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世岗专利>正文

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230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包括吸气集管、蒸发器回气管、压缩机吸气支管,蒸发器回气管安装在吸气集管顶部,吸气集管经压缩机吸气支管与压缩机吸气口连接,所述压缩机吸气支管由吸气集管底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中部或中部以上位置,一虹吸回油管一端连接压缩机吸气支管,另一端由吸气集管顶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中部或中部以下位置。本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提高压缩机吸气支管插入吸气集管管内高度,降低了气流管道压强;采用一较细虹吸回油管吸收油液,有效控制了压缩机的吸液量,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及压缩机可靠性,提高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联压缩制冷机组,具体地说是多机头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一种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
技术介绍
多机头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多台压縮机的吸气支管连接在一根吸气集管上,从蒸发器到吸气集管中的气体经常会带出一些液体,如果不将气体和液体加以分离并控制液体吸入量,大量液体的吸入会对压縮机的压缩部件产生强大液压冲击,并使润滑油变稀释,从而造成压缩机损坏。在气液分离的同时还要保证沿吸气管道回来的润滑油能够连续不断地随气体带回压缩机,否则压缩机会最终缺油而损坏。现有气液分离技术分为带有独立气液分离器和无独立气液分离器两种。带独立气液分离器是蒸发器回来的气体全部先流经一个独立的标准气液分离器,经分离后进入吸气集管,各压缩机的压缩机吸气支管从吸气集管引出,该装置系统多了一个部件,气流压强大,影响整体机组结构设计,且成本增加;无独立气液分离器是回流的气体直接流进吸气集管,压缩机吸气支管插入到吸气集管的底部,该压缩机的吸液量较大,必须将压缩机抬高,高于吸气集管位置,才能实现减少吸液量,使整体机组结构设计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控制液体吸入量的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包括吸气集管、蒸发器回气管、压缩机吸气支管,蒸发器回气管安装在吸气集管顶部,吸气集管经压缩机吸气支管与压缩机吸气口连接,技术特征是压缩机吸气支管顶部吸气口段由吸气集管底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的中部或中部以上位置; 一虹吸回油管一端连接压縮机吸气支管底部出气口段,另一端由吸气集管顶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的中部或中部以下位置。本专利技术无需独立设有专用气液分离器,通过提高压缩机吸气支管插入吸气集管管内高度,降低了气流管道压强,以及釆用一根较细虹吸回油管吸收油液,避免大量液体吸入压缩机,有效控制了压缩机的吸液量,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及压缩机可靠性,提高产品性能,且其结构简单合理,虹吸回油管制作无需复杂的工艺,加工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吸气集管l,蒸发器回气管2,压缩机吸气支管3,虹吸回油管4。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 一 步说明。图1中的一种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蒸发器回气管2安装在吸气集管1顶部,压缩机吸气支管3的吸气口段经吸气集管1底部插入吸气集管1管内的中部或中部以上位置,虹吸回油管4 一端连接于压缩机吸气支管3的出气口段,另一端从吸气集管1顶部插入至吸气集管1管内的中部或中部以下位置。整个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膨胀阀四大部件,其中吸气集管具有特殊的结构。制冷剂气体经压縮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凝结成液体,液体经膨胀阀节流后在蒸发器内吸收外界热量(即向外界释放冷量),变成气液混合物夹带着润滑油经蒸发器回气管2流向吸气集管1。由于与蒸发器回气管相比,吸气集管空间较大,气液混合物流速突然降低,液体及油滴趺落到吸气集管底部,而气体则聚集在吸气集管的上半部分,经插入吸气集管内中上部的压縮机吸气支管3吸入压缩机。虹吸回油管4的进口段浸没在吸气集管内底部的液体及润滑油混合物中,而出口段连接于压縮机吸气管3内,这些液油混合物形成了液封,从而使虹吸回油管内腔的压力远小于吸气集管内压力,该压力差驱动液油混合物克服自身重力差沿虹吸回油管迅速流入到下部的压缩机吸气支管内,形成虹吸。由于虹吸回油管口径较细,因此回液量得到有效控制。而当压缩机停机后,由于虹吸回油管进出口压力平衡,无法形成虹吸作用,液油混合物就不会自行流入压缩机。权利要求1、一种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其包括吸气集管(1)、蒸发器回气管(2)、压缩机吸气支管(3),蒸发器回气管安装在吸气集管顶部,吸气集管经压缩机吸气支管与压缩机吸气口连接,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吸气支管(3)顶部吸气口段由吸气集管(1)底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中,一虹吸回油管(4)一端连接压缩机吸气支管(3)底部出气口段,另一端由吸气集管(1)顶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中。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 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缩机吸气支管(3)由吸气集管(1)底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 的中部或中部以上位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 置,其特征是所述虹吸回油管(4)的另一端由吸气集管(1)顶部伸入吸气集管 内腔的中部或中部以下位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包括吸气集管、蒸发器回气管、压缩机吸气支管,蒸发器回气管安装在吸气集管顶部,吸气集管经压缩机吸气支管与压缩机吸气口连接,所述压缩机吸气支管由吸气集管底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中部或中部以上位置,一虹吸回油管一端连接压缩机吸气支管,另一端由吸气集管顶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中部或中部以下位置。本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提高压缩机吸气支管插入吸气集管管内高度,降低了气流管道压强;采用一较细虹吸回油管吸收油液,有效控制了压缩机的吸液量,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及压缩机可靠性,提高产品性能。文档编号F25B43/02GK101464081SQ20081024266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世岗 申请人:李世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其包括吸气集管(1)、蒸发器回气管(2)、压缩机吸气支管(3),蒸发器回气管安装在吸气集管顶部,吸气集管经压缩机吸气支管与压缩机吸气口连接,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吸气支管(3)顶部吸气口段由吸气集管(1)底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中,一虹吸回油管(4)一端连接压缩机吸气支管(3)底部出气口段,另一端由吸气集管(1)顶部伸入吸气集管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岗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