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逆作法楼层间传递物料用行走式小型电动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66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逆作法楼层间传递物料用行走式小型电动提升机,包括由包含底部互连梁、上部横梁、左右斜撑立柱、左右侧和中间装配节点的前后柱框架,包含反力支座系统的底部支座组件,包含上下框杆、斜撑杆和竖杆的防倾覆桁架,由物料提取段和悬伸段构成的吊车横梁,包含托架、盘扣和上下部支脚的反力防倾覆机构,及包含电动提升机、滑轮和吊钩的行走提升机构。提升机主体由底部支座组件作地面支撑、四个上顶托板作顶支、限位固定于取土口附近楼层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物料可以在导轨上按需畅通无阻地行走和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快速、高效且安全传递,结构简单合理且实用,解决了目前逆作法施工中缺乏合适物料提升机械的一大难题。

A walking small electric hoist for transferring materials between flo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逆作法楼层间传递物料用行走式小型电动提升机
本技术涉及基建施工设施
,特别是一种适于逆作法施工中传递楼层间传递物料用、有助于提高传递效率、缓解正负零层场地使用压力和确保施工安全和管理的行走式小型电动提升机。
技术介绍
逆作法是近几年来问世、适于高层建筑施工地下多层结构时用的一项新兴基坑施工技术,其特点是利用地下室的楼盖结构、梁、板、柱和外墙作为基坑护围和基础施工支撑结构,在坑内水平支撑体系和围护体系的支护下由上而下地进行盖挖封闭式地下室结构施工。由于可与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互不干扰地同时进行施工,因而具有高效、节约社会资源、环保和缩短建筑物施工周期等优点,应用日趋普及。所述的地下室结构施工主要包括先在清理干净的基础地平上浇筑首层地板、并在上开设首层板取土口;再通过首层板取土口暗挖地下一层空间、并浇筑地下一层地板,再在地下一层地板上开设一层板取土口;然后通过一层板取土口暗挖地下二层空间、并浇筑地下二层地板;余下按需施工,或者在上开设取土口后继续暗挖下层空间,或者将此作为地下建筑的最低层底板,再在上按需进行构筑桩头和电梯竖井等的基本设施施工。在此施工期间所涉及到的大量挖出沙土的外运、施工物料的内供和楼层间物料的按需互传调用等物料传递作业,均需要在以取土口作为唯一通道和层高限定的狭小空间内进行,现场作业难度较大。目前,逆作法施工虽然已展示了一定的技术优势而被逐步推广,但尚处起步阶段,面临诸多新的技术难点有待探索解决。特别是在配套设施方面,目前暂无适于在地下狭小空间内进行物料传递的提升机械,因而普遍沿用传统的地面施工用常规塔吊或汽车吊加以应对,由于体积比较大,很难在取土口尺寸有限和层高限定的狭小空间内进行正负零层场地与最底作业面层场地间进行运行畅通无阻和快速安全的物料传递作业,因而资源利用率很低、传递效率很低、现场物料堆积严重,导致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成本很高,且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从经济性角度考虑,欠理想。因此,缺乏合适的物料提升机械,目前已成为逆作法推广应用中的一大难点,故有必要研究开发出一种适于逆作法施工的特殊环境中高效、快速且安全传递楼层间物料的小型提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目前逆作法施工中缺乏适用提升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直接行走在取土口附近楼板上,有助于物料在楼层间快速安全传递、有利于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和确保高效、高质量施工的小型行走式电动物料提升机。