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34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解决了现阶段汽车空调出风口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包括纵向供料装置、横向供料装置、纵向组装装置、横向组装装置、压装输送台、至少一个组装座、一号机械手、二号机械手、三号机械手以及四号机械手,所述纵向组装装置能够组装纵向风叶组件,横向组装装置能够组装横向风叶组件,压装输送台具有第一压装机构和第二压装机构,使得组装完成的纵向风叶组件和横向风叶组件能够在压装输送台上安装至底座壳体内,完成了底座壳体、纵向风叶组件和横向风叶组件的组装,提升了汽车空调出风口的装配效率。

A kind of assembly line for air outlet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出风口装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是汽车空调系统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参阅图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壳体底座11、安装于壳体底座11内的纵向风叶组件12、安装于壳体底座11内的横向风叶组件13和壳体框盖14。其中,壳体底座11具有下端开口的第一空腔111,壳体底座11的顶部开设有供纵向风叶组件12和横向风叶组件13依次安装至壳体底座11内腔的底座开口112。参阅图2,纵向风叶组件12包括六片纵向风叶和一根纵向连杆122。六片纵向风叶均具有纵向连动端1211和纵向铰接端1212,六片纵向风叶在纵向连动端1211和纵向铰接端1212均设有纵向铰接头1213,且在纵向连动端1211还设有纵向连动头1214。纵向连杆122设有供纵向连动头1214卡入的纵向连动孔1221。六片纵向风叶依次包括一号纵向风叶121a、二号纵向风叶121b、三号纵向风叶121c、四号纵向风叶121d、五号纵向风叶121e和六号纵向风叶121f。其中,三号纵向风叶121c具有连动卡接杆1215。参阅图3,横向风叶组件13包括四片横向风叶、第一侧板132a、第二侧板132b和一根横向连杆133。横向风叶包括横向连动端1311和横向铰接端1312,六片横向风叶包括在横向连动端1311和横向铰接端1312均设置有横向铰接头1313,且在横向连动端1311还设有横向连动头1314。横向连杆133设有供横向连动头1314卡入的横向连动孔1331。第一侧板132a和第二侧板132b均设有供横向铰接头1313卡入的横向铰接孔1321。四片横向风叶依次包括一号横向风叶131a、二号横向风叶131b、三号横向风叶131c和四号横向风叶131d,三号横向风叶131c具有与连动卡接杆1215配合的拨叉1315。纵向风叶组件12、横向风叶组件13能够通过壳体底座11的底座开口112安装至壳体底座11内。壳体底座11上设有与纵向风叶的纵向铰接头1213一一对应布置的纵向铰接孔113,还设有分别供第一侧板132a和第二侧板132b安装的第一安装槽114和第二安装槽115。现阶段汽车空调出风口均采用人工组装的方式进行组装,但是这种组装方式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提高了汽车空调出风口的组装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包括供纵向风叶组件的元件放置的纵向供料装置、供横向风叶组件的元件放置的横向供料装置、用于组装纵向风叶组件的纵向组装装置、用于组装横向风叶组件的横向组装装置、将所述纵向风叶组件和所述横向风叶组件依次压装至壳体底座的压装输送台以及至少一个供所述壳体底座安装的组装座;所述压装输送台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纵向压装工位和横向压装工位;所述压装输送台在纵向压装工位设有将所述纵向风叶组件压入壳体底座的第一压装机构且在横向压装工位处设有将所述横向风叶组件压入壳体底座的第二压装机构;所述纵向组装装置和所述横向组装装置均位于所述压装输送台的同侧,所述纵向组装装置位于所述纵向压装工位的一侧,所述纵向组装装置和压装输送台之间还设有将所述纵向组装装置组装完成的纵向风叶组件运输至纵向压装工位处的壳体底座内的一号机械手;所述横向组装装置位于所述横向压装工位的一侧,所述横向组装装置和压装输送台之间还设有将所述横向阿庄装置组装完成的横向风叶组件运输至横向压装工位处的壳体底座内的二号机械手;所述纵向供料装置设于所述纵向组装装置中远离压装输送台的一侧,所述纵向组装装置在远离压装输送台的一侧还设有将所述纵向供料装置的纵向风叶组件的元件输送孩子所述纵向组装装置的三号机械手;所述横向供料装置设于所述横向组装装置中远离压装输送台的一侧,所述横向组装装置在远离所述压装输送台的一侧还设有将所述横向供料装置的横向风叶组件的元件输送至所述横向组装装置的四号机械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的原理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组装座包括组装底板和安装于组装底板顶面且插入所述壳体底座的第一空腔的组装定位块;所述组装定位块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纵向风叶组件的纵向风叶一一对应卡入定位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横向风叶组件上的三号横向风叶具有与三号纵向风叶的连动卡接杆配合的拨叉,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横向风叶组件的安装时,需要将拔插和连动卡接杆对齐后才能够进行压装,如果拔插和连动卡接杆没有对齐就进行压装,则拨叉和连动卡接杆发生损坏的概率较大,这个也是现阶段不采用自动化压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