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4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冷却板、配电箱、电池模组、电池外壳,其中配电箱包含汇流件,该汇流件包括至部分裸露出配电箱的散热部,该散热部与冷却板导热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内组件散热结构降低了因配电箱连续工作过流,导致配电箱内温度快速上升,进而产生因元器件的电气寿命、加快塑胶件老化、高压接触端内阻增加等原因的安全风险。

A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电池包中,如果配电箱连续工作过流时,配电箱内温度会快速上升,影响元器件(继电器、预充继电器)的电气寿命,及加快塑胶件的老化(高温环境下塑胶件更易老化),高压接触端的内阻也会增加,产生安全风险,有时其内部汇流铜排过流时温度会超过80℃,因此需要在设计时考虑配电箱内汇流铜排的散热功能,目前配电箱内汇流铜排通常是裸露在配电箱内,通过空气流通对其进行散热,其散热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内元器件温度过高影响元器件电气寿命及加快塑胶件老化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冷却板、配电箱、电池模组及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包含汇流件;所述汇流件包括至部分裸露出配电箱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冷却板导热连接。可选地,所述配电箱包括继电器、预充电阻、预充继电器、熔断器、分流器及汇流件。可选地,所述配电箱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可选地,所述汇流件为汇流铜排或汇流铝排。可选地,所述配电箱设置有开口,所述散热部经由所述开口露出所述配电箱。可选地,所述配电箱的开口朝着所述冷却板。可选地,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冷却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绝缘胶,所述散热部通过所述导热绝缘胶与所述冷却板导热连接。可选地,所述冷却板可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及所述配电箱上方。可选地,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电池托盘,所述配电箱及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电池托盘上。可选地,所述配电箱设置在电池托盘的端部,所述配电箱顶部开口裸露出汇流件,所述汇流件通过导热绝缘胶与液冷板导热连接,所述液冷板设置在配电箱及电池模组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池包,通过对配电箱进行结构改变,设置开口,将配电箱内汇流件裸露出来形成散热部,并使其与冷却板导热连接,并且配电箱固定在电池外壳内的电池托盘上。采用该电池包结构,将冷却板与汇流件导热连接,大大提高了汇流件的散热功能,降低了因汇流件温度上升而导致元器件电气寿命降低的问题,同时将冷却板覆盖电池模组和配电箱不仅避免了因增加其他元器件而增加电池包重量而且也增加了冷却板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中配电箱空间位置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区域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配电箱内部部分元器件结构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冷却板;20、配电箱;30、电池模组;40、电池外壳;401、电池托盘;402、密封盖板;60、导热绝缘胶;201、继电器;202、预充电阻;203、汇流件;204、预充继电器;205、熔断器;206、分流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含冷却板10、配电箱20、电池模组30及电池外壳40,电池外壳40可包含电池托盘401及密封盖板402,电池托盘401固定在电池外壳40上。如图1所示,电池托盘401呈矩形,配电箱20及电池模组30以螺栓紧固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其上面,配电箱20放置在电池托盘401的端部,配电箱20顶部设有一开口,汇流件203经该开口裸露出来并与冷却板10通过导热绝缘胶导热连接,冷却板10设置在配电箱20及电池模组30上方,电池外壳40包裹着所有组件形成电池包。配电箱20其主要作用在于分配电能,其中配电箱20中包含汇流件203,汇流件203的主要目的是将电池模组30中的电导出来,因此汇流件203通常处在过流状态中,所以采取将其与冷却板10通过导热绝缘胶60导热连接达到散热的目的。冷却板10的位置如图1所示放置在配电箱20与电池模组30的上侧,冷却板10位置不限于该实施例中所述位置关系,并且冷却板10放置位置可以根据配电箱20开口方向及电池模组30摆放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冷却板10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散热。如图1所示,电池包的电池外壳40包含电池托盘401及密封盖板402,配电箱20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紧固等连接方式固定在电池托盘401上,其电池托盘401主要是是起支撑及固定电池模组30及配电箱20的作用,密封盖板402放置在冷却板10上面与电池托盘401一同组装其成为电池外壳40。如图2所示,冷却板10与配电箱20接触区域有一层导热绝缘胶60,冷却板10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固定在电池模组30及配电箱20上,其面积大小要覆盖住电池模组30及配电箱20。配电箱20设置有开口,开口方向与冷却板10方向一致,也就是说配电箱20开口方向是朝着液冷板10的方向,设置开口的目的在于将汇流件203裸露出来并使其通过导热绝缘胶60与冷却板10导热连接,其汇流件203裸露出来的部分与冷却板10接触的部分可以看作为一个散热部。导热绝缘胶60处在配电箱20与冷却板10之间,其面积可以与配电箱20开口面积一致,也可以比配电箱20开口面积大,其作用在于将汇流件203裸露出来部分完全覆盖保证汇流件203裸露的部分与冷却板10之间是绝缘并且导热的,同时防止冷却板10产生的水汽污染了汇流件203。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针对冷却板10及汇流件203进行绝缘处理,再通过两者之间添加导热胶。就以下的实施例来说,对于导热绝缘胶60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只要满足导热、绝缘两个特性的材料均可以用作导热绝缘胶60,一般地导热绝缘胶60的选择为硅基底材料的绝缘胶,此外对于导热绝缘胶60的描述可以换成其他词语,只要表现出来导热绝缘胶60的两个特性(导热、绝缘)都可以看作是导热绝缘胶60的一种说法,例如硅基底胶(硅基底胶材料满足导热和绝缘两个特性因此可以用来替换导热绝缘胶60)。如图2所示,汇流件203等相关元器件位置位于配电箱20的中间部分,而两侧一般为电池管理系统,并且一般地电池管理系统在整个电池包内属于低压部分,其产生的热量不大,因此可以通过空气流通进行散热,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板10也覆盖了配电箱20中的电池管理系统,冷却板10也对配电箱20两侧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散热。如图3所示,配电箱20设置的开口处将汇流件203裸露出来,使汇流件203通过导热绝缘胶60与冷却板10导热连接。汇流件203可以选择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例如铜、铝等,因此在对汇流件203进行描述时可以用铝排、铜排等进行替换,此外因为汇流件203的作用在于进行电流导通,所以也可以使用导电片、导电件等进行描述。汇流件203与冷却板10接触是通过导热绝缘胶60进行导热连接,其导热连接定义为两元件之间连接可进行热传递。如图4所示,配电箱20内部结构包含继电器201、预充电阻202、汇流件203、预充继电器204、熔断器205及分流器206。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包括冷却板、配电箱、电池模组及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包含汇流件;所述汇流件包括至部分裸露出配电箱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冷却板导热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包括冷却板、配电箱、电池模组及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包含汇流件;所述汇流件包括至部分裸露出配电箱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冷却板导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包括继电器、预充电阻、预充继电器、熔断器、分流器及汇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包括电池管理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件为汇流铜排或汇流铝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设置有开口,所述散热部经由所述开口露出所述配电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喆陈丹锋鲁志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