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852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00
本申请涉一种转向器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用于固定安装车辆的转向器,转向器安装支架的主体呈直角梯形结构,包括连接架和安装筒。安装筒包括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第三安装筒和第四安装筒,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第三安装筒和第四安装筒的侧面平齐设置。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依次首尾连接。第一安装筒位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第二安装筒位于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第三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第四安装筒位于第四连接架和第一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其简化了转向器安装支架的结构,便于生产使用。

Steering gear mounting bracket and vehicl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器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器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转向器作为车辆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于增大转向盘传递到转向节的力,并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在此,转向器固定方式也决定并影响到车辆转向系统功能及性能。因此对于转向器的安装要求很高。但是,传统转向器安装支架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转向器安装支架,简化了转向器安装支架的结构,便于生产和使用。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一种转向器安装支架,用于固定安装车辆的转向器,所述转向器安装支架的主体呈直角梯形结构,包括连接架和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一侧连接车架,与之相对的另一侧与转向器支架连接;所述安装筒的两侧设有开口以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转向器支架;所述安装筒包括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第三安装筒和第四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二安装筒、所述第三安装筒和所述第四安装筒形状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二安装筒、所述第三安装筒和所述第四安装筒的侧面平齐设置;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封闭的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一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架和所述第三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二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架和所述第四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三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架、第四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安装筒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架和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四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四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固定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连接架靠近所述第一安装筒的外侧顶点和所述第二安装筒的外侧顶点的连线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架面向直角梯形内部的一侧处于所述第一安装筒中点和所述第二安装筒中点的连线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架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筒的外侧顶点和所述第三安装筒的外侧顶点的连线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架面向直角梯形内部的一侧处于所述第二安装筒中点和所述第三安装筒中点的连线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接架靠近所述第三安装筒的外侧顶点和所述第四安装筒的外侧顶点的连线设置;且所述第三连接架面向直角梯形内部的一侧处于所述第三安装筒中点和所述第四安装筒中点的连线的外侧;所述第四连接架靠近所述第四安装筒的外侧顶点和所述第一安装筒的外侧顶点的连线设置;且所述第四连接架面向直角梯形内部的一侧处于所述第四安装筒和所述第一安装筒中点的连线的外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架面向所述车架的一侧靠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架面向所述转向器支架的一侧远离所述转向器支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架面向所述车架的一侧靠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架面向所述转向器支架的一侧远离所述转向器支架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架面向所述车架的一侧靠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架面向所述转向器支架的一侧远离所述转向器支架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架面向所示车架的一侧靠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架面向所述转向器支架的一侧远离所述转向器支架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第三安装筒和第四安装筒中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所围成的直角梯形区域内固定连接有定形板,所述定形板将所述直角梯形的区域填充;所述定形板的两侧面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筒的处于此侧的开口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形板上沿所述第一安装筒轴线方向设置有通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架为直角梯形的斜腰,所述第四连接架为直角梯形的长底;所述第三安装筒与所述第四连接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架面对所述第三安装筒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架面向所述车架和转向器支架的两侧上设有圆角;所述第二连接架面向所述车架和转向器支架的两侧上设有圆角;所述第三连接架面向所述车架和转向器支架的两侧上设有圆角;所述第四连接架面向所述车架和转向器支架的两侧上设有圆角;所述支撑架面向所述车架和转向器支架的两侧上设有圆角;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四连接架、第三安装筒的连接处设有圆角;所述定形板与所述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第三安装筒和所述第四连接架的连接处设有圆角;所述定形板的通槽的槽口处设有圆角。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第四连接架、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第三安装筒、第四安装筒、定形板、支撑架之间用半固态铸造一体成型。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器安装支架。本实施例的转向器安装支架,通过转向器安装支架连接车架和转向器支架,将转向器安装在到车架上,并用螺栓穿过转向器支架孔、安装筒内孔和车架孔,将转向器安装支架、转向器支架和车架紧固连接。通过连接架来加强转向器安装支架的力学性能,使其更加的稳固。同时,转向器安装支架整体呈直角梯形,其结构简单,安装简单。同时,因为其简单的结构,使其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模具简单,方便制备。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转向器安装支架装置的主视图;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转向器安装支架装置的左视图;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转向器安装支架、车架、转向器支架装置的安装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器安装支架,用于固定安装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安装支架的主体呈直角梯形结构,包括连接架和安装筒;/n所述安装筒的一侧连接车架,与之相对的另一侧与转向器支架连接;所述安装筒的两侧设有开口以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转向器支架;/n所述安装筒包括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第三安装筒和第四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二安装筒、所述第三安装筒和所述第四安装筒形状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二安装筒、所述第三安装筒和所述第四安装筒的侧面平齐设置;/n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封闭的直角梯形结构;/n所述第一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一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架和所述第三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二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固定连接;/n所述第三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架和所述第四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三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架、第四连接架固定连接;/n所述第四安装筒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架和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四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四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器安装支架,用于固定安装车辆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安装支架的主体呈直角梯形结构,包括连接架和安装筒;
所述安装筒的一侧连接车架,与之相对的另一侧与转向器支架连接;所述安装筒的两侧设有开口以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转向器支架;
所述安装筒包括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第三安装筒和第四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二安装筒、所述第三安装筒和所述第四安装筒形状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二安装筒、所述第三安装筒和所述第四安装筒的侧面平齐设置;
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封闭的直角梯形结构;
所述第一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一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架和所述第三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二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安装筒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架和所述第四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三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架、第四连接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安装筒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架和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第四安装筒的侧面与所述第四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呈长方体状;
所述第一连接架靠近所述第一安装筒的外侧顶点和所述第二安装筒的外侧顶点的连线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架面向直角梯形内部的一侧处于所述第一安装筒中点和所述第二安装筒中点的连线的外侧;
所述第二连接架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筒的外侧顶点和所述第三安装筒的外侧顶点的连线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架面向直角梯形内部的一侧处于所述第二安装筒中点和所述第三安装筒中点的连线的外侧;
所述第三连接架靠近所述第三安装筒的外侧顶点和所述第四安装筒的外侧顶点的连线设置;且所述第三连接架面向直角梯形内部的一侧处于所述第三安装筒中点和所述第四安装筒中点的连线的外侧;
所述第四连接架靠近所述第四安装筒的外侧顶点和所述第一安装筒的外侧顶点的连线设置;且所述第四连接架面向直角梯形内部的一侧处于所述第四安装筒和所述第一安装筒中点的连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面向所述车架的一侧靠近所述车架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远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