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式起吊装置,用于将已由吊车吊至制定位置的管道吊起并固定在制定位置,其结构移动至待装配管道的安装部位并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进行安装施工,包括支撑于地面上的竖向支撑单元、安装于两个竖向支撑单元之间的横向支撑单元、安装于横向支撑单元上用于吊装管道的管道吊装单元、安装于竖向支撑单元底端的移动单元以及安装于竖向支撑单元上用于从管道的下方和/或斜下方对管道进行支撑限位的管道支撑单元;管道吊装单元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移动单元沿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从而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门式起吊装置,通过管道吊装单元将管道吊起,并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进行管道安装。
Gantry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式起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施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门式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简称PCCP)广泛应用于大型输水工程、市政管网、农业灌溉系统的供配水管网等,管道安装施工需要将多个管道逐个焊接连接,由于单个管道的内直径超过1.8米,长度最长超过8米,重量超过两吨,现有技术中,通过吊车将单个管道吊至已连接好管道管道处进行焊接,整个焊接过程都需要吊车将管道吊起,单个管道完成焊接的时间超过一天,在管道焊接完成后将管道埋设固定,然后才能将吊车撤离,导致吊车的使用时间非常长,由于吊车的使用成本很高,导致施工的成本变高。并且吊车的占用空间比较大,会对管道的焊接操作造成阻碍。并且管道通过钢丝绳与吊车的绳索连接,再通过葫芦调整钢丝绳的长度以调整管道的位置,由于钢丝绳过长导致微调难度比较大,管道焊接的位置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式起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PCCP安装施工过程需要长时间使用吊车进行吊装导致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式起吊装置,包括支撑于地面上的竖向支撑单元、安装于两个竖向支撑单元之间的横向支撑单元、安装于横向支撑单元上用于吊装管道的管道吊装单元、安装于竖向支撑单元底端的移动单元以及安装于竖向支撑单元上用于从管道的下方和/或斜下方对管道进行支撑的管道支撑单元;管道吊装单元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移动单元沿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从而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进一步地,竖向支撑单元包括立柱、安装于立柱底端的立柱底座以及与立柱和立柱底座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的立柱支撑架。进一步地,移动单元包括安装于立柱底座上的收放式滑轮。进一步地,立柱底座底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收放式滑轮的安装槽,收放式滑轮包括轮定位杆、轮定位轴以及滑轮,滑轮安装于轮定位杆上,轮定位杆铰接于轮定位轴上。进一步地,立柱上设有用于移动单元移动调节过程中施工人员手扶立柱的手持环。进一步地,立柱顶端设有卡槽,横向支撑单元包括安装于两个立柱顶端的横梁以及固定于横向上并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进一步地,管道吊装单元包括沿横梁的轴向与横梁滑动连接的安装座、安装于安装座上的吊装设备以及用于驱动安装座沿横梁的轴向滑动调节的滑动驱动装置。进一步地,门式起吊装置还包括安装于竖向支撑单元上用于从管道的两侧对管道进行限位的水平限位单元。进一步地,管道支撑单元包括安装于竖向支撑单元上用于抵靠于管道外壁面上以对管道进行支撑的管道支撑架,管道支撑架上用于抵靠于管道外壁面上的抵靠部设置为与管道的外壁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且抵靠面上设有用于缓冲和防护的橡胶垫。进一步地,管道支撑架包括沿管道的长度方向固定于竖向支撑单元上的纵梁、用于与纵梁和竖向支撑单元连接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的纵梁支撑杆以及固定于纵梁上的多个管道支撑杆,抵靠部安装于管道支撑杆的端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门式起吊装置,进行管道安装施工之前,吊车仅需将待安装的管道吊装至安装部位的附近便可撤离管道安装施工现场,再通过移动单元将门式起吊装置移动至待装配管道的安装部位,通过管道吊装单元将管道吊起,并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以及通过移动单元沿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从而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进行管道安装,并且在管道位置调节和管道安装的过程中,通过管道支撑单元从管道的下方和/或斜下方对管道进行支撑限位,避免管道在调节和安装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而下沉,导致管道安装的位置不准确。