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加工装置、模具及冲压加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47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压加工装置、模具及冲压加工系统,即使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中的任意一条发生缺列,也能够不破坏按压部件的按压平衡而进行冲压。冲压加工装置(10)具备按压部件,其对冲压加工传送来的被加工材料(M)的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的被加工材料同时按压而成型加工。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在利用按压部件施加按压力的按压区域(16a)的中心点(16b)相互立体交叉。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各自至少在按压区域(16a)内呈直线状。

Stamping equipment, die and stamp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冲压加工装置、模具及冲压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有多条对传送来的被加工材料进行冲压加工的冲压成型生产线的冲压加工装置、模具以及冲压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带状材料的多条加工设备。如图8的(a)(b)所示,在该带状材料的多条加工设备100中,具备:传送并排排列的各带状材料101、102、103的输送装置110、利用3处的模具121、122、123和一片按压部件124对搭载于各带状材料101、102、103上的加工品101a、102a、103a同时进行冲压加工的冲压机120。由此,通过利用冲压机120上的3处模具121、122、123以及一片按压部件124对多种加工品同时进行冲压加工,能够制作多种成型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1-79735号(2001年3月27日公开)”然而,在上述现有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带状材料的多条加工设备100中,当在搭载有加工品101a、103a的各带状材料101、103中的任意一条中由于生产状况等而产生了缺列的情况下,则具有无法保持一片按压部件124的平衡,难以维持成型品的成型品质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加工装置、模具以及冲压加工系统,即使在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中的任意一条发生了缺列,也能够不破坏按压部件的按压平衡而进行冲压加工。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冲压加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特征在于,具备对冲压加工传送来的被加工材料的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的所述被加工材料的按压部件同时按压而成型加工,并且,多条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在利用所述按压部件施加按压力的按压区域的中心点相互立体交叉,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的各自至少在所述按压区域内呈直线状。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模具,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冲压加工装置中。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冲压加工系统,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冲压加工装置和被加工材料输送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中的任意一条发生了缺列,也能够不破坏按压部件的按压平衡而进行冲压加工的冲压加工装置、模具以及冲压加工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具备冲压加工装置的冲压加工系统的构成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上述冲压加工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3的(a)是表示上述冲压加工装置的模具以及按压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b)是表示上述冲压加工装置的变形例的模具以及按压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上述冲压加工装置的干涉避让部的构成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上述冲压加工装置的冲压机的构成的正面图。图6是表示上述冲压加工装置的缺列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冲压加工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8的(a)是表示现有的多条加工设备的构成的平面图,(b)是表示上述多条加工设备的构成的侧面图。图9的(a)是表示现有的获取多个的带状的冲压成型生产线的构成的平面图,(b)是表示现有的获取多列的带状的冲压成型生产线的构成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适用例)首先,基于图1~图2,对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场景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具备冲压加工装置10的冲压加工系统1的构成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冲压加工装置10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冲压加工装置10利用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对传送来的被加工材料M进行冲压加工。此时,冲压加工装置10具备在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中同时按压而成型加工被加工材料M的按压部件14。而且,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在利用按压部件14施加按压力的按压区域16a的中心点16b相互立体交叉。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各自至少在按压区域内呈直线状。根据本构成,在利用按压部件14同时按压而成型加工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的被加工材料M的情况下,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在利用按压部件14施加按压力的按压区域16a的中心点16b相互立体交叉。交叉角度例如可以是60度。因此,利用一个按压部件14同时按压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的被加工材料M,所以能够同时生产材质及板厚不同的多个成型品。特别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在利用按压部件14施加按压力的按压区域16a的中心点16b相互立体交叉,并且,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各自在按压部件14的至少按压区域呈直线状。因此,在利用按压部件14施加按压力时,不发生偏芯。其结果是,能够对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的被加工材料M均匀地施加按压力,因此成型品的品质在任何一个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中都良好。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各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分别在按压部件14的至少按压区域内呈直线状,在按压区域16a的中心点16b相互立体交叉。其结果是,与缺列的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的存在无关,按压力的重心集中在所有的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的交叉点。其结果是,即使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中的任意一条发生了缺列,也不会影响缺列的例如冲压成型生产线30b以外的冲压成型生产线30a,能够均匀地按压未缺列的冲压成型生产线30a。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冲压加工装置10,即使在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中的任意一条上发生了缺列,也能够不破坏按压部件14的按压平衡而进行冲压加工。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尤其是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在利用按压部件14施加按压力的按压区域16a的中心点16b相互立体交叉。这意味着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呈放射状延伸设置,随着远离立体交叉的中心点,相邻的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的相互间隔扩大。其结果是,在设置使冲压成型生产线30a、30b的被加工材料M沿着生产线传送驱动的被加工材料输送装置20、20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被加工材料输送装置20、20相互干涉的情况。(构成例)基于图1~图5对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冲压加工装置10的冲压加工系统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具备冲压加工装置10的冲压加工系统1的构成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冲压加工装置10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另外,图2表示冲压加工装置10被压缩的状态。图3的(a)是表示冲压加工装置10的模具11A、12A和按压部件14的构成的剖面图。图3的(b)是表示冲压加工装置10的变形例的模具以及按压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冲压加工装置10的干涉避让部18的构成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冲压加工装置10中的冲压机40的构成的正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加工系统1具备:1台冲压加工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n具备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对冲压加工传送来的被加工材料的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的所述被加工材料同时按压而成型加工,/n多条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在利用所述按压部件施加按压力的按压区域的中心点相互立体交叉,/n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各自至少在所述按压区域内呈直线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8 JP 2017-2418921.一种冲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对冲压加工传送来的被加工材料的多条冲压成型生产线的所述被加工材料同时按压而成型加工,
多条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在利用所述按压部件施加按压力的按压区域的中心点相互立体交叉,
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各自至少在所述按压区域内呈直线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分别设置有对传送来的所述被加工材料进行按压成型的模具,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夹持并按压立体交叉的多条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的所有模具,从而对多条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的各被加工材料同时进行按压而成型加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压成型生产线,在以该冲压成型生产线的交点为中心的点对称的位置分别具备一对所述模具。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冲压加工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辉彦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