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887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其包括料台、吸料组件、定位台、转移装置和衔接驱动装置,料台包括至少一个上料托台、设于每个上料托台上与料片内孔配合的上料定位柱以及将料片向上推送的推料机构;吸料组件包括与料片内孔配合的套筒和吸附料片的吸附装置,上料定位柱上端设有插入套筒配合的上料衔接部;定位台包括定位托台以及与料片内孔配合的卸料定位柱,卸料定位柱上部设有插入套筒配合的卸料衔接部;转移装置受控地使吸料组件在料台和定位台之间移动和衔接;衔接驱动装置连接转移装置和吸料组件,其受控地驱动吸料组件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料片的自动定位,为后续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机械手吸取料片时提供基准。

Sheet positioning device based on inner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料片自动化定位
,主要涉及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制造行业当中,往往需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料片进行加工,而这些料片的对中定位在自动化生产中尤为重要。对于外轮廓规则的料片,中国专利CN104525771B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对中定位机构”可实现其中对定位,对于厚度不大的料片,生产出来容易变形量,此时利用其外轮廓是定位是不精准的,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如用于电磁炉锅具生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覆合底的解决方案,即在锅底覆合一层或者多层导磁材料的导磁料片(即覆底片),使得如铝锅等非导磁金属锅具也能在电磁炉上使。生产过程中,覆底片(如不锈铁材料)一般通过冷冲压可以将锅片与覆底片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整体进行锅体成型。而为了方便用户冲制品牌logo,覆底片中部一般开设有中孔,但由于覆底料片是冲床开料的,且其厚度不大,而且一般都需要冲压出蜂窝凹槽,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变形,现有的定位设备无法实现自动化定位,在与锅片进行覆底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上料,再进行冲压,无法实现覆底的自动化,生产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对具有中心孔的料片进行自动化定位的装置,以解决该类工件无法自动化对中定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对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实现自动化定位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其包括料台、吸料组件、定位台、转移装置和衔接驱动装置,所述料台包括至少一个上料托台、设于每个上料托台上与料片内孔配合的上料定位柱以及受控将料片沿上料定位柱向上推送的推料机构;所述吸料组件包括与料片内孔配合的套筒,以及吸附料片的吸附装置,所述上料定位柱上端设有插入套筒配合的上料衔接部;所述定位台包括定位托台以及与料片内孔配合的卸料定位柱,所述卸料定位柱上部设有插入套筒配合的卸料衔接部;所述转移装置受控地使吸料组件在料台和定位台之间移动和衔接;所述衔接驱动装置连接转移装置和吸料组件,其受控地驱动吸料组件升降。工作时,将若干料片套设在上料定位柱上,推料机构向上推顶料片至上料定位柱的上端,转移装置带动衔接驱动装置与吸料组件移动到料台上方并使得套筒对准上料衔接部,此时,衔接驱动装置带动吸料组件下移使得套筒与上料衔接部套接配合,同时吸料组件将顶层的料片吸取,然后衔接驱动装置上升,转移装置带动衔接驱动装置与吸料组件移动到定位台上方并使得套筒对准卸料定位柱,此时,衔接驱动装置带动吸料组件下移使得套筒与卸料定位柱上的卸料衔接部套接配合,同时吸料组件将料片卸落在定位台上,以实现料片的上料与定位,从而在后续自动化生产时方便机械手获得基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利用上料衔接部、套筒、卸料衔接部等结构的配合,实现了料片的自动定位,为自动化生产时机械手吸取料片时提供基准,容易衔接后续的自动化生产。优选的,所述上料衔接部和卸料衔接部插入套筒配合的部位为锥度结构,其自上而下地由内向外倾斜,有助于套筒与上料定位柱或者卸料定位柱的套接配合。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为电磁吸附装置;或者,所述吸附装置为负压吸附装置;或者,所述吸附装置为磁吸附装置,所述吸料组件还包括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用于将料片从磁吸附装置上向下顶离。优选的,当吸附装置为磁吸附装置时,所述磁吸附装置为磁吸板元件,所述套筒安装于所述磁吸板元件的中孔内,吸料组件还包括受控驱动磁吸板元件升降的吸料驱动装置,通过吸料驱动装置使得磁吸板元件在衔接料台时下降吸附料片,其可以避免料片高于上料定位柱的锥度造成在定位时压坏料片。进一步的,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顶柱和顶柱驱动装置,所述磁吸板元件上设置有与顶柱活动配合的顶柱过孔,卸料时,通过顶柱驱动装置驱使顶柱向下顶推料片。进一步向,所述定位台上至少设有两个布置在卸料定位柱外侧的挡料装置,挡料装置包括挡料件,以及受控的挡料驱动装置,挡料件以可向外侧翻转的方式安装,挡料驱动装置驱动挡料件向内翻转挡住已卸载的料片,以及向外翻转脱离对料片的阻挡,所述挡料装置有效防止料片在吸料组件上升时发生移位。