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辊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48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凹版印刷辊筒,包括机架、印刷机构与刮除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安装在机架的内部,所述刮除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上部,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顶部通过横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架、印刷机构与刮除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凹版印刷辊筒,不仅方便对印刷完成后的印刷辊进行清洁,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对印刷辊本体进行按需更换,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而且印刷辊本体左右两侧的连接轴与驱动轴均采用耐磨材料制作而成,从而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A kind of gravure printing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版印刷辊筒
本技术涉及
,具体的说是一种凹版印刷辊筒。
技术介绍
凹版印刷是使整个印版表面涂满油墨,然后用特制的刮墨机构,把空白部分的油墨去除干净,使油墨只存留在图文部分的网穴之中,再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获得印刷品。凹版印刷属于直接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且凹陷程度随图像的层次有深浅的不同,印版的空白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上,但是常见的凹版印刷不便于对印刷辊进行清洁,从而导致印刷完成后的印刷辊清洗较为繁琐,因此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凹版印刷辊筒。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凹版印刷辊筒,包括机架、印刷机构与刮除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安装在机架的内部,所述刮除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上部;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顶部通过横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辊本体,所述印刷辊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均通过安装螺栓与印刷辊本体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刮板,所述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刷,所述刮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刮板顶部的中点处通过旋转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顶部贯穿横支架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横支架对应转盘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轴表面的左侧通过限位轴承与第一支撑架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右侧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的顶部与横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顶部设有旋转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机架、印刷机构与刮除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凹版印刷辊筒,不仅方便对印刷完成后的印刷辊进行清洁,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对印刷辊本体进行按需更换,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而且印刷辊本体左右两侧的连接轴与驱动轴均采用耐磨材料制作而成,从而增加了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机架、2印刷机构、3刮除机构、4限位轴承、5旋转把手、101底座、102第一支撑架、103第二支撑架、104驱动电机、105横支架、201印刷辊本体、202第一安装板、203第二安装板、204安装螺栓、205连接轴、206驱动轴、301刮板、302刮刷、303连接弹簧、304旋转轴承、305调节螺栓、306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凹版印刷辊筒,包括机架1、印刷机构2与刮除机构3,印刷机构2安装在机架1的内部,刮除机构3安装在机架1的上部。请参阅图1,机架1包括底座101,底座10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02与第二支撑架103,第二支撑架10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4,第一支撑架102与第二支撑架103的顶部通过横支架105固定连接。请参阅图1,印刷机构2包括印刷辊本体201,印刷辊本体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202与第二安装板203,第一安装板202与第二安装板203均通过安装螺栓204与印刷辊本体201固定安装,第一安装板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5,第二安装板2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06。请参阅图1,刮除机构3包括刮板301,刮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刷302,刮板30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303,刮板301顶部的中点处通过旋转轴承304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305,调节螺栓305的顶部贯穿横支架105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转盘306,横支架105对应转盘306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内螺纹,通过机架1、印刷机构2与刮除机构3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凹版印刷辊筒,不仅方便对印刷完成后的印刷辊进行清洁,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对印刷辊本体201进行按需更换,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而且印刷辊本体201左右两侧的连接轴205与驱动轴206均采用耐磨材料制作而成,从而增加了其使用寿命。本技术中,连接轴205表面的左侧通过限位轴承4与第一支撑架102的右侧转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轴承4对连接轴205起到限位作用,且增加了其运行的稳定性,驱动轴206的右侧与驱动电机1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弹簧303的顶部与横支架105的底部固定连接,转盘306的顶部设有旋转把手5,通过设置旋转把手5使得工作人员在转动转盘306时更加方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当需要对印刷辊本体201进行清洁时,只需要打开驱动电机104,使其通过驱动轴206带动印刷辊本体201进行转动,与此同时,通过旋转把手5转动转盘306,使其带动调节螺栓305进行转动,在与横支架105上的内螺纹之间相互作用下,使其通过旋转轴承304带动刮板301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带动刮刷302调节与印刷辊本体201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印刷辊本体201的表面进行清洗刮除,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凹版印刷辊筒,包括机架(1)、印刷机构(2)与刮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构(2)安装在机架(1)的内部,所述刮除机构(3)安装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02)与第二支撑架(103),所述第二支撑架(10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4),所述第一支撑架(102)与第二支撑架(103)的顶部通过横支架(105)固定连接;所述印刷机构(2)包括印刷辊本体(201),所述印刷辊本体(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202)与第二安装板(203),所述第一安装板(202)与第二安装板(203)均通过安装螺栓(204)与印刷辊本体(201)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安装板(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5),所述第二安装板(2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06);所述刮除机构(3)包括刮板(301),所述刮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刷(302),所述刮板(30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303),所述刮板(301)顶部的中点处通过旋转轴承(304)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305),所述调节螺栓(305)的顶部贯穿横支架(105)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转盘(306),所述横支架(105)对应转盘(306)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内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凹版印刷辊筒,包括机架(1)、印刷机构(2)与刮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构(2)安装在机架(1)的内部,所述刮除机构(3)安装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02)与第二支撑架(103),所述第二支撑架(10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4),所述第一支撑架(102)与第二支撑架(103)的顶部通过横支架(105)固定连接;所述印刷机构(2)包括印刷辊本体(201),所述印刷辊本体(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202)与第二安装板(203),所述第一安装板(202)与第二安装板(203)均通过安装螺栓(204)与印刷辊本体(201)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安装板(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5),所述第二安装板(2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06);所述刮除机构(3)包括刮板(301),所述刮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刷(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虎胡龙赵建合裴建光薛永晨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银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