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92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04
一种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加工过程简单,加工成本低。处理硅藻土废弃物的同时,减少砂、玻化微珠、珍珠岩的使用量。固废利用,绿色节能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质轻、多孔微孔结构、透气、吸附性强,颗粒度均匀,经过有机硅处理液充分处理,表面具有疏水性。作为骨料填加到轻质抹灰石膏中,应用于内墙抹灰,降低建筑物承重,吸附甲醛、VOC等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结室内温湿度,透气不透水,防霉抑菌,与墙体附着力高,找平效果优异,绿色节能,健康环保,性价比高,体积密度低,涂布率高。

Light plaster gypsum with diatomite waste particles as aggrega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砂石资源的开采,导致天然矿产资源逐渐减少,随着环保管控加强,开采要求越来越高,耗资大,且造成环境破坏。传统抹灰材料主要用砂做骨料,用砂量较高。因此,用珍珠岩、玻化微珠等颗粒替代砂子作为骨料,是最近几年内墙抹灰材料的发展趋势。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珍珠岩、玻化微珠,生产用原料主要为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珍珠岩和松脂岩,开采过程难度大,开采出来的材料利用率低,加工过程工艺要求高,耗能大,膨胀珍珠岩主要靠燃烧不可再生的天然气供热,闭孔珍珠岩和玻化微珠主要靠电能转化为热能。大部分地区电能仍是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提供。加工过程排放物污染空气,其主要排放物二氧化碳,一种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加工条件较为严苛,各生产企业生产条件鱼龙混杂,产品很难把控,一般用于内墙抹灰材料的珍珠岩、玻化微珠闭孔率不超过30%。这样相对较高的开孔率作为骨料,吸水性较强且搅拌过程中极易破碎粉化,加入抹灰材料中直接影响产品稳定性,导致产品性能的下降,施工后墙体表面粉化情况明显等一系列质量问题。自然界存在的硅藻土是无定形二氧化硅,是低等水生植物硅藻的遗体,为白色松软块状或粉末状,多孔微孔结构、质轻、吸附性强,近几年主要被用作健康环保型内墙装饰涂料。不仅能吸附甲醛、voc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调节室内温湿度,是一种天然、绿色、健康的环保型材料。但是,由于内墙装饰涂料的装饰性、环保性、功能性等指标要求较高,所以对于硅藻土的质量把控也更为严格。一般经过勘测,开采出来的硅藻土因硅藻含量不同,分为一级硅藻土、二级硅藻土、三级硅藻土。硅藻土经过烘干、筛分、助熔焙烧等加工工艺得到符合GB14936-2012《硅藻土》的产品。加工工艺要求高,耗能大,加工成本高。二级硅藻土、三级硅藻土虽然也具有较高的硅藻含量,但加工得到成品硅藻土较少,加工成本更高,所以一般只有一级硅藻土被用作制取生产用硅藻土的原料,而同时被开采出来的二级硅藻土、三级硅藻土就变成了废弃物,失去利用价值。随着具有环保性的以硅藻土为主要填加物制备而成的内墙装饰涂料产量日益增加,二级硅藻土、三级硅藻土废弃物也与日俱增。因此对二级硅藻土、三级硅藻土废弃物进行利用,又使新产品保留和赋予硅藻土特性,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二级硅藻土、三级硅藻土废弃物没有得到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石膏500份~750份、水泥20份~50份、硅藻土废弃物颗粒100份~250份、石膏缓凝剂0.5份~1.2份、纤维素醚0.1份~0.5份、触变剂0.5份~1.0份以及防霉剂0.1份~0.5份。所述石膏为2.0或2.0级以上建筑石膏。所述水泥为32.5级或3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所述纤维素醚为粘度为1.5万MPa·s~3万MPa·s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所述触变剂为膨润土及改性膨润土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所述石膏缓凝剂为蛋白质类碱性复合缓凝剂。所述防霉剂为粉末形态的广谱杀真菌剂和灭藻剂。所述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经过有机硅处理液浸泡、烘干后制得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并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步骤一、取硅藻含量低于70%的硅藻土废弃物,放入容器中,向容器中注入有机硅处理液,直至有机硅处理液完全浸没硅藻土废弃物;步骤二、间歇性用耐水且耐碱的器具进搅拌步骤一中浸泡的硅藻土废弃物,使硅藻土废弃物与有机硅处理液接触更充分,浸泡时间为1h~3h;步骤三、用孔径75微米的过滤网对步骤二中浸泡过的硅藻土废弃物进行过滤,获得颗粒大于75微米的浸泡过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步骤四、120℃~150℃烘干步骤三中获得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至含水率≤5%;步骤五、用孔径≥0.2mm的方孔筛对步骤四中烘干后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进行筛分处理,获得粒径在0.075mm~0.2mm之间的有机硅处理液表面处理过硅藻土废弃物颗粒;步骤六、按重量份混合以下组份,其中石膏500份~750份、水泥20份~50份、步骤五中获得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100份~250份、石膏缓凝剂0.5份~1.2份、纤维素醚0.1份~0.5份、触变剂0.5份~1.0份以及防霉剂0.1份~0.5份,获得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所述有机硅处理液为自来水稀释100倍的瓦克BS-16有机硅树脂。