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557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融加工性优异、且耐热性优异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下述式(1),并且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的源自‑CF

Ethylene / tetrafluoroethylene copoly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技术介绍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的耐热性、耐候性、电绝缘性、非粘合性等优异,并且在氟树脂中其成型性和机械强度也优异,因此通过利用熔融成型方法进行加工,可被广泛用于被覆电线、管、片、膜等的成型品中,并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中,以生产率良好地制造耐热性和耐应力开裂性优异的成型体为目的,记载了一种含有具有特定单体组成比的ETFE和特定量的氧化铜的含氟共聚物组合物。专利文献2中,以耐热性优异、且改良高温下的耐龟裂性为目的,记载了一种乙烯-四氟乙烯系共聚物,其是包含衍生自乙烯的重复单元、衍生自四氟乙烯的重复单元以及衍生自特定的氟乙烯基化合物的重复单元而成的。另外,专利文献3中,为了提供一种在成型时不会由于挥发成分而产生发泡的共聚物,还记载了一种四氟乙烯系共聚物的稳定化方法,该方法中,以过氧化二碳酸酯作为聚合引发剂进行聚合并使由此生成的四氟乙烯系共聚物在聚合后与氨或弱酸的铵盐接触。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一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乙烯、四氟乙烯以及通式:CH2=CH-Rf(式中,Rf表示碳原子数4以上的全氟烷基)所表示的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共聚单元,相对于全部单体的总量,上述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含量为0.8~2.5摩尔%,乙烯/四氟乙烯的摩尔比为33.0/67.0~44.0/56.0,CH指数为1.40以下,熔点为230℃以上,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r>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15202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9-19741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1-115933号公报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0/123002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含氟共聚物组合物在氧化铜这样的酸性接受体的分散均匀性方面存在问题,所得到的成型品在耐热性、机械强度的品质稳定方面有改善的余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乙烯-四氟乙烯系共聚物中,若希望在高温下进行熔融成型,则无法抑制成型机内的凝胶化和热分解,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型品。另外,即使利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进行稳定化,从在高温时发生着色等方面考虑,仍有改善的余地。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从耐热性和熔融加工性、机械特性的方面考虑有改善的余地。鉴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熔融加工性优异、且耐热性优异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机械特性和熔融加工性优异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损耗角正切满足特定的条件、使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的特定基团的强度比满足特定的条件,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可显示出极优异的耐热性,并且熔融成型性也优异,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下文中,也记载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下述式(1),并且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的源自-CF2H基、-CF2CH2COF基、-COF基、-COOH基、-CF2COOH基的二聚体和CF2CH2COOH基的单体、-COOCH3基、-CONH2基和-CH2OH基的振动的峰强度满足下述式(2)。75≤tanδ(60)/tanδ(5)×100≤225(1)tanδ(5):在空气气氛下在320℃的动态粘弹性测定中,从测定开始起5分钟后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在空气气氛下在320℃的动态粘弹性测定中,从测定开始起60分钟后的损耗角正切PIA/(PIB+PIC+PID+PIE+PIF+PIG+PIH)≥0.60(2)PIA:源自-CF2H基的振动的峰强度PIB:源自-CF2CH2COF基的振动的峰强度PIC:源自-COF基的振动的峰强度PID:源自-COOH基的振动的峰强度PIE:源自-CF2COOH基的二聚体和CF2CH2COOH基的单体的振动的峰强度PIF:源自-COOCH3基的振动的峰强度PIG:源自-CONH2基的振动的峰强度PIH:源自-CH2OH基的振动的峰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第1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优选具有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以及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与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的摩尔%比(a)/(b)为50~10/50~90,摩尔%比(a)/(b)更优选为44~41/56~59,摩尔%比(a)/(b)进一步优选为43.5~41.5/56.5~58.5。另外,还优选本专利技术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包含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以及基于能够与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的单体的聚合单元(c)。上述聚合单元(c)优选为基于下述通式(A1):CH2=CXY(A1)(式中,X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Y表示氟代烷基)所表示的单体的聚合单元,通式(A1)所表示的单体更优选为基于下述通式(A2):CH2=CX-(CF2)nZ(A2)(式中,X和Z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n为2~8的整数)所表示的单体的聚合单元。另外,相对于上述共聚物的全部结构单元,源自上述通式(A1)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优选为0.1~5.0摩尔%、更优选为1.8~2.8摩尔%、进一步优选为1.8~2.6摩尔%、进而更优选为2.0~2.6摩尔%。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根据由1H-NMR测定得到的共聚物的组成分析优选满足下述式(3)。(乙烯单元-乙烯单元的键合数)/夹在CF2中间的乙烯单元的总数≤0.060(3)本专利技术的第1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在297℃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0.1~60.0g/10分钟、更优选为4.0~45.0g/10分钟。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作为第2专利技术的损耗角正切满足特定的条件、具有被限定的特定组成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机械特性和熔融成型性优异,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下文中也记载为“本专利技术的第2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下述式(1),并且包含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以及基于能够与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的单体的聚合单元(c),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与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的摩尔%比(a)/(b)为44~41/56~59,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聚合单元(c)为1.8摩尔%以上。75≤tanδ(60)/tanδ(5)×100≤225(1)tanδ(5):在空气气氛下在320℃的动态粘弹性测定中,从测定开始起5分钟后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在空气气氛下在320℃的动态粘弹性测定中,从测定开始起60分钟后的损耗角正切上述聚合单元(c)优选为基于下述通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n该共聚物满足下述式(1),并且/n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的源自-CF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10 JP 2017-2177731.一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该共聚物满足下述式(1),并且
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的源自-CF2H基、-CF2CH2COF基、-COF基、-COOH基、-CF2COOH基的二聚体与CF2CH2COOH基的单体、-COOCH3基、-CONH2基和-CH2OH基的振动的峰强度满足下述式(2),
75≤tanδ(60)/tanδ(5)×100≤225(1)
tanδ(5):在空气气氛下在320℃的动态粘弹性测定中,从测定开始起5分钟后的损耗角正切,
tanδ(60):在空气气氛下在320℃的动态粘弹性测定中,从测定开始起60分钟后的损耗角正切;
PIA/(PIB+PIC+PID+PIE+PIF+PIG+PIH)≥0.60(2)
PIA:源自-CF2H基的振动的峰强度,
PIB:源自-CF2CH2COF基的振动的峰强度,
PIC:源自-COF基的振动的峰强度,
PID:源自-COOH基的振动的峰强度,
PIE:源自-CF2COOH基的二聚体和CF2CH2COOH基的单体的振动的峰强度,
PIF:源自-COOCH3基的振动的峰强度,
PIG:源自-CONH2基的振动的峰强度,
PIH:源自-CH2OH基的振动的峰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中,该共聚物具有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以及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与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的摩尔%比(a)/(b)为50~10/50~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中,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与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的摩尔%比(a)/(b)为44~41/56~5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中,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与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的摩尔%比(a)/(b)为43.5~41.5/56.5~58.5。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中,该共聚物包含基于乙烯的聚合单元(a)、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b)、以及基于能够与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的单体的聚合单元(c)。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中,聚合单元(c)为基于下述通式(A1)所表示的单体的聚合单元,
CH2=CXY(A1)
式中,X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Y表示氟代烷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中,通式(A1)所表示的单体为基于下述通式(A2)所表示的单体的聚合单元,
CH2=CX-(CF2)nZ(A2)
式中,X和Z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n为2~8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共聚物的全部结构单元,源自所述通式(A1)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为0.1摩尔%~5.0摩尔%。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辽一舩冈达也北原隆宏关口岳史内田一畅高野裕子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