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动态无人机的加速度计干扰加速度自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31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动态无人机的加速度计干扰加速度自补偿方法,涉及航空飞行器控制技术领域;它的方法为利用低通滤波后的加速度计三轴输出模值和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差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加速度机动,若不存在加速度机动,则进一步根据导航系下的水平计算加速度与另一阈值比较,综合判断加速度机动存在情况;在判断出存在大加速度机动情况下,将加速度计测量值根据机动加速度由无人机纵向或横向机动产生分别进行补偿;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可以不依赖GPS传感器等任何辅助传感器,仅利用加速度计测量信息进行自补偿,尤其适用于低成本微惯性垂直陀螺仪;有利于提升后续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姿态测量精度。

An accelerometer interference acceleration self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high dynamic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动态无人机的加速度计干扰加速度自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飞行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高动态无人机的加速度计干扰加速度自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姿态测量系统是指利用惯性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等)、处理器来测量运载体姿态角的系统。无人机在滑行和飞行过程中的大加速度机动时,无人机姿态测量系统中的加速度计测得的比力加速度中包含干扰加速度。对于姿态测量系统姿态解算来说,准确的加速度计测量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采用的加速度信息包含了干扰加速度,则会影响其姿态解算的准确性,甚至造成飞行事故。针对无人机干扰加速度的测量,目前通常是利用GPS接收机的数据来计算干扰加速度,然后进行干扰加速度补偿反馈给姿态测量系统,但成本高、体积大、功耗高且维护复杂,不能满足现代无人机姿态测量系统在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免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利用GPS接收机的数据来计算干扰加速度,然后进行干扰加速度补偿反馈给姿态测量系统,但成本高、体积大、功耗高且维护复杂,不能满足现代无人机姿态测量系统在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免维护等方面的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动态无人机的加速度计干扰加速度自补偿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动态无人机的加速度计干扰加速度自补偿方法,它的方法如下:步骤一:为降低加速度计测量噪声的影响,对加速度计进行一阶低通滤波;步骤二:以设定的采样周期,进行四元数更新,并将更新后的四元数转换成方向余弦矩阵通过方向余弦矩阵将载体坐标系下的加速度计输出值转换到导航坐标系下,得到fE、fN;步骤三:比较三轴加速度计输出模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g,若满足(β1为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存在加速度机动;步骤四:在满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导航坐标系下的水平计算加速度的模值作如下判断:当(β2为另一预设阈值)时,无加速度机动,不需要进行干扰加速度补偿,这时可利用加速度进行姿态解算;当时,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姿态阵中的姿态角较大,二是存在较大的水平加速度机动;步骤五:若只在短时间存在,则存在短时的大加速度机动;若长时间存在,需结合陀螺仪输出检查载体是否在进行盘旋或拐弯运动,若不是盘旋或拐弯运动,则需利用水平加速度进行姿态修正;步骤六:在判断出存在大加速度机动情况下,通过以下公式将加速度计测量值根据机动加速度由无人机横向或纵向机动产生分别进行补偿:其中,∝1和∝2分别为无人机在横轴和纵轴进行机动加速度补偿的补偿常数,该常数大小由所采用的惯性传感器精度和无人机机动状况共同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成本低,可以不依赖GPS传感器等任何辅助传感器,仅利用加速度计测量信息进行自补偿,尤其适用于低成本微惯性垂直陀螺仪;二、有利于提升后续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姿态测量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方法如下:步骤一:为降低加速度计测量噪声的影响,对加速度计进行一阶低通滤波;步骤二:以设定的采样周期(本实施例采样周期为10ms),进行四元数更新,通过下面公式,将更新后的四元数转换成方向余弦矩阵式中,q0、q1、q2、q3分别是更新后的四元数q中的四个元素。通过方向余弦矩阵将载体坐标系下的加速度计输出值转换到导航坐标系下,得到fE、fN,如下所示。式中,fE、fN分别为加速度计导航系下的东向和北向加速度,fx、fy、fz是载体系下的三轴比力加速度。本实施例中的载体坐标系与载体固连,其原点定义为运载体的重心,X轴沿载体横轴向右,Y轴沿载体纵轴向前,Z轴沿载体立轴向上。导航坐标系取当地地理坐标系,原点定义为载体的重心,X轴指向地理东向,Y轴指向地理北向,Z轴垂直于当地旋转椭球面指向天向。步骤三:比较三轴加速度计输出模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g,若满足(β1为预设加速度阈值,根据惯性传感器精度和无人机机动状况共同决定),则存在加速度机动。步骤四:在满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导航坐标系下的水平计算加速度的模值作如下判断:当(β2为另一预设阈值,通常和β1不等)时,无加速度机动,不需要进行干扰加速度补偿,这时可利用加速度进行姿态解算。当时,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姿态阵中的姿态角较大,二是存在较大的水平加速度机动。步骤五:若只在短时间存在,则存在短时的大加速度机动;若长时间存在,需结合陀螺仪输出检查载体是否在进行盘旋或拐弯运动,若不是盘旋或拐弯运动,则需利用水平加速度进行姿态修正。步骤六:在判断出存在大加速度机动情况下,通过以下公式将加速度计测量值根据机动加速度由无人机横向或纵向机动产生分别进行补偿:其中,∝1和∝2分别为无人机在横轴和纵轴进行机动加速度补偿的补偿常数,该常数大小由所采用的惯性传感器精度和无人机机动状况共同决定。然后可用经过补偿后的加速度进行姿态解算。本实施例的方法是利用低通滤波后的加速度计三轴输出模值和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差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加速度机动,若不存在加速度机动,则进一步根据导航系下的水平计算加速度与另一阈值比较,综合判断加速度机动存在情况;在判断出存在大加速度机动情况下,将加速度计测量值根据机动加速度由无人机纵向或横向机动产生分别进行补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动态无人机的加速度计干扰加速度自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方法如下:/n步骤一:为降低加速度计测量噪声的影响,对加速度计进行一阶低通滤波;/n步骤二:以设定的采样周期,进行四元数更新,并将更新后的四元数转换成方向余弦矩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动态无人机的加速度计干扰加速度自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为降低加速度计测量噪声的影响,对加速度计进行一阶低通滤波;
步骤二:以设定的采样周期,进行四元数更新,并将更新后的四元数转换成方向余弦矩阵通过方向余弦矩阵将载体坐标系下的加速度计输出值转换到导航坐标系下,得到fE、fN;
步骤三:比较三轴加速度计输出模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g,若满足β1为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存在加速度机动;
步骤四:在满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导航坐标系下的水平计算加速度的模值作如下判断:
当时,其β2为另一预设阈值,无加速度机动,不需要进行干扰加速度补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练武彭泽波丛晓丹高延滨荣寒潇冯甜甜刘鸿宇张健秋孙鹏飞王星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