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捞砂斗及卸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卸料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捞砂斗及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洗砂机是建筑砂生产过程中的常用设备,可对建筑砂进行过滤,降低含泥量。现有技术中,卸料单元通常仅有底部可对建筑砂进行过滤,在对矿浆进行捞起和卸料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筛板脱水筛分面积不足,卸料过程中存在产品含水率较高,同时卸料时由于物料中的水没有及时通过筛网,物料中含泥量得不到有效降低。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卸料单元的过滤效果,降低产品含泥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卸料单元的过滤效果,降低产品含泥量的捞砂斗和卸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捞砂斗,所述捞砂斗包括:捞砂斗本体;卸料单元,卸料单元设置于捞砂斗本体的外侧,卸料单元包括开口以及容纳腔,卸料单元通过开口捞起待筛分的矿浆,卸料单元通过容纳腔的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卸料单元通过开口倒出经筛分的过滤物;卸料单元通过容纳腔的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捞砂斗本体沿工作方向进行运转时,带动卸料单元进行运转,当卸料单元的工作角度处于捞砂角度范围时,卸料单元通过开口捞起待筛分的矿浆;当卸料单元的容纳腔容纳有待筛分的矿浆时,卸料单元通过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当卸料单元的工作角度处于倒砂角度范围时,卸料单元通过开口倒出经筛分的过滤物。r>可选的,卸料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卸料单元依次间隔设置于捞砂斗本体的外侧。可选的,卸料单元包括底壁、与底壁的一端连接的第一侧壁以及与底壁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侧壁;底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形成容纳腔,且底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用于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可选的,底壁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第一底壁的一端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一底壁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壁的一端连接,第二底壁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连接。可选的,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之间的面向开口的夹角大于90度。可选的,第一侧壁与底壁之间的面向开口的夹角大于90度,和/或第二侧壁与底壁之间的面向开口的夹角大于90度。可选的,卸料单元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的一端与第四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之间形成容纳腔,且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用于对待筛分的侧壁进行筛分。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包括:工作台;上述的捞砂斗;捞砂斗设置于工作台上;进料部,设置于工作台上,且进料部位于捞砂斗的一侧;出料部,设置于工作台上,且出料部位于捞砂斗的另一侧;其中,捞砂斗沿工作方向进行运转时,卸料单元经过进料部时,卸料单元的开口朝远离工作台的方向,卸料单元经过出料部时,卸料单元的开口朝靠近工作台的方向。可选的,卸料装置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与捞砂斗本体连接,工作时,驱动部用于带动捞砂斗进行运转。可选的,出料部为皮带,工作时,皮带运转运输过滤物。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捞砂斗,并且捞砂斗在运转的整个过程可以通过容纳腔的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过滤效果,降低产品含泥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卸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卸料单元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卸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1中的卸料单元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捞砂斗;110,捞砂斗本体;120卸料单元;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底壁;1231,第一底壁;1232,第二底壁;124,第三侧壁;125,第四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来。实施例一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所示,本技术的捞砂斗包括:捞砂斗本体110、卸料单元。其中,卸料单元设置于捞砂斗本体110的外侧。卸料单元包括开口以及容纳腔。卸料单元通过开口捞起待筛分的矿浆。且卸料单元通过容纳腔的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且卸料单元通过开口倒出经筛分的过滤物。卸料单元通过容纳腔的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此处的腔壁指形成容纳腔的所有侧壁,在容纳腔具有底壁123时,腔壁也包括容纳腔的底壁123。捞砂斗本体110沿工作方向进行运转时,带动卸料单元进行运转。当卸料单元的工作角度处于捞砂角度范围时,即卸料单元的开口朝远离矿浆的方向运转时,卸料单元通过开口捞起待筛分的矿浆。当卸料单元的工作角度处于倒砂角度范围时,即卸料单元的开口朝靠近矿浆的方向运转时,卸料单元通过开口倒出经筛分的过滤物。当卸料单元捞起待筛分的矿浆至卸料单元倒出经筛分的过滤物之间,卸料单元的容纳腔都容纳有待筛分的矿浆,此过程,无论什么角度,卸料单元一直通过其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从而很好地提供了过滤效果。图5是本技术图1中的卸料单元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式,卸料单元120的容纳腔的腔壁可采用筛板制成。进一步地,筛板可为金属筛板,以增加卸料单元120的强度和刚度。更进一步地,筛板的筛孔大小为2*50mm,捞砂斗运行过程中物料滑落到筛板位置后,粒径小于筛孔的物料和水通过筛板,起到物料脱水脱泥的作用。优选地,卸料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卸料单元依次间隔设置于捞砂斗本体110的外侧。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对捞砂斗的改进,使得捞砂斗在运转的整个过程可以通过容纳腔的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过滤效果,降低产品含泥量。实施例二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卸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一中卸料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卸料单元包括底壁123、与底壁123的一端连接的第一侧壁121以及与底壁123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侧壁122。底壁123、第一侧壁121以及第二侧壁122形成容纳腔,且底壁123、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捞砂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砂斗包括:/n捞砂斗本体;/n卸料单元,所述卸料单元设置于所述捞砂斗本体的外侧,所述卸料单元包括开口以及容纳腔,所述卸料单元通过开口捞起待筛分的矿浆,所述卸料单元通过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所述卸料单元通过开口倒出经筛分的过滤物;/n所述捞砂斗本体沿工作方向进行运转时,带动所述卸料单元进行运转;/n当所述卸料单元的工作角度处于捞砂角度范围时,所述卸料单元通过所述开口捞起待筛分的矿浆;/n当所述卸料单元的容纳腔容纳有待筛分的矿浆时,所述卸料单元通过所述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n当所述卸料单元的工作角度处于倒砂角度范围时,所述卸料单元通过所述开口倒出经筛分的过滤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捞砂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砂斗包括:
捞砂斗本体;
卸料单元,所述卸料单元设置于所述捞砂斗本体的外侧,所述卸料单元包括开口以及容纳腔,所述卸料单元通过开口捞起待筛分的矿浆,所述卸料单元通过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所述卸料单元通过开口倒出经筛分的过滤物;
所述捞砂斗本体沿工作方向进行运转时,带动所述卸料单元进行运转;
当所述卸料单元的工作角度处于捞砂角度范围时,所述卸料单元通过所述开口捞起待筛分的矿浆;
当所述卸料单元的容纳腔容纳有待筛分的矿浆时,所述卸料单元通过所述腔壁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
当所述卸料单元的工作角度处于倒砂角度范围时,所述卸料单元通过所述开口倒出经筛分的过滤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砂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单元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卸料单元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捞砂斗本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捞砂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单元包括底壁、与所述底壁的一端连接的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底壁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侧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用于对待筛分的矿浆进行筛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捞砂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一底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底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底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尚敏,郭刚,刘志强,王浩,刘佳,杨禄,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