的两端设有倒角,所述插芯的外表面前端设有倒角,所述插芯与套管均为氧化锆陶瓷烧结致密体。进一步地,所述插芯的外径为0.993±0.001mm;所述通槽宽度为0.200±0.002mm。一种应用上述MINI插芯套管组件的LC连接器,所述LC连接器包括LC适配器,所述套管安装在LC适配器内部。进一步地,所述LC适配器为单联,双联,四联或多联结构的适配器。进一步地,所述LC适配器设有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中部设有带内腔的限位柱,所述套管安装在限位柱内腔中,且限位柱的内腔直径稍大于套管外径,限位柱两端设有接插口,所述接插口口径介于套管外径与插芯外径之间,接插口的外端设有倒角。一种应用上述MINI插芯套管组件的LC连接器,所述LC连接器包括LC连接器插头,所述插芯通过尾柄及弹簧安装在LC连接器插头内,且插芯、尾柄及弹簧中心线共线,所述插芯的前端伸出LC连接器插头。进一步地,所述LC连接器插头设有前后贯通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后端的壳面上设有开槽,所述后壳与前壳设有相互配合的卡合结构,后壳前端插入前壳后端内腔后通过卡合结构卡合锁紧成一完整的插头壳体,所述插芯、尾柄及弹簧安装在卡合后的插头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插芯的前端伸出前壳。进一步地,所述后壳的前端包含插入部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连接插入部和后壳后端形成两级台阶的一体式结构,所述插入部外尺寸与前壳后端的内尺寸相匹配,后壳上的卡合结构设于插入部的两侧,插入部与前壳相卡合后抵接部的前端面恰好抵接前壳的后端面,且抵接部的外表面与前壳的外表面对应平齐,所述后壳后端上表面与前壳前端上表面还设有斜向上相互搭接勾合的卡勾结构。进一步地,所述LC连接器插头还设有与前壳前端插接的防尘帽,所述防尘帽的插入端中心设有轴向插芯孔,该插入端由一直管段和一锥形管段连接而成,且直管段与锥形管段的小端连接,插入端外壁均布有若干条凸起筋,所述凸起筋从直管段后端面延伸至锥形管段的中前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套管一侧设置通槽,从而降低了套管成型难度,有利于套管和插芯的小尺寸加工,实现MINI结构的LC连接器,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增大LC适配器的使用密度,减小数据中心或模块等应用场所的使用面积;通过套管的插芯进入通道两端的倒角设计及插芯在插入插芯进入通道的一端的倒角设计降低了插芯进入套管内的难度,而通过插芯与套管的过盈配合设计,确保了其中心对齐,提高了光纤对接的精密度;通过插芯的后端端口弧形喇叭状结构设计,最大程度地反射激光散斑,降低了热积累,提高了光纤耦合的有效性和延长了LC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插芯与套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插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套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LC适配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向剖示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LC连接器插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LC连接器插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LC连接器插头爆炸图。图中各标号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0.套管,11.插芯进入通道,12.通槽,20.插芯,21.后端端口,30.LC适配器,31.插接通道,32.限位柱,33.接插口,40.LC连接器插头,41.后壳,411.插入部412.抵接部,413.后壳后端,42.前壳,43.卡合结构,44.开槽,45.尾柄,46.弹簧,47.防尘帽,471.插入端,472.凸起筋,48.卡勾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MINI插芯套管组件,包括插芯20和套管10,套管10设有插芯进入通道11,两个插芯20可插入到套管10内实现两根光纤对接,套管10表面沿轴向设有一条与插芯进入通道11等长的通槽12,通槽12与插芯进入通道11连通,套管10外径为1.360±0.001mm,内径为0.987±0.001mm。插芯20的后端端口21呈喇叭状,且为向轴心方向凸出的弧形,插芯20与套管10为过盈配合,套管10在插芯进入通道11的两端设有倒角,插芯20在插入插芯进入通道11的一端设有倒角。作为优选,插芯20的外径为0.993±0.001mm,通槽12宽度为0.200±0.002mm。插芯20与套管10均为氧化锆陶瓷烧结致密体。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LC适配器30,其中,LC适配器30可为单联,双联,四联或多联结构的适配器。LC适配器30设有插接通道31,插接通道31中部设有带内腔的限位柱32,上述套管10安装在限位柱32内腔中,且限位柱32的内腔直径稍大于套管外径,限位柱32两端设有接插口33,该接插口33口径介于套管10外径与插芯20外径之间,接插口33的外端设有倒角。如图6-8所示,一种LC连接器插头40,上述插芯20通过尾柄45及弹簧46安装在LC连接器插头40内,且插芯20、尾柄45及弹簧46中心线共线,插芯20的前端伸出LC连接器插头40。其中,该LC连接器插头40设有前后贯通的前壳42和后壳41,后壳41前端插入前壳42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INI插芯套管组件,包括插芯和套管,所述套管设有插芯进入通道,两个所述插芯可插入到所述套管内实现两根光纤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表面沿轴向设有一条与插芯进入通道等长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插芯进入通道连通,所述套管外径为1.360±0.001mm,内径为0.987±0.001mm;所述插芯的后端端口呈喇叭状,且为向轴心方向凸出的弧形,所述插芯与所述套管为过盈配合,所述套管在插芯进入通道的两端设有倒角,所述插芯的外表面前端设有倒角,所述插芯与套管均为氧化锆陶瓷烧结致密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NI插芯套管组件,包括插芯和套管,所述套管设有插芯进入通道,两个所述插芯可插入到所述套管内实现两根光纤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表面沿轴向设有一条与插芯进入通道等长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插芯进入通道连通,所述套管外径为1.360±0.001mm,内径为0.987±0.001mm;所述插芯的后端端口呈喇叭状,且为向轴心方向凸出的弧形,所述插芯与所述套管为过盈配合,所述套管在插芯进入通道的两端设有倒角,所述插芯的外表面前端设有倒角,所述插芯与套管均为氧化锆陶瓷烧结致密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插芯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的外径为0.993±0.0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插芯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宽度为0.200±0.002mm。


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插芯套管组件的L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C连接器包括LC适配器,所述套管安装在LC适配器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C适配器为单联,双联,四联或多联结构的适配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L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C适配器设有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中部设有带内腔的限位柱,所述套管安装在限位柱内腔中,且限位柱的内腔直径稍大于套管外径,限位柱两端设有接插口,所述接插口口径介于套管外径与插芯外径之间,接插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支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孚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