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92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蒸压加气混凝土技术领域,解决了因外界水分容易渗入到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微孔结构中并蓄积起来,而容易对蒸压加气混凝土产生长时间的水蚀作用,进而导致蒸压加气混凝土整体结构被破坏的问题,其中,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石灰110‑130份;水泥140‑160份;采矿选矿废渣670‑690份;脱硫石膏50‑60份;铝粉8‑14份;防沉剂3‑5份;膨胀剂1‑2份;脆性增强纤维6‑9份;减水剂1.5‑2.5份;活性炭纤维3‑6份;硅藻土3‑5份;偏高岭土1‑3份;水280‑3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高湿环境中能较长时间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抗水蚀效果优异,整体应用效果好。

A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slab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压加气混凝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粉煤灰,石灰,水泥,石膏,矿渣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发气剂,调节剂,气泡稳定剂,经配料搅拌,浇注,静停,切割和高压蒸养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一种多孔混凝土制品。在公开号为CN10979617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耐火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砖,其包括下述以重量份表示的组份:水100-200份;生石灰40-70份;水泥25-30份;石膏15-25份;滑石粉20-50份;贝壳粉10-20份;废弃纤维粉:15-30份;骨料20-30份;蛭石粉5-10份;铝粉1.5-3.5份;硅烷偶联剂:10-15份;微硅粉2-10份;空心玻璃微珠15-20份;空心玻璃微珠的直径范围为0.05-0.1μm。上述申请文件中,通过加入废弃纤维粉,可增强混凝土砖块的耐火性、支撑力、耐久力以及抗拉伸强度,且有利于将废弃纤维粉从废弃的纺织品中回收利用,能够降低混凝土砖块的生产成本,并满足环保的要求,但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内部会存在无数细小的微孔,以保证自身良好的隔音隔热小效果,而外界环境中的湿度较大时,水分容易渗入到微孔结构中并蓄积起来,且后续不易挥发出去,进而容易对蒸压加气混凝土产生长时间的水蚀作用,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整体结构产生破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在高湿环境中能较长时间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抗水蚀效果优异,整体应用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石灰110-130份;水泥140-160份;采矿选矿废渣670-690份;脱硫石膏50-60份;铝粉8-14份;防沉剂3-5份;膨胀剂1-2份;脆性增强纤维6-9份;减水剂1.5-2.5份;活性炭纤维3-6份;硅藻土3-5份;偏高岭土1-3份;水280-32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矿选矿废渣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石、煤矸石、碎屑、粉末、粉尘和污泥,其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主要成型基质,一方面能够合理利用、节约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并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采矿选矿废渣富含多种成型基料,形成的砂浆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有利于得到品质良好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脱硫石膏和铝粉能够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具有良好的内部微孔结构,并配合水泥和石灰,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活性炭纤维具有发达的、孔径分布均匀的微孔和较大的总表面积,以及很小的外表面积,其不仅对外界环境渗入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净化,降低水蚀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破坏,还能够避免渗入水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内微孔结构中蓄积起来,进而可大大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高湿环境中的应用稳定性。硅藻土具有特殊的多孔构造,可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保温隔热效果;偏高岭土能够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结构强度;同时,硅藻土、偏高岭土和活性炭纤维之间能够起到良好的复配增效作用,硅藻土利用自身良好的分散性和吸附性,可将偏高岭土吸附并分散开来,而偏高岭土具有很高的火山灰活性,与活性炭纤维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内部形成交互式的防护网络,有利于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高湿环境中能较长时间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抗水蚀效果优异,整体应用效果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2-6份功能助剂,功能助剂由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混合而得,且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的重量份数比为(1.7-2.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烷氧基会水解缩合形成网状的膜结构,可大大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抗水渗性能;同时,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之间混合作为功能助剂使用时,相互之间水解缩合形成良好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且在结合所形成的膜结构,可大大避免水分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内部微孔结构中蓄积,进而使水蚀的破坏效果大大降低,进而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高湿环境中能较长时间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铝粉的粒径选用为60-70μm;所述活性炭纤维的直径选用为0.2-0.3mm,纤维长度为3-9mm;所述硅藻土和偏高岭土的粒径选用为30-50μ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上述规格的铝粉,能够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内部形成良好稳定的微孔结构;而活性炭纤维以特定长径比能够形成最紧密堆积,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具有优异的抗水渗能力;硅藻土和偏高岭土的粒径选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粒子之间的吸附性更强,整体应用效果更佳,所起到的抗水渗效果更优。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沉剂选用气相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沉剂能够避免大颗粒组分的沉降和堆积,进而使各组分原料之间能够混合均匀,并形成流动性较好的混凝土浆液,便于浇筑成品质良好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膨胀剂选用硫铝酸钙、氧化钙和十二水硫酸铝钾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硫铝酸钙、氧化钙和十二水硫酸铝钾均为良好的膨胀剂,加入上述膨胀剂,可在混凝土倒入预压应力抵消或部分抵消由于收缩变形而产生的拉应力,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抗裂性能,避免早期裂缝的产生,进而保证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整体的抗渗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脆性增强纤维选用玻璃纤维、陶瓷纤维和钢纤维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陶瓷纤维和钢纤维自身性能稳定,其均能够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整体的结构强度,且玻璃纤维、陶瓷纤维和钢纤维的脆性良好,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切割过程中更容易分离,整体结构也不易被破坏。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减水剂选用木质素磺酸钠、亚硫酸钠、丹宁和糖钙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质素磺酸钠、亚硫酸钠、丹宁和糖钙均为良好的减水剂,且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各组分原料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能减少单位用水量,并改善蒸压加气混凝土混合料的流动性,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密实度,进而降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渗水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在应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稳定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高湿环境中能较长时间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抗水蚀效果优异,整体应用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胶结浆料:取相应重量份数的石灰、水泥、脱硫石膏和采矿选矿废渣混合并进行4-6min搅拌,边搅拌边依次加入质量份为60-70份的水,搅拌15-20min,搅拌速率为120-140r/min,制得胶结浆料;步骤二,稀释发气剂:将剩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石灰 110-130份;/n水泥 140-160份;/n采矿选矿废渣 670-690份;/n脱硫石膏 50-60份;/n铝粉 8-14份;/n防沉剂 3-5份;/n膨胀剂 1-2份;/n脆性增强纤维 6-9份;/n减水剂 1.5-2.5份;/n活性炭纤维 3-6份;/n硅藻土 3-5份;/n偏高岭土 1-3份;/n水 280-3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石灰110-130份;
水泥140-160份;
采矿选矿废渣670-690份;
脱硫石膏50-60份;
铝粉8-14份;
防沉剂3-5份;
膨胀剂1-2份;
脆性增强纤维6-9份;
减水剂1.5-2.5份;
活性炭纤维3-6份;
硅藻土3-5份;
偏高岭土1-3份;
水280-3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2-6份功能助剂,功能助剂由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混合而得,且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的重量份数比为(1.7-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粉的粒径选用为60-70μm;所述活性炭纤维的直径选用为0.2-0.3mm,纤维长度为3-9mm;所述硅藻土和偏高岭土的粒径选用为30-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剂选用气相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剂选用硫铝酸钙、氧化钙和十二水硫酸铝钾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脆性增强纤维选用玻璃纤维、陶瓷纤维和钢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舟润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