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加工过程简单,加工成本低。处理硅藻土废弃物的同时,减少砂、玻化微珠、珍珠岩的使用量。固废利用,绿色节能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质轻、多孔微孔结构、透气、吸附性强,颗粒度均匀,经过有机硅处理液充分处理,表面具有疏水性。作为骨料填加到轻质抹灰石膏中,应用于内墙抹灰,降低建筑物承重,吸附甲醛、VOC等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结室内温湿度,透气不透水,防霉抑菌,与墙体附着力高,找平效果优异,绿色节能,健康环保,性价比高,体积密度低,涂布率高。施工过程中降低劳动强度,可大面积推广使用,是打造健康家居的优质选择。具体实施方式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由石膏、水泥、硅藻土废弃物颗粒、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触变剂、石膏缓凝剂、防霉剂组成。其中石膏500份~750份,水泥20份~50份,硅藻土废弃物颗粒100份~250份,石膏缓凝剂0.5份~1.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1份~0.5份,触变剂0.5份~1.0份,防霉剂0.1份~0.5份。所述的石膏为2.0或2.0级以上建筑石膏。所述的水泥为32.5级或3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所述的纤维素醚为粘度为1.5-3万MPa·s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所述的触变剂为膨润土及改性膨润土。所述的石膏缓凝剂为蛋白质类碱性复合缓凝剂。所述防霉剂为一种基于粉末形态的广谱杀真菌剂,灭藻剂。所述硅藻土废弃物颗粒来源于硅藻土废弃物,经过有机硅处理液浸泡、烘干,制得一种表面具有疏水性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所述的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包括制备硅藻土废弃物颗粒并将制备后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获得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所述硅藻土废弃物颗粒制备的具体方法如下:1、所述硅藻土废弃物为同时被开采出来,因硅藻含量低于70%,制备符合GB14936-2012《硅藻土》标准的产品性价比相对低,被放弃使用的废弃物。2、将上述硅藻土废弃物用有机硅处理液浸泡处理。根据需要浸泡硅藻土废弃物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石膏500份~750份、水泥20份~50份、硅藻土废弃物颗粒100份~250份、石膏缓凝剂0.5份~1.2份、纤维素醚0.1份~0.5份、触变剂0.5份~1.0份以及防霉剂0.1份~0.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石膏500份~750份、水泥20份~50份、硅藻土废弃物颗粒100份~250份、石膏缓凝剂0.5份~1.2份、纤维素醚0.1份~0.5份、触变剂0.5份~1.0份以及防霉剂0.1份~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其特征是:所述石膏为2.0或2.0级以上建筑石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其特征是:所述水泥为32.5级或3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其特征是:所述纤维素醚为粘度为1.5万MPa·s~3万MPa·s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其特征是:所述触变剂为膨润土及改性膨润土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其特征是:所述石膏缓凝剂为蛋白质类碱性复合缓凝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其特征是:所述防霉剂为粉末形态的广谱杀真菌剂和灭藻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骨料的轻质抹灰石膏,其特征是:所述硅藻土废弃物颗粒为经过有机硅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野南腾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兰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