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2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它由金属壳体和换热管构成;换热管分布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在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内部换热管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污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在壳体的侧壁设有两个清洗孔,清洗孔上配有孔盖,孔盖与清洗孔间设有密封圈。当换热管上缠绕有大量异物或杂质时,使用者可直接用高压水或其他方式冲洗换热管上的杂物,或维修换热管。由于热泵用换热器壳体直径较大、换热管分布稀疏,污水可以畅通流动,因此壳体内压力不大,对壳体焊接和密封的要求不是很高,结构也就相对简单;同时,循环污水的大流量可以提供更多的热量,从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换热器为整体结构,安装也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尤指一种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污水水源热泵式空调系统是以污水作为热源进行制冷/制热循环的一种热泵型整体式水—空气空调装置。它是从污水处理厂二级、三级出水中提取能量,利用热泵技术在冬季制成热水向建筑物供暖,在夏季用污水作为排热源制成冷水向建筑物供冷,它是污水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形式。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壳管式换热器是污水水源热泵式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冬季它作为蒸发器、夏季作为冷凝器与污水之间进行热量交换。由于壳管式换热器浸泡在污水中,污水中的异物和杂质常常缠绕在换热器上,影响换热器的热交换率,并对它的表面进行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原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清洁维修、防腐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一种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它由金属壳体和换热管构成;所述换热管分布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内部换热管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污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在壳体的侧壁设有两个清洗孔,清洗孔上配有孔盖,孔盖与清洗孔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金属壳体上的清洗孔孔径为1/3~3/5筒径。所述换热管为U型管或直管式。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方案,故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在壳管式换热器金属壳体的侧壁增设有清洗孔,使用者可直接用高压水或其他方式冲洗换热管上的杂物,清洗、维修换热管。2、由于本技术换热器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或合金或其他耐腐蚀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制成,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腐工艺,使得壳管式换热器的防腐性提高了,寿命延长了。3、由于热泵用换热器壳体直径较大、换热管分布稀疏,污水可以畅通流动,因此壳体内压力不大,对壳体焊接和密封的要求不是很高,结构也就相对简单;同时,循环污水的大流量可以提供更多的热量,从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另外,换热器为整体结构,安装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向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由金属壳体1和换热管2构成;换热管2分布在金属壳体1的内部;在壳体1的一侧设有与其内部换热管2相连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在壳体1的顶部设有污水入口13和污水出口14。污水从污水入口13流入壳体1内,从污水出口14流出,在污水流经壳体1内时,与换热管2完成热量交换;同时,污水中的异物和杂质也缠绕在热换热管2上了,影响换热器的热交换率。为此,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在换热器金属壳体1的侧壁设有两个清洗孔15、16,清洗孔15、16上配有孔盖17、18,孔盖17、18与清洗孔15、16间设有密封圈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当换热管2上缠绕有较多异物或杂质时,使用者可以打开清洗孔孔盖,直接用高压水或其他方式清洗、维修壳体内的换热管,使得清洗更加方便。本技术壳管式换热器金属壳体1上的清洗孔15、16的孔径可以为1/3~3/5筒径,这样可直接用高压水或其他方式冲洗换热管上的杂物。另外,壳体1内的折流板19的数量及间距应与所开设的清洗孔的数量和直径配合好,即所开的每一个清洗孔的最大清洗直径可冲到临近的折流板或壳体侧,以保证无清洗死区。由于污水的腐蚀性较强,因此,本技术换热器可以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或合金,如铜、铜合金、不锈钢、钛及钛合金或其他耐腐蚀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成,并可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腐工艺。由于污水中的NH4+离子对铜及铜合金有一定腐蚀作用,因此,污水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铜及铜合金比常规壳管式换热器的管壁要厚1~2倍。由于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资源丰富,为了提高换热效果,节约动力,让污水低扬程大流量地在壳内管间流动。本技术特将壳体直径设计的比普通的换热器直径大,并使换热管的分布较常规空调用壳管式换热器稀疏并采用U型管或直管式。这样,一方面水的流量可以提高;另一方面水中的污物和杂质也不容易缠绕,清洗也更为方便。由于热泵用换热器壳体直径较大、换热管分布稀疏,污水可以畅通流动,因此壳体内压力不大,对壳体焊接和密封的要求不是很高,结构也就相对简单;另外,换热器为整体结构,安装更加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由金属壳体和换热管构成;所述换热管分布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内部换热管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污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在壳体的侧壁设有清洗孔,清洗孔上配有孔盖,孔盖与清洗孔间设有密封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上的清洗孔孔径为1/3~3/5筒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U型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直管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它由金属壳体和换热管构成;换热管分布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在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内部换热管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污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在壳体的侧壁设有两个清洗孔,清洗孔上配有孔盖,孔盖与清洗孔间设有密封圈。当换热管上缠绕有大量异物或杂质时,使用者可直接用高压水或其他方式冲洗换热管上的杂物,或维修换热管。由于热泵用换热器壳体直径较大、换热管分布稀疏,污水可以畅通流动,因此壳体内压力不大,对壳体焊接和密封的要求不是很高,结构也就相对简单;同时,循环污水的大流量可以提供更多的热量,从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换热器为整体结构,安装也更加方便。文档编号F25B30/06GK2522803SQ02203180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杨向平, 谭乃秦, 甘一萍 申请人: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由金属壳体和换热管构成;所述换热管分布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内部换热管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污水入口和污水出口,在壳体的侧壁设有清洗孔,清洗孔上配有孔盖,孔盖与清洗孔间设有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平谭乃秦甘一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