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45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属于电池模组技术领域,该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包括上盖、单体电芯、中间支架、底座,中间支架的前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芯固定孔,且多个单体电芯可插入电芯固定孔内,中间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上端开凿有螺纹孔,上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旋转柱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条,固定条的另一端设有螺孔,固定条与底座通过螺杆螺纹连接,中间支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转条,转条与上盖之间活动交接有上转柱,转条与中间支架之间活动交接有下转柱。可以使整个模组装卸非常方便,解决了组装中的缺陷以及装配工艺的复杂,同时也提高了模组的安全性。

A 18650 cell parallel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
本技术属于电池模组
,具体涉及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新能源产业中,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18650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获得了极大的优势地位,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不二方案,而其中圆型电芯和方型电芯一直是两种不同的方向。尤其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乘用车方面更倾向于选用圆柱电芯,前期以标准的18650电芯为主,模组作为18650单体电芯的上一级总成,是连接单体电芯和电池包的中间结构,其设计的好坏显著影响电池包的性能发挥。在18650电芯的组装方面,目前国内85%以上的厂家还是通过对电池底部的电阻焊实现,虽然连接可靠,但是在焊接时设备焊头发热量较大,热量极易传导至电芯内部造成损伤,同时在这种结构下,焊接完成后一旦某个电池出现性能不良,无法更换。此外,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问题也将提上日程,电阻焊接方式的电池不具备再次分拆的可能性,梯次利用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旨在解决现有18650电池模组组装技术中的缺陷及装配工艺上的复杂性,同时提高模组的安全性,提供一种新型装配方式的电池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包括上盖、单体电芯、中间支架、底座,所述中间支架的前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芯固定孔,且多个单体电芯可插入电芯固定孔内,所述中间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开凿有螺纹孔,所述上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另一端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条与底座通过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中间支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转条,所述转条与上盖之间活动交接有上转柱,所述转条与中间支架之间活动交接有下转柱。可以使整个模组装卸非常方便,解决了组装中的缺陷以及装配工艺的复杂,同时也提高了模组的安全性。为了使得模组底部对单体电芯有更好的装卸效果,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底座稳盘,所述底座稳盘内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片。为了使得提高可维修性和回收率,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上盖内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正极圈,多个所述正极圈通过多个正极汇流排连接,所述上盖的右端开凿有正极孔,其中一个所述正极圈的右端设有正极连接端,且正极连接端可穿过正极孔连接外部。为了使得负极组合省去一次电阻焊接降低人工投入成本,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负极圈,多个所述负极圈通过多个负极汇流排连接,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开孔,其中一个所述负极圈的下端设有负极连接端,且负极连接端可穿过底座连接外部。为了使得电池组个别电芯需要维修装卸时只需要通过人工克服外力即可实现,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多个所述连接板均与多个负极圈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弹片相靠近一端可嵌入单体电芯,且固定弹片的弹力可使单体电芯完全固定在连接板上。为了使得电池模组在使用中散热效果良好,避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上盖、中间支架和底座表面均设有多个均分分布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中,在此电池模组需要安装单体电芯时,可将螺杆拧至离开底座的位置,然后旋转固定条,使固定条与上盖处于齐平的位置,此时可向下推动上盖并且带有轻微向后推动的力量,使转条在下转柱上旋转至水平位置,此时上盖右侧的上转柱也在转条中旋转,使上盖与中间支架之间有一段距离,并且是错位的位置关系,再次让上盖在两个转条上旋转,直至完全打开上盖,此时可将单体电芯往中间支架内安装,非常便捷。2、本方案中,在模组底部安装有底座稳盘,底座稳盘内有跟电芯向匹配的多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有具有弹力的固定弹片,所以在安装电芯时,只需要将电芯卡入固定弹片内,盖上上盖整个模组结构虽然简单但非常稳固,同时电芯冲放电过程中,不仅底部接触电池,侧面的固定弹片也能起到降低电芯间连接内阻和分流的作用,从而使电池冲放点过程中发热量减少,本身通过电流更高,更利于电池组的快速充电和大功率放电。3、本方案中,在电芯的上下端都紧密连接着正极圈和负极圈,此种装配方式在单个电芯需要维修时,只需要通过外力克服固定弹片的弹力即可完成拆卸,并且对电池没有任何损伤,同节省中间电芯组合时正负极的焊接工序,减少设备投入。4、本方案中,18650电芯相对于传统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大的充放电倍率,因此工作过程中发热严重,特别是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路况复杂、尤其在高温的夏季,电池产热更加剧烈,对电池的容量、寿命,尤其是安全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在上盖、中间支架、底座均设有通风孔,提供模组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局部图。图中:1-上盖;2-正极圈;3-单体电芯;4-中间支架;5-底座稳盘;6-负极圈;7-底座;8-正极孔;9-旋转柱;10-正极汇流排;11-正极连接端;12-电芯固定孔;13-连接板;14-负极汇流排;15-负极连接端;16-螺纹孔;17-固定弹片;18-上转柱;19-下转柱;20-转条;21-螺杆;22-固定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上盖1、单体电芯3、中间支架4、底座7,中间支架4的前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芯固定孔12,且多个单体电芯3可插入电芯固定孔12内,中间支架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底座7,底座7的上端开凿有螺纹孔16,上盖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9,旋转柱9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条22,固定条22的另一端设有螺孔,固定条22与底座7通过螺杆21螺纹连接,中间支架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转条20,转条20与上盖1之间活动交接有上转柱18,转条20与中间支架4之间活动交接有下转柱19。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上盖1、中间支架4、底座7作为整个模组的主体结构,增强电池组的抗震能力,对电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使电芯冲放电更加稳定,同时也可以保证电池正负极与连接部位紧密连接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等现象,旋转柱9、固定条22对整个模组起到相当于开关的作用,同时,向下推动上盖1并且带有轻微向后推动的力量,使转条20在下转柱19上旋转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单体电芯(3)、中间支架(4)、底座(7),所述中间支架(4)的前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芯固定孔(12),且多个单体电芯(3)可插入电芯固定孔(12)内,所述中间支架(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上端开凿有螺纹孔(16),所述上盖(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9),所述旋转柱(9)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条(22),所述固定条(22)的另一端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条(22)与底座(7)通过螺杆(21)螺纹连接,所述中间支架(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转条(20),所述转条(20)与上盖(1)之间活动交接有上转柱(18),所述转条(20)与中间支架(4)之间活动交接有下转柱(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单体电芯(3)、中间支架(4)、底座(7),所述中间支架(4)的前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芯固定孔(12),且多个单体电芯(3)可插入电芯固定孔(12)内,所述中间支架(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上端开凿有螺纹孔(16),所述上盖(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9),所述旋转柱(9)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条(22),所述固定条(22)的另一端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条(22)与底座(7)通过螺杆(21)螺纹连接,所述中间支架(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转条(20),所述转条(20)与上盖(1)之间活动交接有上转柱(18),所述转条(20)与中间支架(4)之间活动交接有下转柱(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底座稳盘(5),所述底座稳盘(5)内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片(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8650电芯并联电池模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王彩峰陈焕英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赛特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