本技术的适于逆作法楼层间传递物料用行走式小型电动提升机,主体包括前后柱框架、底部支座组件、防倾覆桁架、吊车横梁、反力防倾覆机构和行走提升机构,其中:所述的前后柱框架主体呈等腰梯形状,包括有由工字钢制成、充任梯形下底的底部互连梁,由工字钢制成、充任梯形上底的上部横梁,由工字钢制成、充任梯形两腰的左右斜撑立柱,由螺栓装配设置在所述左右斜撑立柱顶端与上部横梁左右近端部下侧面间的左右侧装配节点,和由螺栓装配设置在上部横梁中间下侧面和吊车横梁上侧面间的中间装配节点;所述的左右侧装配节点包括有固定焊设在上部横梁左右近端部下侧面上、上设有螺栓装配孔的矩形安装板,固定焊设在左右斜撑立柱顶端部上、上设有螺栓安装座孔的矩形安装座板,及装配互连矩形安装板和矩形安装座板的紧固装配螺栓A;所述的中间装配节点包括有固定焊设在上部横梁中间下侧面上、上设有螺栓装配孔的方形安装板,焊设在吊车横梁上侧面上、上设有螺栓安装座孔的方形安装座板,及装配互连方形安装板和方形安装座板的紧固装配螺栓B;所述的底部支座组件包括有可供固定焊设在左右斜撑立柱底瑞与底部互连梁左右端交接处底面上的底部连接板和安装设置在底部连接板上的带刹车万向轮及由下边沿上设有扳手A的螺纹套筒A、和底端固设有下支板A的螺纹丝杆配套A构成、高度可按需调节的的反力支座系统;所述的防倾覆桁架包括两条由矩形方管制成的上下框杆、固焊设置在上下框杆之间、由正方形方管制成的互连竖杆和斜撑杆、及固焊设置在上下框杆两端、上设有限位装配孔的安装连接板;所述的防倾覆桁架通过安装连接板装配设置在前后柱框架的左右斜撑立柱近顶端侧面上,所述的上部横梁通过固焊在其两端的矩形安装板和固焊在左右斜撑立柱顶端部上的矩形安装座板,由紧固装配螺栓A装配互连、构成提升机的基框架;所述的吊车横梁主体由6-8米长的热轧工字钢制成,包括由前后凹槽充任的导轨、设置在导轨近二端部的限位挡块,其一个近端部侧面上,及与此相距基框架长度处的同侧面上分别焊设有所述的方形安装座板,将吊车横梁区分为位于基框架区域内的物料提取段和伸置于基框架外侧的悬伸段;所述的反力防倾覆机构包括有等腰三角形状托架,设置在由三角形三边交接处及垂线与底边交接处的四个盘扣,分别设置在盘扣上方、由竖杆和设置在竖杆顶端上的顶托板构成的四个高度一致的上部支脚、及分别设置在盘扣下方、由下边沿上设有扳手B的螺纹套筒B、和底端固设有下支板B的螺纹丝杆B配套构成的四个高度可按需调节的下部支脚;所述的行走提升机构包括有电动提升机、设置在电动提升机上方的滑轮及设置在电动提升机下方的吊钩;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的吊车横梁通过其上的方形安装座板,与上部横梁上的所述方形安装板螺栓装配互连、固设在基框架的前后上部横梁下方;所述的底部支座组件通过底部连接板焊设在基框架的前后底部互连梁与斜撑立柱下端交接处底面上;所述的反力防倾覆机构通过位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个下部支脚的下支板B固焊或安装设置在前部上部横梁上侧面上,位于三角形顶点上的一个下部支脚通过其上的下支板B固焊或安装设置在吊车横梁近前端上侧面上;所述的电动提升机通过滑轮悬挂在吊车横梁下方;此外,所述的电动提升机由垂直运输高度为3-5米、功率为按现场所需选用的电动吊机充任。工作时,提升机主体由底部支座组件作地面支撑、四个与楼层天花板相接触的上顶托板作顶支、限位于楼层地板和天花板之间,并通过分别旋动板手B带动螺纹套筒B在螺纹丝杆B上转动作相对位移、调节控制托架的水平度及上部支脚的达顶基本高度,再结合调节所述的底部反力支座系统对提升机作紧固锁定或解锁的高度微调,确保提升机在工作时的锁定状态下定点限位可靠、作业安全,解除锁定时按需移位方便,到达目标堆物点附近时,再调节反力支座系统加以紧固限位,即可继续连续高效作业,既可以将由叉车搬运到提升机基框架附近物料在物料提取段内吊起、向悬伸段移位到取土口上方后向下传递、放置到下面作业层地板上,也可以将堆放在下面作业层上的物料向上吊起运至本楼层空间范围内后经悬伸段进入物料提取段,放置到基框架区内的物料堆放点上,再由叉车搬离,实现了方便、高效快速且安全环保地进行楼层间物料传递,解决了目前逆作法施工楼层间物料传递无适用提升机械的一大难题。基于上述构思的本技术适于逆作法楼层间传递物料用小型行走式电动提升机,由于根据逆作法深基坑施工的特殊环境条件及功能要求,合理地开发成功了可以固设在本楼层取土口附近地板上,可以在借助叉车将物料搬运到提升机物料提取段下方区域,然后吊起在楼层内行走一段距离后至位于取土口上方的导轨悬伸段末端,下放传递至下面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逆作法楼层间传递物料用行走式小型电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前后柱框架(1)、底部支座组件(2)、防倾覆桁架(3)、吊车横梁(4)、反力防倾覆机构(5)和行走提升机构(6),其中:/n所述的前后柱框架(1)主体呈等腰梯形状,包括有由工字钢制成、充任梯形下底的底部互连梁(11),由工字钢制成、充任梯形上底的上部横梁(12),由工字钢制成、充任梯形两腰的左右斜撑立柱(13),由螺栓装配设置在所述左右斜撑立柱(13)顶端与上部横梁(12)左右近端部下侧面间的左右侧装配节点(14),和由螺栓装配设置在上部横梁(12)中间下侧面和吊车横梁(4)上侧面间的