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试制总拼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70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试制总拼台,包括基础底板,所述基础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固定有侧围底座,所述侧围底座上均固定设置有侧围框架和侧围基础框架,所述侧围框架和侧围基础框架连接固定,所述侧围基础框架的两侧的竖向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起吊装置,所述侧围基础框架的底部通过顶升机构定位固定在侧围底座上,所述基础底板的两侧的侧围基础框架的顶端通过支撑横杆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框架在第一次测量调试完成后,每次切换车型只需稍微调试即可,重复精度高,避免了每次安装后测量的时间,同时通过吊装切换车型框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节省了成本,实现了快速切换生产。

A flexible trial assembly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试制总拼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制拼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试制总拼台。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试制夹具具有项目周期短,生产批量小的特点,由于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厂商的利润被逐渐压缩,因而降低生产成本是发展趋势,传统的总拼夹具只适合单一车型的生产,由于生产批量小,每台车成本很高。随着试制夹具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在夹具制造及装配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只能提高工作效率,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试制总拼台,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在第一次测量调试完成后,每次切换车型只需稍微调试即可,重复精度高,避免了每次安装后测量的时间,同时通过吊装切换车型框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节省了成本,实现了快速切换生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柔性试制总拼台,包括基础底板(1),所述基础底板(1)的两侧分别连接固定有侧围底座(3),所述侧围底座(3)上均固定设置有侧围框架(2)和侧围基础框架(4),所述侧围框架(2)和侧围基础框架(4)连接固定,所述侧围基础框架(4)的两侧的竖向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起吊装置(7),所述侧围基础框架(4)的底部通过顶升机构(5)定位固定在侧围底座(3)上,所述基础底板(1)的两侧的侧围基础框架(4)的顶端通过支撑横杆(6)连接固定。顶升机构(5)保证了侧围基础框架(4)落位的准确性。优选的,所述侧围框架(2)的主体由底支撑架(10)、支撑杆和固定杆组成,所述支撑杆和固定杆构成三角形侧架(8)并设置在底支撑架(10)的两侧,所述底支撑架(10)的内侧设有多个限位器(13)。所述侧围框架(2)设有2个,分别设置在基础底板(1)两侧的侧围底座(3)上,所述底支撑架(10)与侧围底座(3)固定,所述固定杆与底支撑架垂直设置,且与侧围基础框架(4)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杆起支撑固定杆的作用,保证侧围基础框架(4)的稳定和牢固;限位器(13)可以确保侧围框架的主体运动至工位位置,然后锁死,确保其精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侧围基础框架(4)相贴的作用面上设有第一导轨(1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侧围基础框架(4)固定的菱形销(9)和圆销(12),所述菱形销(9)和圆销(12)的底板上设有调整销子位置的L形连接块(14)。所有销子都通过L形连接块(14)来调整销子的位置,保证侧围基础框架(4)能够准确的吊装在侧围框架(2)上,第一导轨(11)可以确保侧围基础框架(4)能够更平顺的停靠在销子旁边。优选的,所述侧围基础框架(4)的框架(15)的上下两侧的横向支撑杆的内侧均设有第二导轨(16),所述第二导轨(16)的两端设有限位块(17),所述框架(15)的上下两侧的第二导轨(16)之间设有侧围加强梁(18),且所述侧围加强梁(18)的两端通过连接板(20)分别与上下两侧的横向支撑杆固定,所述框架(15)的上侧的横向支撑杆的两端设有第一吊环(19)。所述侧围基础框架(4)设有2个,分别与基础底板(1)两侧的侧围框架(2)固定,两侧的第一吊环(19)可以保证航吊能够平稳的吊起侧围基础框架(4),侧围加强梁(18)可以在第二导轨(16)上进行任意滑动,滑动到确定位置后,再通过连接板(20)与上下对称支撑杆固定,以此来适应不同车型的切换。优选的,所述侧围底座(3)的底板(25)的一侧设有固定基础底板(1)的主定位销(21)和辅定位销(31)、以及调节基础底板(1)的水平度的第一连接块(32)。优选的,所述底板(25)的中部设有多个供侧围框架(2)滑动的第三导轨(24),所述底板(25)的另一侧设有限制侧围框架(2)的移动范围的挡块(29),以及辅助侧围框架(2)安装的气缸到位装置(26)和丝杠螺杆机构(27)。第三导轨(24)可以保证侧围框架(2)能够在侧围底座(3)上任意滑动,人工操作丝杠螺杆机构(27)可以控制侧围框架(2)的前后运动,挡块(29)可以限制侧围框架(2)的移动范围,防止侧围框架脱落。优选的,所述底板(25)的两端设有固定锁紧侧围框架(2)的锁紧装置(23),所述锁紧装置(23)通过补高台(22)安装在底板(25)上。当侧围框架运动到位后,锁紧装置可以确保其位置不会偏移。优选的,所述底板(25)的上端面还设有第二吊环(28),下端面设有调节侧围底座(3)的水平度的第二连接块(30)。第二吊环(28)可以保证航吊能够平稳的吊起调节侧围底座(3)。优选的,所述支撑横杆(6)和起吊装置(7)均通过销钉固定安装在侧围基础框架(4)上。