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6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属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第三轨受流器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受流器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整体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绝缘板、装设有气缸的托架、摆臂组件;绝缘板一侧固连有托架;托架通过主轴旋转连接有摆臂组件;摆臂组件一端装设有与第三轨接触的受流滑板;其中,摆臂组件装设有滑动机构、通过滑动机构与气缸活塞杆滑动连接,以便摆臂组件通过气缸驱动围绕主轴转动地朝向第三轨侧施加压紧力、使受流滑板紧密贴合在第三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省去弹性元件等相关零部件,通过气缸做为动力源直接驱动摆臂组件,实现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并保持规定的静态接触压力的有益效果。

A three rail current collector with cylinder as power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用第三轨受流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技术介绍
第三轨受流器,其安装于轨道车辆转向架两侧的限界内并通过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滑动接触获取电能的受流装置,当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滑上表面接触时为上部受流形式的第三轨受流器,当受流滑板与第三轨下表面接触时为下部受流形式的第三轨受流器;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第三轨受流器,摆臂组件上的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时均通过弹性元件如圆柱螺旋弹簧或扭转弹簧或弹簧和柔性轴承组合来提供动力,使受流滑板在工作位置上对第三轨保持一定的静态接触压力(静态接触压力,车辆在静止状态下,受流器的受流滑板施加在第三轨柜面上的垂直力),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第三轨受流器均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受流器整体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省去弹性元件等相关零部件,通过气缸做为动力源直接驱动摆臂组件,实现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并保持规定的静态接触压力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包括:与车辆转向架连接的绝缘板、装设有气缸的托架、以及摆臂组件;所述绝缘板一侧能够拆卸地固连有所述托架;所述托架通过主轴旋转连接有所述摆臂组件;所述摆臂组件一端装设有与第三轨接触的受流滑板;所述摆臂组件装设有滑动机构、并通过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以便所述摆臂组件通过所述气缸驱动围绕所述主轴转动地朝向第三轨侧施加压紧力、使所述受流滑板紧密贴合在第三轨上。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连在所述气缸活塞杆端部的滑杆和与所述滑杆对应开设在所述摆臂组件上的滑道;其中,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或伸出时,所述滑杆在所述滑道上往复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组件两端以所述主轴为中心朝向远离所述主轴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摆臂组件形成第一摆动端和第二摆动端。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摆动端装设有与第三轨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所述摆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摆动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块组;所述限位块组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托架位于所述气缸下方依次固连有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摆动端的摆动区域。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摆动端装设有与第三轨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并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块组;所述限位块组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托架位于底端朝向所述第一摆动端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摆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摆动端固连有第二限位块;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限位所述摆臂组件摆动范围;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与所述所述摆臂组件接触,所述托架远离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侧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托架通过第二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组件包括摆杆和受流臂、以及装设在所述受流臂末端的与第三轨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所述摆杆与所述主轴旋转连接,所述摆杆上对应所述滑杆位置开设有所述滑道,所述摆杆下部布设有压力分散板,所述压力分散板和所述摆杆通过螺栓组件夹装所述受流臂。进一步的,所述受流臂还布设有用于释放撞击作用力的断裂部。