申请中通过在组装定位块上设置供纵向风叶一一对应卡入定位的限位槽,从而对纵向风叶进行一一定位,也实现了对三号纵向风叶的定位,使得三号横向风叶的拔插能够较为方便地卡入连动卡接杆上,使得在自动压装过程中拨叉和连动杆发生损坏的概率较低,提升了汽车空调出风口组装线的组装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组装底板开设有贯穿组装底板上下面的提升插孔;所述压装输送台在所述纵向压装工位和横向压装工位均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抵接于所述组装底板以提升组装底板的提升件以及驱动提升件升降的提升驱动件;所述提升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插入所述提升插孔的限位锥台和顶面抵接于所述组装底板底面的提升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组装座位于纵向压装工位/横向压装工位时,提升机构能够将该组装座进行提升,使得组装座的底面和压装输送台的输送表面分离,实现了组装座在纵向压装工位和横向压装工位上的定位,有助于提升第一压装机构和第二压装机构在压装过程中被压装的壳体底座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在所述压装输送台远离所述纵向组装装置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压装输送台并列布置的回料输送台;所述压装输送台的输入端具有第一工位,所述压装输送台的输出端具有第二工位,所述回料输送台的输入端具有第三工位,所述压装输送台的输出端具有第四工位;所述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还设有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组装座转移至所述第三工位的第一转移机构和将位于所述第四工位的组装座转移至所述第一工位的第二转移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装输送台的一侧设置回料输送台并设有第一转移机构和第二转移机构,使得操作工人从第二工位的组装座上取下已经安装好纵向风叶组件和横向风叶组件的壳体底座,并将未安装纵向风叶组件和横向风叶组件的壳体底座安装至该组装座上,该组装座能够通过第一转移机构、回料输送台和第二转移机构输送至第一工位,使得组装座能够进行循环使用,从而提高了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提高了汽车空调出风口的组装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纵向组装单元;所述组装单元包括纵向基座、纵向抵靠机构、纵向压装机构;所述纵向基座设有供纵向风叶安装的纵向定位槽;所述纵向抵靠机构设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纵向风叶组件(12)的元件放置的纵向供料装置(51)、供横向风叶组件(13)的元件放置的横向供料装置(52)、用于组装纵向风叶组件(12)的纵向组装装置(3)、用于组装横向风叶组件(13)的横向组装装置(4)、将所述纵向风叶组件(12)和所述横向风叶组件(13)依次压装至壳体底座(11)的压装输送台(21)以及至少一个供所述壳体底座(11)安装的组装座(6);/n所述压装输送台(21)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纵向压装工位(235)和横向压装工位(236);所述压装输送台(21)在纵向压装工位(235)设有将所述纵向风叶组件(12)压入壳体底座(11)的第一压装机构(25a)且在横向压装工位(236)处设有将所述横向风叶组件(13)压入壳体底座(11)的第二压装机构(25b);/n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和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均位于所述压装输送台(21)的同侧,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位于所述纵向压装工位(235)的一侧,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和压装输送台(21)之间还设有将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组装完成的纵向风叶组件(12)运输至纵向压装工位(235)处的壳体底座(11)内的一号机械手(81);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位于所述横向压装工位(236)的一侧,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和压装输送台(21)之间还设有将所述横向阿庄装置组装完成的横向风叶组件(13)运输至横向压装工位(236)处的壳体底座(11)内的二号机械手(82);/n所述纵向供料装置(51)设于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中远离压装输送台(21)的一侧,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在远离压装输送台(21)的一侧还设有将所述纵向供料装置(51)的纵向风叶组件(12)的元件输送孩子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的三号机械手(83);所述横向供料装置(52)设于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中远离压装输送台(21)的一侧,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在远离所述压装输送台(21)的一侧还设有将所述横向供料装置(52)的横向风叶组件(13)的元件输送至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的四号机械手(8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纵向风叶组件(12)的元件放置的纵向供料装置(51)、供横向风叶组件(13)的元件放置的横向供料装置(52)、用于组装纵向风叶组件(12)的纵向组装装置(3)、用于组装横向风叶组件(13)的横向组装装置(4)、将所述纵向风叶组件(12)和所述横向风叶组件(13)依次压装至壳体底座(11)的压装输送台(21)以及至少一个供所述壳体底座(11)安装的组装座(6);
