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操纵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9782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52
本公开涉及一种驻车操纵系统和车辆,驻车操纵系统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基座、可活动地安装在基座上的操纵杆,基座上设置有齿板,操纵杆上设置有棘爪,驻车操纵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棘爪转动以卡入或脱出齿板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拉手盒,设置在操纵杆的端部,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锁定拉索,一端连接于活动部,另一端连接于棘爪,以能够被活动部拉动而使棘爪脱出齿板;第一弹性件,弹性连接于棘爪,并具有能够驱动棘爪卡入齿板的弹性力。这样,拉手盒位于操纵杆的端部,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拉手盒上的活动部动作实现操纵杆相对于车身的解锁,从而可以对操纵杆进行相应操作以使车辆驻车或解除驻车制动。该拉手盒操作方便,能够提高驾驶舒适性。

Parking control system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驻车操纵系统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驾驶室驻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驻车操纵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驻车系统通常包括位于驾驶员座位旁边的操纵杆、位于车身内部的制动器以及连接操纵杆与制动器的驻车拉索,当操纵杆转动时,可以带动驻车拉索进而带动制动器进行工作以实现驻车。一般情况下,驻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车身内部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操纵杆上的棘爪和固定在车身上的齿板,车辆在驻车状态下可以通过棘爪与齿板的啮合作用对操纵杆进行锁止。而在操纵杆的手持端还设置有依靠手指按压操作的解锁按钮,解锁按钮通过解锁拉索与棘爪相连,当需要解除驻车制动状态时,可以按下解锁按钮以通过解锁拉索带动棘爪转动直至棘爪与齿板脱离啮合状态,然后控制操纵杆转动使得驻车拉索松弛,从而解除制动器的制动状态。但是,这种驻车结构往往需要较大的解锁按钮操纵力,并且操纵不方便,影响驾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操纵系统,该驻车操纵系统操作方便,能够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感。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驻车操纵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驻车操纵系统,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基座、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操纵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齿板,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棘爪,所述驻车操纵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棘爪转动以卡入或脱出所述齿板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拉手盒,设置在所述操纵杆的端部,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锁定拉索,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棘爪,以能够被所述活动部拉动而使所述棘爪脱出所述齿板;第一弹性件,弹性连接于所述棘爪,并具有能够驱动所述棘爪卡入所述齿板的弹性力。可选地,所述拉手盒包括相互配合安装以围成腔体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中的一者形成为所述固定部,另一者形成为所述活动部。可选地,所述第一盒体具有向下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盒体具有向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尺寸,以使所述第一盒体套设在所述第二盒体的侧壁外部。可选地,所述第一盒体形成为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盒体形成为所述活动部;所述拉手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之间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盒体的底壁上,另一端弹性抵顶在所述第一盒体的顶壁上。可选地,所述第一盒体内设置有上挡板,所述操纵杆的顶端固定在所述上挡板上,所述操纵杆的底端向下穿出所述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内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弹性抵顶在所述上挡板上。可选地,所述第二盒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锁定拉索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卡槽内,第二端沿所述操纵杆穿出所述第二盒体并连接于所述棘爪。可选地,所述驻车操纵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锁定拉索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可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拉手盒内的第一导向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操纵杆上的导向孔和第二导向板,所述锁定拉索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向板、所述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靠近所述棘爪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分别构造为两块相对设置在耳板,所述锁定拉索位于两块所述耳板之间;所述导向孔构造为导向齿轮的中心孔,所述锁定拉索穿过所述中心孔,所述导向齿轮通过与其啮合的齿条固定在所述操纵杆上。可选地,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棘爪具有套设在所述固定转轴外侧的套筒段,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套筒段的外端面上。可选地,所述驻车操纵系统还包括用于使车辆驻车的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操纵杆固定连接的绞盘和与车辆后制动器连接的制动拉索,所述绞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制动拉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绞盘上,另一端与所述后制动器相连。