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源Akkermansia muciniphila 139菌株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98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新的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139菌株,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16758,保藏日期2018年11月21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菌株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离并鉴定,获得了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一株新的菌株——鼠源Akkermansia muciniphila 139,该菌株体外发酵能够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维持宿主的肠道健康;体外发酵上清能够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另外,该菌株还能缓解肠炎,特别是DSS诱导的慢性肠炎,具有益生作用。

Strain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139 of mouse origin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鼠源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是涉及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具有益生作用的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以及该菌株的用途。
技术介绍
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是一种能够以肠道黏膜蛋白为唯一碳源、定殖在肠道黏膜处的肠道微生物。研究显示,阿克曼氏菌在多种疾病模型(如肥胖、糖尿病、酒精肝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中都能够起到有益的作用。同时,它的一种胞外囊泡提取物能够缓解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并且通过增加肠道通透性,可以增强宿主的肠屏障功能。因此,阿克曼氏菌被认为是一种有成为益生菌潜能的菌种。目前,已经被分离鉴定并且进行了相关功能研究的阿克曼氏菌十分少。关于阿克曼氏菌功能的研究主要围绕标准菌株阿克曼氏菌ATCCBAA-835,该菌株分离自一位成年健康女性的粪便。目前关于AkkermansiamuciniphilaATCCBAA-835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对小鼠肥胖及糖尿病的缓解作用以及其中的机制,较少涉及到其对小鼠炎症及免疫方面的作用。同时,AkkermansiamuciniphilaATCCBAA-835为一株人源菌株,不存在于小鼠原本的肠道中,因此其在小鼠体内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会与小鼠本身肠道中所定殖的阿克曼氏菌株有所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它具有益生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政编码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6758,保藏日期为2018年11月21日,分类命名为Akkermansiamuciniphila。本专利技术的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具有下述生物学特征:菌株形态:菌体大小约为0.9×0.5µm,表面光滑,呈椭圆状,无鞭毛。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上述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的用途之一是用作肠道益生菌。该菌株体外发酵产生的大量短链脂肪酸能够参与肠上皮细胞的供能,调节肠粘膜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维持肠道的稳态和健康。本专利技术的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的用途之二是将该菌株的体外发酵上清用于促进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本专利技术的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的用途之三是用于促进体内肠系膜淋巴结Treg细胞的分化。本专利技术的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的用途之四是用于缓解肠炎,特别是DSS诱导的慢性肠炎。本专利技术的鼠源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的用途之五是用于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炎症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的一株新的菌株——鼠源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2.本专利技术的鼠源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能够利用培养基中的底物产生大量的乙酸、丙酸和微量的丁酸,这些短链脂肪酸能够参与肠上皮细胞的供能,调节肠粘膜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等,从而有助于维持宿主的肠道稳态和健康。3.本专利技术的鼠源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体外发酵过程中能产生短链脂肪酸,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4.本专利技术的鼠源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能显著缓解DSS诱导的慢性肠炎引起的小鼠脾脏、结肠肿大现象,修复小鼠结肠粘膜损伤,减轻炎症浸润程度,下调小鼠结肠中促炎因子TNF-a、TGF-β、IFN-γ的基因表达水平,促进小鼠体内肠系膜淋巴结Treg细胞分化,从而能够缓解DSS诱导的小鼠慢性肠炎的症状。附图说明图1是代表菌株16SrRNA基因全长序列的进化树。图2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图3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分别在Mucin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图4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在两种培养基中发酵前后体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其中,a图为菌株在Mucin培养基中发酵23h后,发酵上清的短链脂肪酸含量;b图为菌株在合成培养基中发酵40h后,发酵上清的短链脂肪酸含量。NC为培养基对照。***表示P<0.001,*表示P<0.05。图5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体外发酵上清对小鼠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其中,n=3,组间差异采用One-wayANOVA方法进行检验,*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图6是3%DSS诱导的慢性肠炎模型动物实验设计。图7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对DSS诱导的慢性肠炎小鼠表型指标的影响。其中,a图为体重随时间的变化率,b图为灌喂第46天、56天的脾脏重量(相对于体重),c图为灌喂第46天、56天的结肠重量与长度的比值,d图为灌喂第46天、56天的结肠末端组织学评分,e图为灌喂第46天、56天的结肠末端HE染色切片(比例尺:100µm)。n=5,组间差异采用One-wayANOVA方法进行检验,*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01。图8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对结肠炎症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其中,a图为灌喂46天时TNF-amRNA的相对表达量,b图为灌喂46天时TGF-βmRNA的相对表达量,c图为灌喂56天时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n=5,组间差异采用One-wayANOVA方法进行检验,*代表P<0.05。图9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对小鼠肠系膜淋巴结CD4+FoxP3+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其中,n=5,组间差异采用One-wayANOVA方法进行检验,*代表P<0.05。图10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鼠源Akkermansia muciniphila 139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58,保藏日期为2018年11月21日。/n

【技术特征摘要】
1.鼠源Akkermansiamuciniphila139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6758,保藏日期为2018年11月21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形态为:菌体大小0.9×0.5µm,呈椭圆状,表面光滑,无鞭毛。


3.权利要求1所述菌株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作肠道益生菌。


4.权利要求1所述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虹翟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究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