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规模化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65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规模化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复配培养基;2)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置于步骤1)所述培养基中培养;3)将步骤2)培养所得干细胞置于含有改性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的步骤1)所述培养基中培养;4)降温获取并传代培养。本方法可迅速获取大批量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利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干细胞特性保持,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潜能佳,细胞表面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可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Large scale culture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规模化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培养
,特别是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规模化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以人脐带血血清为主体的培养体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的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贴壁细胞均表达CD44、CD29,低表达CD106,不表达造血细胞表型CD14、CD34、CD45和内皮细胞表型CD31,也不表达HLA-DR:细胞倍增时间为30h,细胞周期分析表明,G0~G1期和+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78.84%和11.16%。作为目前临床干细胞中应用较广泛的干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开展了多种类型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向多个方向进行分化。它在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内皮和心肌等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有报道从人脐带中分离出MSCs,且细胞含量、增殖能力优于骨髓MSCs,免疫原性比骨髓MSCs低,并且具有取材方便,无伦理学争议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者们的关注。干细胞的培养体系主要应用含动物血清(如胎牛血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包括/n基础培养基,其具体为DMEM低糖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1:1);和/n添加剂,其具体为PRP、β-谷甾醇、儿茶素、重组细胞因子、游离脂肪酸、蛋白酶抑制剂、维生素、亚硒酸钠、尼克酰胺和胰岛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包括
基础培养基,其具体为DMEM低糖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1:1);和
添加剂,其具体为PRP、β-谷甾醇、儿茶素、重组细胞因子、游离脂肪酸、蛋白酶抑制剂、维生素、亚硒酸钠、尼克酰胺和胰岛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β-谷甾醇的重量含量是0.28~0.35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细胞因子是重组表皮生长因子(EGF)、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重组神经生长因子(NGF)、重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规模化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复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培养基;
2)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置于步骤1)所述培养基中培养;
3)将步骤2)培养所得干细胞置于含有改性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的步骤1)所述培养基中培养;
4)降温获取并传代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培养具体是:分离干细胞后,加入本发明的培养基吹打均匀,细胞密度在1~10×105cells/mL,将悬液接种在培养皿中,置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当细胞铺满80~90%皿底时,胰酶消化传代,离心收集细胞,重悬于PBS中,悬液置冰浴中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改性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具体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在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表面进行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接枝聚合后获得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改性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是:
a)重结晶:4~5gN-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相波雷鸣田朋飞应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奈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