优选的,所述定位托台设有安装卸料定位柱的安装孔,定位托台通过一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缓冲装置在套筒与卸料定位柱衔接时缓冲两者的对接力,保证卸料定位柱不被压坏。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为气缸,所述卸料定位柱安装在气缸的推杆上,其结构稳定可靠,且成本低。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料台和定位台之间的厚度检测机构,厚度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料片厚度的检测探头以及回收台,料片从料台取料后经过厚度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转移至定位台,检测不合格的料片被卸载至回收台,其有效探测吸料组件上的料片是否有多张重叠情况,保证生产质量。优选的,所述推料机构和吸料组件上设置有检测是否有料片的检测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示意图一;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料台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料台的部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示意图二;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示意图三;图8是本专利技术推料机构的示意图;图9是图8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吸料组件、转移装置和衔接驱动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吸料组件的示意图一;图13是本专利技术吸料组件的示意图二;图14是本专利技术磁吸板元件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连接板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定位台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回收台的示意图。标号说明:机架1、料台2、吸料组件3、定位台4、转移装置5、衔接驱动装置6、第一光电开关7、第三光电开关8、第一接近开关101、第一感应件102、上料托台21、上料定位柱22、推料机构23、强磁分料器24、反光板25、滑轨组件26、推板过孔211、上料衔接部221、第一液压缸231、固定板232、第一推顶板233、第二推顶板234、第一推杆235、第二推杆236、第三连接板237、第二液压缸261、滑轨262、第二滑块263、液压站264、下限位开关2321、第二光电开关2331、套筒31、吸附装置32、卸料装置33、吸料驱动装置34、第一连接板35、第二连接板36、中孔3201、顶柱过孔321、开关通孔322、检测通孔323、顶柱331、顶柱驱动装置332、第一缺口361、定位托台41、卸料定位柱42、挡料装置43、缓冲装置44、承托板45、连接柱46、挡料件431、挡料驱动装置432、固定架433、卸料衔接部421、电机51、直线模组52、第一滑块53、衔接板54、第二接近开关521、第二感应件541、检测探头91、收台92、回收槽9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17,以内孔为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料台,其包括至少一个上料托台、设于每个上料托台上与料片内孔配合的上料定位柱以及受控将料片沿上料定位柱向上推送的推料机构;/n吸料组件,包括与料片内孔配合的套筒,以及吸附料片的吸附装置,所述上料定位柱上端设有插入套筒配合的上料衔接部;/n定位台,其包括定位托台以及与料片内孔配合的卸料定位柱,所述卸料定位柱上部设有插入套筒配合的卸料衔接部;/n转移装置,受控地使吸料组件在料台和定位台之间移动和衔接;/n衔接驱动装置,连接转移装置和吸料组件,受控地驱动吸料组件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台,其包括至少一个上料托台、设于每个上料托台上与料片内孔配合的上料定位柱以及受控将料片沿上料定位柱向上推送的推料机构;
吸料组件,包括与料片内孔配合的套筒,以及吸附料片的吸附装置,所述上料定位柱上端设有插入套筒配合的上料衔接部;
定位台,其包括定位托台以及与料片内孔配合的卸料定位柱,所述卸料定位柱上部设有插入套筒配合的卸料衔接部;
转移装置,受控地使吸料组件在料台和定位台之间移动和衔接;
衔接驱动装置,连接转移装置和吸料组件,受控地驱动吸料组件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衔接部和卸料衔接部插入套筒配合的部位为锥度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为电磁吸附装置;
或者,所述吸附装置为负压吸附装置;
或者,所述吸附装置为磁吸附装置,所述吸料组件还包括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用于将料片从磁吸附装置上向下顶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托台设有安装卸料定位柱的安装孔,定位托台通过一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缓冲装置在套筒与卸料定位柱衔接时缓冲两者的对接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内孔为基准的料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百乐潘扬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乐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