进一步的,所述受流臂为绝缘板,其位于所述断裂部远离所述受流滑板侧安装有电缆托架组件,所述电缆托架组件和所述受流滑板之间连接有金属的导流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托架和摆臂组件,托架上部安装有气缸,托架下部设置主轴旋转连接有摆臂组件,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动端和第二摆动端,第一摆动端固连有受流滑板,第二摆动端或第一摆动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通过气缸驱动、滑动机构带动摆臂组件摆动,使受流滑板紧密贴合在第三轨上,实现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按规定的静态接触压力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弹性元件等相关零部件,结构简单、紧凑,节省空间,减轻了受流器整体重量,降低了故障率,满足轨道车辆轻量化设计;其次,通过气缸驱动、滑动机构带动摆臂组件摆动,气缸的活塞受气体阻尼作用下,可极大减缓摆臂组件的受流滑板与第三轨碰撞的激烈程度,降低受流滑板因碰撞而引起的故障失效率,有利于轨道车辆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摆臂组件为分体结构,摆臂组件包括摆杆和受流臂,摆杆与主轴旋转连接,摆杆远离托架侧的一端布设有压力分散板,通过压力分散板分散螺栓组件对受流臂的压紧力,避免受流臂局部受力压损受流臂表面,其次,也避免应力集中使受流臂产生疲劳裂纹导致断裂,通过压力分散板有利于提高摆杆和受流臂连接强度,保证结构稳定,延长受流臂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受流臂上布设有断裂部,通过断裂部,当受流臂跟随车辆行驶速度撞击在障碍物上时能够从断裂部位置断裂,有利于降低受流器主体、以及车辆转向架受损程度,降低损失,减小维修成本;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受流臂为绝缘板,通过将受流臂设置为绝缘板进一步隔离电流,避免轨道车辆在运行时线路上有金属物体搭接在受流臂上,导致受流器短路烧损熔断器,有利保证车辆安全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受流器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一实施例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二实施例轴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绝缘板;20、托架;21、气缸;22、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4、第一供风管;25、第二供风管;26、第一调节螺栓;27第二调节螺栓;30、主轴;40、摆臂组件;41、摆杆;42、受流臂;421、豁口;43、压力分散板;44、受流滑板;50、电缆托架组件,51、导流板;60、电控箱;70、滑动机构;71、滑杆;72、滑道;80、第三轨;100、第一摆动端;200、第二摆动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包括:与车辆转向架连接的绝缘板10、装设有气缸21的托架20、以及摆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包括:与车辆转向架连接的绝缘板(10)、装设有气缸(21)的托架(20)、以及摆臂组件(40);/n所述绝缘板(10)一侧能够拆卸地固连有所述托架(20);/n所述托架(20)通过主轴(30)旋转连接有所述摆臂组件(40);/n所述摆臂组件(40)一端装设有与第三轨(80)接触的受流滑板(44),其特征在于;/n所述摆臂组件(40)装设有滑动机构(70)、并通过所述滑动机构(70)与所述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以便所述摆臂组件(40)通过所述气缸(21)驱动围绕所述主轴(30)转动地朝向第三轨(80)侧施加压紧力、使所述受流滑板(44)紧密贴合在第三轨(8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包括:与车辆转向架连接的绝缘板(10)、装设有气缸(21)的托架(20)、以及摆臂组件(40);
所述绝缘板(10)一侧能够拆卸地固连有所述托架(20);
所述托架(20)通过主轴(30)旋转连接有所述摆臂组件(40);
所述摆臂组件(40)一端装设有与第三轨(80)接触的受流滑板(44),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组件(40)装设有滑动机构(70)、并通过所述滑动机构(70)与所述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以便所述摆臂组件(40)通过所述气缸(21)驱动围绕所述主轴(30)转动地朝向第三轨(80)侧施加压紧力、使所述受流滑板(44)紧密贴合在第三轨(8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机构(70)包括固连在所述气缸(21)活塞杆端部的滑杆(71)和与所述滑杆(71)对应开设在所述摆臂组件(40)上的滑道(72);
其中,所述气缸(21)的活塞杆收缩或伸出时,所述滑杆(71)在所述滑道(72)上往复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组件(40)两端以所述主轴(30)为中心朝向远离所述主轴(30)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摆臂组件(40)形成第一摆动端(100)和第二摆动端(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组件(40)位于所述第一摆动端(100)装设有与第三轨(80)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44);
所述摆臂组件(40)位于所述第二摆动端(200)通过滑动机构(70)与所述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组;
所述限位块组包括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
所述托架(20)位于所述气缸(21)下方依次固连有所述第一限位块(2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3),所述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摆动端(200)的摆动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马弈朱玉祥郑天夫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万喜隆轨道客车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