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相变化传热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785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利用相变化传热的散热装置,包括盒体、导热块、工作流体及传热构件,盒体包括第一壳板及第二壳板,在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之间围设有容腔,第一壳板开设有通孔;导热块对应通孔装设且一部分区域形成在容腔内部,另一部分区域则暴露出第一壳板外部;工作流体设置在容腔中并与导热块接触;传热构件具有受热段,受热段安装在容腔内并用以吸收工作流体相变化后所带的热量。借此,可提升整体装置的散热效能。

Heat sink using phase change heat trans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相变化传热的散热装置
本技术有关一种散热装置技术,尤指一种利用相变化传热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元件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其所产生的热量亦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地解决高发热量的问题,业界已将具有良好导热特性的均温板(VaporChamber)或热管(HeatPipe)与其它散热构件组合成散热装置来提供使用,但是现有的散热装置不论是导热和散热效能等皆存在有改善的空间。现有的散热装置,主要包括均温板和散热鳍片组,散热鳍片组是通过表面黏着技术结合在均温板的一端面上并在均温板的内部空间分别装设有毛细组织和工作流体。然而,现有的散热装置,虽然具有散热效果,但在实际的使用上却存在以下的问题,由于均温板是通过内部的工作流体的相变化来快速导热,此等热量在到达散热鳍片组时,因散热鳍片组的散热效能远低于工作流体的导热速率,于是将在均温板和散热鳍片组之间造成热堆积等不良情况,进而使整体散热装置的散热效能不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问题,即成为本专利技术人改良的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相变化传热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盒体,包括第一壳板及对应所述第一壳板密封罩盖的第二壳板,在所述第一壳板和所述第二壳板之间围设有一容腔,所述第一壳板开设有一通孔;/n导热块,对应所述通孔装设,所述导热块的一部分区域形成在所述容腔内部,另一部分区域则暴露出所述第一壳板外部;/n工作流体,设置在所述容腔中并与所述导热块接触;以及/n传热构件,具有受热段,所述受热段安装在所述容腔内并用以吸收所述工作流体相变化后所带的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相变化传热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包括第一壳板及对应所述第一壳板密封罩盖的第二壳板,在所述第一壳板和所述第二壳板之间围设有一容腔,所述第一壳板开设有一通孔;
导热块,对应所述通孔装设,所述导热块的一部分区域形成在所述容腔内部,另一部分区域则暴露出所述第一壳板外部;
工作流体,设置在所述容腔中并与所述导热块接触;以及
传热构件,具有受热段,所述受热段安装在所述容腔内并用以吸收所述工作流体相变化后所带的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相变化传热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传热构件为热管,所述热管还包括自所述受热段延伸出的放热段,所述放热段形成在所述盒体的外部,所述散热模块套接在所述放热段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相变化传热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传热构件为金属管,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二输液管、一水泵及一水冷排,其中的一个所述输液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金属管的一端和所述水冷排,另一所述输液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金属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水冷排,所述水泵装设在任一所述输液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相变化传热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装设在所述水冷排的侧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宏邱俊腾陈奕中王志维
申请(专利权)人:迈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