可选地,所述制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用于对所述制动拉索进行导向的导向件,所述制动拉索绕过所述导向件后与所述后制动器相连。可选地,所述操纵杆包括圆弧形结构,所述圆弧形结构与所述操纵杆的运动轨迹重合。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驻车操纵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手盒位于操纵杆的端部,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拉手盒上的活动部动作进而实现操纵杆相对于车身的解锁,从而可以对操纵杆进行相应操作以使车辆驻车或解除驻车制动。该拉手盒操作方便,能够提高驾驶舒适性。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驻车操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示出的驻车操纵系统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图2示出的拉手盒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示出的拉手盒中第一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示出的拉手盒中第二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示出的驻车操纵系统的立体图;图7是图2示出的驻车操纵系统中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示出的驻车操纵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基座;110-齿板;200-操纵杆;210-棘爪;220-固定转轴;300-锁定机构;310-拉手盒;311-第一盒体;3111-导向柱;312-第二盒体;3121-导向孔;313-第二弹性件;314-上挡板;315-安装座;316-下限位挡板;317-紧固件;318-卡槽;319-护套;320-锁定拉索;330-第一弹性件;400-导向机构;410-第一导向板;420-导向孔;430-第二导向板;440-齿条;500-制动机构;510-绞盘;520-制动拉索;530-导向件;540-限位件;550-旋转轴;560-轴套;570-调整螺母;600-副仪表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前”、“后”是根据车辆的使用状态进行定义的,上下顶底具体地可以参照图8所示的图面方向;前后即为车辆的行驶方向,参照图8,图面方向的左侧为前,图面方向的右侧为后;“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参照图1和图2,本公开提供一种驻车操纵系统,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基座100以及可活动地安装在基座100上的操纵杆200,以使操纵杆200能够根据车辆状态而选择性地相对于基座100转动。基座100上可以设置有齿板110,操纵杆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车操纵系统,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基座(100)、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00)上的操纵杆(200),所述基座(100)上设置有齿板(110),所述操纵杆(200)上设置有棘爪(210),所述驻车操纵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棘爪(210)转动以卡入或脱出所述齿板(110)的锁定机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300)包括:/n拉手盒(310),设置在所述操纵杆(200)的端部,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n锁定拉索(320),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棘爪(210),以能够被所述活动部拉动而使所述棘爪(210)脱出所述齿板(110);/n第一弹性件(330),弹性连接于所述棘爪(210),并具有能够驱动所述棘爪(210)卡入所述齿板(110)的弹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操纵系统,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基座(100)、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00)上的操纵杆(200),所述基座(100)上设置有齿板(110),所述操纵杆(200)上设置有棘爪(210),所述驻车操纵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棘爪(210)转动以卡入或脱出所述齿板(110)的锁定机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300)包括:
拉手盒(310),设置在所述操纵杆(200)的端部,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
锁定拉索(320),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棘爪(210),以能够被所述活动部拉动而使所述棘爪(210)脱出所述齿板(110);
第一弹性件(330),弹性连接于所述棘爪(210),并具有能够驱动所述棘爪(210)卡入所述齿板(110)的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盒(310)包括相互配合安装以围成腔体的第一盒体(311)和第二盒体(312),所述第一盒体(311)和所述第二盒体(312)中的一者形成为所述固定部,另一者形成为所述活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311)具有向下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盒体(312)具有向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尺寸,以使所述第一盒体(311)套设在所述第二盒体(312)的侧壁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311)形成为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盒体(312)形成为所述活动部;所述拉手盒(3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311)和所述第二盒体(312)之间的第二弹性件(313),所述第二弹性件(3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盒体(312)的底壁上,另一端弹性抵顶在所述第一盒体(311)的顶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驻车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311)内设置有上挡板(314),所述操纵杆(200)的顶端固定在所述上挡板(314)上,所述操纵杆(200)的底端向下穿出所述第二盒体(312);所述第二盒体(312)内设置有安装座(315);所述第二弹性件(313)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315)上,另一端弹性抵顶在所述上挡板(3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驻车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312)内设置有卡槽(318),所述锁定拉索(320)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