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盖搬运抓手辅助定位的组合式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43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4
一种汽车前盖搬运抓手辅助定位的组合式夹持机构,包括连接管、错层连接件、垂直连接件、竖直连接圆管、定位底板、定位气缸、第一定位连接件、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三定位连接件、第四定位连接件、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夹持底板、夹持气缸、第一夹持连接件、第二夹持连接件、第三夹持连接件、第四夹持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狭小的操作空间或重点加工部位时,将夹紧单元和定位单元进行集成化处理,结构紧凑,装置的体积小,使用更加灵活。

A combined clamping mechanism for the auxiliary positioning of the front cover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盖搬运抓手辅助定位的组合式夹持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前盖搬运抓手辅助定位的组合式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我国汽车规模化的生产发展迅速,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顾客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汽车生产由传统的单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过渡。为了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降低项目风险,规划柔性的生产平台已经成为各大车企的共识。在汽车制造生产过程中,存在对车身壳体各个部件进行装配的工序,现采用的技术已将机械化生产线形式代替人工操作的生产形式,机械化生产线设备中通过管道之间的连接拼装形式,形成功能齐全的操作平台支架,再通过与支撑单元、夹紧单元和定位单元之间配合,形成适应不同功能工件夹持的抓手机构。装配过程中使用定位单元对工件进行夹持的过程时,配合着夹紧单元进行协同夹持,完成对工件的同步固定过程,现有通用技术的夹持过程均通过夹紧单元与定位单元二者配合工作,但存在有狭小的操作空间或重点加工部位时,无法满足夹紧单元和定位单元单独工作,需要对二者功能进行集成化处理,形成较紧凑的操作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盖搬运抓手辅助定位的组合式夹持机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盖搬运抓手辅助定位的组合式夹持机构,包括连接管、错层连接件、垂直连接件、竖直连接圆管、定位底板、定位气缸、第一定位连接件、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三定位连接件、第四定位连接件、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夹持底板、夹持气缸、第一夹持连接件、第二夹持连接件、第三夹持连接件、第四夹持连接件、第四夹持连接件;所述连接管呈八角管结构形式;所述错层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中段,所述错层连接件包括错层连接片和错层加固片,所述错层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错层连接片为分层设置,且呈垂直交错设置,两个所述错层连接片固定连接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错层连接片的两侧呈向一侧翻折状结构,每个所述错层连接片的两侧设有错层连接片孔,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错层连接片孔和连接管,实现所述错层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错层加固片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错层加固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错层连接片的两侧,所述错层加固片与所述错层连接片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垂直连接件数量为两个,分别贴合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两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管实现固定;所述竖直连接圆管设置于所述垂直连接件的底端,所述垂直连接圆管的顶端伸入所述垂直连接件内,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所述定位底板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接圆管的一端,并通过轴与所述竖直连接圆管转动设置;所述定位气缸斜向设置于所述定位底板的一侧,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定位气缸的底端,并与所述定位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的一侧,呈竖直设置,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实现固定;所述第三定位连接件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的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销通过螺母实现与所述第三定位连接件实现固定;所述第四定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的底端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螺母实现与所述第四定位连接件实现固定;所述夹持底板设置于所竖直连接圆管的一端,并通过轴与所述竖直连接圆管转动设置;所述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夹持底板的一侧,呈竖直设置,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夹持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的底端一侧,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夹持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连接件的底端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夹持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夹持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夹持底板的一侧底端,所述第一夹持连接件的顶端通紧固件实现与所述夹持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夹持连接件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三夹持连接件的底端,并与所述第三夹持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连接件与所述第四夹持连接件相互咬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呈“C”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呈倒“L”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定位连接件底端呈翻折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定位连接件底端呈翻折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连接件呈“L”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连接件的一端呈翻折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夹持连接件呈“U”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夹持连接件呈“7”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铆钉、膨胀螺丝、套筒螺栓、内六角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为:将本装置通过错层连接件与机架实现固定之后,通过启动定位气缸,带动第一定位连接移动,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三定位连接件和第四定位连接件同时移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同时移动并与工件固定定位;接着启动夹持气缸,夹持气缸带动第一夹持连接件和第二夹持连接件,通过第二夹持连接件与第四夹持连接件对工件进行夹持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针对狭小的操作空间或重点加工部位时,将夹紧单元和定位单元进行集成化处理,通过对二者单元的集成使装置同时具有定位和夹紧功能,同时通过对结构的合理化设计,使装置具有更紧凑的结构,同时降低了整体装置的体积大小,使装置使用时更加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连接管1、错层连接件2、错层连接片2-1、错层加固片2-2、错层连接片孔2-3、垂直连接件3、竖直连接圆管4、定位底板5、定位气缸6、第一定位连接件7、第二定位连接件8、第三定位连接件9、第四定位连接件10、第一定位销11、第二定位销12、夹持底板13、夹持气缸14、第一夹持连接件15、第二夹持连接件16、第三夹持连接件17、第三夹持连接件1