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060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圆盘,圆盘上端的外檐处沿周向固定有环形挡板,圆盘上端的中部垂直固定有钢管,钢管的下端连通至圆盘的下方,圆盘的底部还固定有支脚,所述环形挡板的上沿周分布设置有多个吊耳,通过吊耳吊设该整体装置。以实现快速、便捷地清理孔深较深但沉渣过厚无法采用传统泥浆循环掏渣方式的孔桩。属于钻孔桩施工领域。

A kind of drilling pile sediment tray and its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及其使用方法,特别适用于在孔深较深但沉渣过厚无法采用传统泥浆循环掏渣方式的孔桩,属于钻孔桩施工

技术介绍
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些地方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钻孔桩钻孔完成后,孔底容易产生沉渣,目前,在桥梁孔桩施工中,沉渣清理效果对桩基的质量影响很大,沉渣上翻混入混凝土,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未翻起的桩会在桩底和孔底形成夹层,也是软弱层,使基底承载力和嵌岩效果大打折扣;旋挖钻施工工艺仅对清理较大的沉渣有较好效果,对于直径较小的沉渣则效果很差,且在孔深较深的情况下,由于钢筋笼长度较长,在钢筋笼下放后再提出孔进行清孔,易造成钢筋笼变形,且悬空高度较高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清孔难度较大;冲击钻施工工艺,在孔深较深的情况下,有时孔底会产生大量的沉渣,泥浆循环不能彻底的将沉渣清出,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清孔难度较大。针对以上两种传统的清孔方式无法达到目前的质量要求,申请人研究出本技术用以解决上述沉渣过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及其使用方法,以实现快速、便捷地清理孔深较深但沉渣过厚无法采用传统泥浆循环掏渣方式的孔桩。为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这样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包括圆盘,圆盘上端的外檐处沿周向固定有环形挡板,圆盘上端的中部垂直固定有钢管,钢管的下端连通至圆盘的下方,圆盘的底部还固定有支脚,所述环形挡板的上沿周分布设置有多个吊耳,通过吊耳吊设该整体装置;前述沉渣盘中,所述支脚至少有三个,支脚沿圆盘底部的周向等间距分布设置,支脚高度大于5cm;前述沉渣盘中,所述钢管的高度大于环形挡板的高度;前述沉渣盘中,所述圆盘直径为0.8-1.2m,小于钢筋笼内径10cm,所述钢管直径为50-70mm,高度为0.5-0.7m,所述环形挡板的高度为0.4-0.6m。其使用方法如下:先利用泥浆泵冲击孔底以搅匀,使孔底沉淀的沉渣翻起,再用吊耳将该钻孔桩沉渣盘吊起并放入桩孔孔底,静止沉渣盘5-20分钟,待沉渣沉淀到沉渣盘内,缓慢吊起并取出沉渣盘,清理盘内沉渣后,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孔底沉渣捞至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解决了深桩孔底沉渣很难大量清除的难题,提高了工效节约了成本,保证了工程实体的质量,通过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类似复杂的地质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已成功在贵南铁路堡子二号多线特大桥项目上实施应用的钻孔桩沉渣盘及其使用方法,该项目位于贵州省贵定县境内,本桥设计范围为:DK25+097.680`DK26+598.650,本桥范围内不良地质为溶岩、顺层,特殊岩层为膨胀土、软土,主要地质特征为强风化页岩泥灰岩、弱风化页岩泥灰岩。该钻孔桩沉渣盘包括圆盘1,圆盘1直径为1m,圆盘1上端的外檐处沿周向固定有环形挡板2,圆盘1上端的中部垂直固定有钢管3,钢管3的下端连通至圆盘1的下方,钢管3直径为60mm,高度为0.6m,钢管3的上端用于与高压水泵或泥浆泵相连,通过外部的高压水泵或泥浆泵冲击圆盘1底部的沉渣,使沉渣浮起至圆盘1上方,钢管3的高度大于环形挡板2的高度,环形挡板2的高度为0.5m,圆盘1的底部还固定有支脚4,三个支脚4沿圆盘1底部的周向等间距分布设置,支脚4高度均相同且大于5cm,所述环形挡板2的上沿周分布设置有四个吊耳5,通过吊耳5吊设沉渣盘。其使用方法如下:先利用泥浆泵经钢管3冲击孔底以搅匀,使孔底沉淀的沉渣翻起,吊耳5将该钻孔桩沉渣盘吊起并放入桩孔孔底,静止沉渣盘5-20分钟,待沉渣沉淀到沉渣盘内,缓慢吊起并取出沉渣盘,清理盘内沉渣后,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孔底沉渣捞至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1),圆盘(1)上端的外檐处沿周向固定有环形挡板(2),圆盘(1)上端的中部垂直固定有钢管(3),钢管(3)的下端连通至圆盘(1)的下方,圆盘(1)的底部还固定有支脚(4),所述环形挡板(2)的上沿周分布设置有多个吊耳(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1),圆盘(1)上端的外檐处沿周向固定有环形挡板(2),圆盘(1)上端的中部垂直固定有钢管(3),钢管(3)的下端连通至圆盘(1)的下方,圆盘(1)的底部还固定有支脚(4),所述环形挡板(2)的上沿周分布设置有多个吊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其特征在于:支脚(4)至少有三个,支脚(4)沿圆盘(1)底部的周向等间距分布设置,支脚(4)高度大于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钻孔桩沉渣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3)的高度大于环形挡板(2)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蕴柯蔡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