所述压装输送台(21)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纵向压装工位(235)和横向压装工位(236);所述压装输送台(21)在纵向压装工位(235)设有将所述纵向风叶组件(12)压入壳体底座(11)的第一压装机构(25a)且在横向压装工位(236)处设有将所述横向风叶组件(13)压入壳体底座(11)的第二压装机构(25b);
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和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均位于所述压装输送台(21)的同侧,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位于所述纵向压装工位(235)的一侧,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和压装输送台(21)之间还设有将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组装完成的纵向风叶组件(12)运输至纵向压装工位(235)处的壳体底座(11)内的一号机械手(81);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位于所述横向压装工位(236)的一侧,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和压装输送台(21)之间还设有将所述横向阿庄装置组装完成的横向风叶组件(13)运输至横向压装工位(236)处的壳体底座(11)内的二号机械手(82);
所述纵向供料装置(51)设于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中远离压装输送台(21)的一侧,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在远离压装输送台(21)的一侧还设有将所述纵向供料装置(51)的纵向风叶组件(12)的元件输送孩子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的三号机械手(83);所述横向供料装置(52)设于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中远离压装输送台(21)的一侧,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在远离所述压装输送台(21)的一侧还设有将所述横向供料装置(52)的横向风叶组件(13)的元件输送至所述横向组装装置(4)的四号机械手(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座(6)包括组装底板(61)和安装于组装底板(61)顶面且插入所述壳体底座(11)的第一空腔(111)的组装定位块(62);所述组装定位块(62)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纵向风叶组件(12)的纵向风叶一一对应卡入定位的限位槽(6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底板(61)开设有贯穿组装底板(61)上下面的提升插孔(64);所述压装输送台(21)在所述纵向压装工位(235)和横向压装工位(236)均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抵接于所述组装底板(61)以提升组装底板(61)的提升件(261)以及驱动提升件升降的提升驱动件;所述提升件(26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插入所述提升插孔(64)的限位锥台(2611)和顶面抵接于所述组装底板(61)底面的提升柱(26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在所述压装输送台(21)远离所述纵向组装装置(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压装输送台(21)并列布置的回料输送台(22);所述压装输送台(21)的输入端具有第一工位(231),所述压装输送台(21)的输出端具有第二工位(232),所述回料输送台(22)的输入端具有第三工位(233),所述压装输送台(21)的输出端具有第四工位(234);所述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还设有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232)的组装座(6)转移至所述第三工位(233)的第一转移机构(24a)和将位于所述第四工位(234)的组装座(6)转移至所述第一工位(231)的第二转移机构(24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组装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雪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四维尔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