中间装配节点(15);/n所述的左右侧装配节点(14)包括有固定焊设在上部横梁(12)左右近端部下侧面上、上设有螺栓装配孔的矩形安装板(141),固定焊设在左右斜撑立柱(13)顶端部上、上设有螺栓安装座孔的矩形安装座板(142),及装配互连矩形安装板(141)和矩形安装座板(142)的紧固装配螺栓A(143);/n所述的中间装配节点(15)包括有固定焊设在上部横梁(12)中间下侧面上、上设有螺栓装配孔的方形安装板(151),焊设在吊车横梁(4)上侧面上、上设有螺栓安装座孔的方形安装座板(152),及装配互连方形安装板(151)和方形安装座板(152)的紧固装配螺栓B(153);/n所述的底部支座组件(2)包括有可供固定焊设在左右斜撑立柱(13)底瑞与底部互连梁(11)左右端交接处底面上的底部连接板(21)和安装设置在底部连接板(21)上的带刹车万向轮(22)及由下边沿上设有扳手A(231)的螺纹套筒A(232)、和底端固设有下支板A(233)的螺纹丝杆A(234)配套构成、高度可按需调节的反力支座系统(23);/n所述的防倾覆桁架(3)包括两条由矩形方管制成的上下框杆(31)、固焊设置在上下框杆(31)之间、由正方形方管制成的互连竖杆(32)和斜撑杆(33)、及固焊设置在上下框杆(31)两端、上设有限位装配孔(341)的安装连接板(34);/n所述的防倾覆桁架(3)通过安装连接板(34)装配设置在前后柱框架(1)的左右斜撑立柱(13)近顶端侧面上,所述的上部横梁(12)通过固焊在其两端的矩形安装板(141)和固焊在左右斜撑立柱(13)顶端部上的矩形安装座板(142),由紧固装配螺栓A(143)装配互连、构成提升机的基框架;/n所述的吊车横梁(4)主体由6-8米长的热轧工字钢制成,包括由前后凹槽充任的导轨(41)、设置在导轨(41)近二端部的限位挡块(42),其一个近端部侧面上,及与此相距基框架长度处的同侧面上分别焊设有所述的方形安装座板(152),将吊车横梁区分为位于基框架区域内的物料提取段(43)和伸置于基框架外侧的悬伸段(44);/n所述的反力防倾覆机构(5)包括有等腰三角形状托架(51),设置在由三角形三边交接处及垂线与底边交接处的四个盘扣(52),分别设置在盘扣(52)上方、由竖杆(531)和设置在竖杆(531)顶端上的顶托板(532)构成的四个高度一致的上部支脚(53)、及分别设置在盘扣(52)下方、由下边沿上设有扳手B(541)的螺纹套筒B(542)、和底端固设有下支板B(543)的螺纹丝杆B(544)配套构成的四个高度可按需调节的下部支脚(54);/n所述的行走提升机构(6)包括有电动提升机(61)、设置在电动提升机(61)上方的滑轮(62)及设置在电动提升机(61)下方的吊钩(6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逆作法楼层间传递物料用行走式小型电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前后柱框架(1)、底部支座组件(2)、防倾覆桁架(3)、吊车横梁(4)、反力防倾覆机构(5)和行走提升机构(6),其中:
所述的前后柱框架(1)主体呈等腰梯形状,包括有由工字钢制成、充任梯形下底的底部互连梁(11),由工字钢制成、充任梯形上底的上部横梁(12),由工字钢制成、充任梯形两腰的左右斜撑立柱(13),由螺栓装配设置在所述左右斜撑立柱(13)顶端与上部横梁(12)左右近端部下侧面间的左右侧装配节点(14),和由螺栓装配设置在上部横梁(12)中间下侧面和吊车横梁(4)上侧面间的中间装配节点(15);
所述的左右侧装配节点(14)包括有固定焊设在上部横梁(12)左右近端部下侧面上、上设有螺栓装配孔的矩形安装板(141),固定焊设在左右斜撑立柱(13)顶端部上、上设有螺栓安装座孔的矩形安装座板(142),及装配互连矩形安装板(141)和矩形安装座板(142)的紧固装配螺栓A(143);
所述的中间装配节点(15)包括有固定焊设在上部横梁(12)中间下侧面上、上设有螺栓装配孔的方形安装板(151),焊设在吊车横梁(4)上侧面上、上设有螺栓安装座孔的方形安装座板(152),及装配互连方形安装板(151)和方形安装座板(152)的紧固装配螺栓B(153);
所述的底部支座组件(2)包括有可供固定焊设在左右斜撑立柱(13)底瑞与底部互连梁(11)左右端交接处底面上的底部连接板(21)和安装设置在底部连接板(21)上的带刹车万向轮(22)及由下边沿上设有扳手A(231)的螺纹套筒A(232)、和底端固设有下支板A(233)的螺纹丝杆A(234)配套构成、高度可按需调节的反力支座系统(23);
所述的防倾覆桁架(3)包括两条由矩形方管制成的上下框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吴廷勇周迅郭瑞王涛施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