优选的,所述基础底板(1)的两侧端设有与侧围底座(3)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基础底板(1)和起吊装置(7)上均设有第三吊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柔性试制总拼台,框架在第一次测量调试完成后,每次切换车型只需稍微调试即可,重复精度高,避免了每次安装后测量的时间,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柔性试制总拼台,侧围底座、侧围框架和侧围基础框架上导轨的设置使得可根据车型的不同,而实时调整框架中各组件之间的组装,灵活多变,满足多种使用需求,柔性强,适合多种车型,实用性强;(3)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柔性试制总拼台,通过吊装切换车型框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节省了成本,实现了快速切换生产;(4)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柔性试制总拼台,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效果显著;(5)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柔性试制总拼台,各组件之间通过销子或锁紧装置连接固定,连接稳定牢固,精准性高,保证了试制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6)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柔性试制总拼台,用完后,可以将各组件拆除,化整为零,方便存储,能够节省试制空间,可以大大提高厂房空间的利用率;(7)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柔性试制总拼台,操作性高,组装拆卸便捷,重复利用率高,易于加工与装配,使用寿命长,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柔性试制总拼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侧围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侧围基础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侧围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基础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横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起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三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丝杠螺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1中:1为基础底板、2为侧围框架、3为侧围底座、4为侧围基础框架、5为顶升机构、6为支撑横杆、7为起吊装置、8为三角形侧架、9为菱形销、10为底支撑架、11为第一导轨、12为圆销、13为限位器、14为L形连接块、15为框架、16为第二导轨、17为限位块、18为侧围加强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试制总拼台,包括基础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板(1)的两侧分别连接固定有侧围底座(3),所述侧围底座(3)上均固定设置有侧围框架(2)和侧围基础框架(4),所述侧围框架(2)和侧围基础框架(4)连接固定,所述侧围基础框架(4)的两侧的竖向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起吊装置(7),所述侧围基础框架(4)的底部通过顶升机构(5)定位固定在侧围底座(3)上,所述基础底板(1)的两侧的侧围基础框架(4)的顶端通过支撑横杆(6)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试制总拼台,包括基础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板(1)的两侧分别连接固定有侧围底座(3),所述侧围底座(3)上均固定设置有侧围框架(2)和侧围基础框架(4),所述侧围框架(2)和侧围基础框架(4)连接固定,所述侧围基础框架(4)的两侧的竖向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起吊装置(7),所述侧围基础框架(4)的底部通过顶升机构(5)定位固定在侧围底座(3)上,所述基础底板(1)的两侧的侧围基础框架(4)的顶端通过支撑横杆(6)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试制总拼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框架(2)由底支撑架(10)、支撑杆和固定杆组成,所述支撑杆和固定杆构成三角形侧架(8)并设置在底支撑架(10)的两侧,所述底支撑架(10)的内侧设有多个限位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试制总拼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与侧围基础框架(4)相贴的作用面上设有第一导轨(1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侧围基础框架(4)固定的菱形销(9)和圆销(12),所述菱形销(9)和圆销(12)的底板上设有调整销子位置的L形连接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试制总拼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基础框架(4)的框架(15)的上下两侧的横向支撑杆的内侧均设有第二导轨(16),所述第二导轨(16)的两端设有限位块(17),所述框架(15)的上下两侧的第二导轨(16)之间设有侧围加强梁(18),且所述侧围加强梁(18)的两端通过连接板(20)分别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磊黄帆祝兴滕宏鹏刘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