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92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涉及工业固体废弃物(铜尾矿)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技术领域,该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的微细粒铜尾矿68‑85%,黄砂5‑15%,PC325R水泥8‑15%,石膏2%,以及质量占水泥用量0.01%的三乙醇胺。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难利用的细粒尾矿,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再生骨料抗压强度高,压碎值低,且经济可行,操作简便易得。

A method of making cement based recycled aggregate from fine copper tai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固体废弃物(铜尾矿)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铜作为一种需求量庞大的矿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行业,而铜资源的开采利用会产生大量的铜尾矿,数量庞大的铜尾矿作为固体废物,在我国一般是以泥浆形式直接排入尾矿库中进行堆存,极少部分被作为充填材料回填到挖空的矿井中,其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大量铜尾矿的堆存,会造成种种弊端:占用大量的农林土地,导致土地资源失衡;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对尾矿进行合理处置,拓展其综合利用的途径,并开展铜尾矿应用的环境影响分析,使废弃尾矿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开发。从其组成成分和工艺特性上分析,铜尾矿更适合再利用于硅酸盐建筑材料领域。施正伦等进行了铜尾矿替代黏土进行配料的试验,并在生产线上进行扩大试验,发现铜尾矿的替代,可提高熟料日产量,降低标煤消耗,但铜尾矿的掺合量因矿种不同有所差异。Saeed等利用铜尾矿制备环保砖进行再利用,研究一系列制备工艺,发现制备的环保砖符合ASTM的相关要求,并且其中含水量、成型压力、固化温度等均影响到铜尾矿环保砖的性能。江勤等研究将铜尾矿掺入以钢渣、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配料中作为第三种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复合微晶玻璃,研究制备的复合微晶玻璃的耐急热急冷性能优于大理石、瓷质砖、花岗岩。铜尾矿制备建筑材料方面,由于铜尾矿成分复杂、反应活性较差的特点,使之大多只能以掺合料的形式加入,导致其掺入量有限。同时,全球最大宗建筑材料混凝土的普遍使用,带来对其原料之一的建筑用砂石骨料的庞大需求。而现今使用的建筑用砂石骨料多为天然砂石,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驱动,使得开采混乱,生态破坏严重。因此,国家出台相关的管理条例和政策来规范天然砂石的开采,但也导致了建筑骨料的价格显著上涨。一些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机制砂和再生砂石骨料的制造使用,其中再生砂石骨料一般多为废弃混凝土、大颗粒的矿渣和尾矿等进行破碎、筛选、加工得到。所以,再生砂石骨料可以作为铜尾矿资源化利用的一个新方向,进行大力发展,还可以缓解市场需求矛盾。再生骨料制备技术的利用可以将原来的建筑垃圾变成墙体材料、道路材料、复合材料等,用于建筑、市政等领域。如果利用微细粒铜尾矿制备再生碎石骨料,便可以解决微细粒铜尾矿的堆存造成的种种弊端,还可以缓解建筑碎石骨料短缺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解决微细粒铜尾矿大宗量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微细粒铜尾矿68-85%,黄砂5-15%,PC325R水泥8-15%,石膏2%,以及质量占水泥用量0.01%的三乙醇胺。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细粒铜尾矿的粒度为5-30μm、D90为37.8μm。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黄砂的粒度<5mm。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压滤后的滤饼尾矿样,晒干,并通过破碎处理,还原微细粒铜尾矿的真实粒度;步骤2:将步骤1中微细粒铜尾矿,黄砂,PC325R水泥,石膏,按比例混合;步骤3:使用水泥胶砂搅拌机将步骤2中物料干混10min,使其混合均匀;步骤4:将三乙醇胺的水溶液加入步骤3准备好的物料中,继续搅拌20min;步骤5:将步骤4中混合均匀的物料放入静压成型机或高压对辊成型机压力成型。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成型压力为20Mpa。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步骤5中压制的骨料脱模,以及置于室温下,每天喷水养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难利用的细粒尾矿,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再生骨料抗压强度高,压碎值低,且经济可行,操作简便易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压滤后的滤饼尾矿样,晒干,并通过破碎处理,还原微细粒铜尾矿的真实粒度;步骤2:将步骤1中微细粒铜尾矿544g,黄砂120g,PC325R水泥120g,石膏16g,其物料质量配比以微细粒铜尾矿:黄砂:水泥:石膏=68%:15%:15%:2%混合;步骤3:使用水泥胶砂搅拌机将步骤2中物料干混10min,使其混合均匀;步骤4:称取120g自来水(其中加入0.012g三乙醇胺,三乙醇胺的量占水泥用量的0.01%)加入步骤3准备好的物料中,继续搅拌20min;步骤5:将步骤4中混合均匀的物料放入静压成型机或高压对辊成型机压力成型。步骤6、将步骤5压制的骨料脱模;步骤7、将步骤6中的骨料置于室温下,每天喷水养护。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压滤后的滤饼尾矿样,晒干,并通过破碎处理,还原微细粒铜尾矿的真实粒度;步骤2:将步骤1中微细粒铜尾矿5.84kg,黄砂0.8kg,PC325R水泥1.2kg,石膏0.16kg,其物料质量配比以微细粒铜尾矿:黄砂:水泥:石膏=73%:10%:15%:2%混合;步骤3:使用水泥胶砂搅拌机将步骤2中物料干混10min,使其混合均匀;步骤4:称取800g自来水(其中加入0.012g三乙醇胺,三乙醇胺的量占水泥用量的0.01%)加入步骤3准备好的物料中,继续搅拌20min;步骤5:将步骤4中混合均匀的物料放入静压成型机或高压对辊成型机压力成型。步骤6、将步骤5压制的骨料脱模;步骤7、将步骤6中的骨料置于室温下,每天喷水养护。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压滤后的滤饼尾矿样,晒干,并通过破碎处理,还原微细粒铜尾矿的真实粒度;步骤2:将步骤1中微细粒铜尾矿6.8kg,黄砂1.2kg,PC325R水泥1.2kg,石膏0.16kg,其物料质量配比以微细粒铜尾矿:黄砂:水泥:石膏=85%:15%:15%:2%混合;步骤3:使用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微细粒铜尾矿68-85%,黄砂5-15%,PC325R水泥8-15%,石膏2%,以及质量占水泥用量0.01%的三乙醇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微细粒铜尾矿68-85%,黄砂5-15%,PC325R水泥8-15%,石膏2%,以及质量占水泥用量0.01%的三乙醇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粒铜尾矿的粒度为5-30μm、D90为37.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砂的粒度<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粒铜尾矿制备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压滤后的滤饼尾矿样,晒干,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少先朱江李洪强刘银生张文帅金山孙凯歌刘恒柏胡勇冯运春李瑞华黄橙李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