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胶粘、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本技术中所提及夹持气缸采用由北京康拉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KT_V2_40_BR2_A10_T12_090的产品;本技术中所提及的定位气缸采用由上海沦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KT_SZKD_40_A23_T12的产品,其结构原理为该领域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结合附图可见,一种汽车前盖搬运抓手辅助定位的组合式夹持机构,包括连接管、错层连接件、垂直连接件、竖直连接圆管、定位底板、定位气缸、第一定位连接件、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三定位连接件、第四定位连接件、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夹持底板、夹持气缸、第一夹持连接件、第二夹持连接件、第三夹持连接件、第四夹持连接件;所述连接管呈八角管结构形式;所述错层连接件设置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盖搬运抓手辅助定位的组合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错层连接件、垂直连接件、竖直连接圆管、定位底板、定位气缸、第一定位连接件、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三定位连接件、第四定位连接件、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夹持底板、夹持气缸、第一夹持连接件、第二夹持连接件、第三夹持连接件、第四夹持连接件;/n所述连接管呈八角管结构形式;所述错层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中段,所述错层连接件包括错层连接片和错层加固片,所述错层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错层连接片为分层设置,且呈垂直交错设置,两个所述错层连接片固定连接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错层连接片的两侧呈向一侧翻折状结构,每个所述错层连接片的两侧设有错层连接片孔,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错层连接片孔和连接管,实现所述错层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错层加固片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错层加固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错层连接片的两侧,所述错层加固片与所述错层连接片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n所述垂直连接件数量为两个,分别贴合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两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管实现固定;所述竖直连接圆管设置于所述垂直连接件的底端,所述垂直连接圆管的顶端伸入所述垂直连接件内,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所述定位底板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接圆管的一端,并通过轴与所述竖直连接圆管转动设置;所述定位气缸斜向设置于所述定位底板的一侧,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定位气缸的底端,并与所述定位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的一侧,呈竖直设置,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实现固定;所述第三定位连接件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的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销通过螺母实现与所述第三定位连接件实现固定;所述第四定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的底端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螺母实现与所述第四定位连接件实现固定;/n所述夹持底板设置于所竖直连接圆管的一端,并通过轴与所述竖直连接圆管转动设置;所述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夹持底板的一侧,呈竖直设置,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夹持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的底端一侧,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夹持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连接件的底端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夹持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夹持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夹持底板的一侧底端,所述第一夹持连接件的顶端通紧固件实现与所述夹持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夹持连接件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三夹持连接件的底端,并与所述第三夹持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连接件与所述第四夹持连接件相互咬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盖搬运抓手辅助定位的组合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错层连接件、垂直连接件、竖直连接圆管、定位底板、定位气缸、第一定位连接件、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三定位连接件、第四定位连接件、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夹持底板、夹持气缸、第一夹持连接件、第二夹持连接件、第三夹持连接件、第四夹持连接件;
所述连接管呈八角管结构形式;所述错层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中段,所述错层连接件包括错层连接片和错层加固片,所述错层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错层连接片为分层设置,且呈垂直交错设置,两个所述错层连接片固定连接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错层连接片的两侧呈向一侧翻折状结构,每个所述错层连接片的两侧设有错层连接片孔,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错层连接片孔和连接管,实现所述错层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错层加固片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错层加固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错层连接片的两侧,所述错层加固片与所述错层连接片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
所述垂直连接件数量为两个,分别贴合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两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管实现固定;所述竖直连接圆管设置于所述垂直连接件的底端,所述垂直连接圆管的顶端伸入所述垂直连接件内,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所述定位底板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接圆管的一端,并通过轴与所述竖直连接圆管转动设置;所述定位气缸斜向设置于所述定位底板的一侧,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定位气缸的底端,并与所述定位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的一侧,呈竖直设置,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实现固定;所述第三定位连接件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的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销通过螺母实现与所述第三定位连接件实现固定;所述第四定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的底端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螺母实现与所述第四定位连接件实现固定;
所述夹持底板设置于所竖直连接圆管的一端,并通过轴与所述竖直连接圆管转动设置;所述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夹持底板的一侧,呈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铁明谭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斯特姆江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