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柱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横梁的正式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横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1、立柱;2、立柱底座;3、立柱支撑架;4、横梁;41、卡扣;5、管道吊装单元;6、移动单元;61、轮定位轴;62、轮定位杆;63、滑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柱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横梁的正式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横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门式起吊装置,用于移动至待装配管道的安装部位并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进行安装施工,包括支撑于地面上的竖向支撑单元、安装于两个竖向支撑单元之间的横向支撑单元、安装于横向支撑单元上用于吊装管道的管道吊装单元5、安装于竖向支撑单元底端的移动单元6以及安装于竖向支撑单元上用于从管道的下方和/或斜下方对管道进行支撑限位的管道支撑单元;管道吊装单元5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移动单元6沿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从而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本技术的门式起吊装置,进行管道安装施工之前,吊车仅需将待安装的管道吊装至安装部位的附近便可撤离管道安装施工现场,再通过移动单元6将门式起吊装置移动至待装配管道的安装部位,通过管道吊装单元5将管道吊起,并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以及通过移动单元6沿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从而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进行管道安装,并且在管道位置调节和管道安装的过程中,通过管道支撑单元从管道的下方和/或斜下方对管道进行支撑限位,避免管道在调节和安装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而下沉,导致管道安装的位置不准确。如图1所示,竖向支撑单元包括立柱1、安装于立柱1低端的立柱底座2以及与立柱1和立柱底座2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的立柱支撑架3。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采用合金高强钢管,立柱支撑架3包括沿管道的长度方向固定于立柱1两侧的支撑杆,两个支承杆均与立柱1和立柱底座2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如图2所示,移动单元6包括安装于立柱底座2上的收放式滑轮。立柱底座2底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收放式滑轮63的安装槽,收放式滑轮63包括轮定位杆62、轮定位轴61以及滑轮63,滑轮63安装于轮定位杆62上,轮定位杆62铰接于轮定位轴61上。需要移动时,立柱底座2微抬,使滑轮63利用自身重力作用从安装槽下落并由轮定位杆62从多个方向支撑以形成移动式底座;需要固定时,通过对滑轮63侧向施力,使轮定位杆62绕轮定位轴61转动回到安装槽内以形成固定底座。从而避免在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移动单元6造成门式起吊装置滑动而导致管道安装位置不准确。立柱1上设有用于移动单元6移动调节过程中施工人员手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式起吊装置,用于移动至待装配管道的安装部位并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进行安装施工,其特征在于,/n包括支撑于地面上的竖向支撑单元、安装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撑单元之间的横向支撑单元、安装于所述横向支撑单元上用于吊装管道的管道吊装单元(5)、安装于所述竖向支撑单元底端的移动单元(6)以及安装于所述竖向支撑单元上用于从管道的下方和/或斜下方对管道进行支撑限位的管道支撑单元;/n所述管道吊装单元(5)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所述移动单元(6)沿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从而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式起吊装置,用于移动至待装配管道的安装部位并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进行安装施工,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于地面上的竖向支撑单元、安装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撑单元之间的横向支撑单元、安装于所述横向支撑单元上用于吊装管道的管道吊装单元(5)、安装于所述竖向支撑单元底端的移动单元(6)以及安装于所述竖向支撑单元上用于从管道的下方和/或斜下方对管道进行支撑限位的管道支撑单元;
所述管道吊装单元(5)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所述移动单元(6)沿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管道的位置,从而将管道吊装至目标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支撑单元包括立柱(1)、安装于所述立柱(1)底端的立柱底座(2)以及与所述立柱(1)和所述立柱底座(2)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的立柱支撑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单元(6)包括安装于所述立柱底座(2)上的收放式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底座(2)底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收放式滑轮的安装槽,所述收放式滑轮包括轮定位杆(62)、轮定位轴(61)以及滑轮(63),所述滑轮(63)安装于所述轮定位杆(62)上,所述轮定位杆(62)铰接于所述轮定位轴(6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式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1)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政龙,黄阳榴,何中强,杨浩,韦维,向官清,韦树伟,黄世雄,陈安勇,谢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