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及轨道车辆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跨坐式单轨车辆依靠轨道旁的接触轨及车辆上的集电装置给车辆提供电能,车辆将电能转化为电机动能,驱动车辆运动。由于车辆一直沿着轨道运动,轨道旁的接触轨是固定静止的,这就导致了车辆上的集电装置需要沿着接触轨运动,即运动受流方式。目前普遍采用的运动受流方式为集电靴方式,采用碳滑板结构,通过碳滑板与接触轨接触,车辆运动过程中,碳滑板沿着接触轨滑动,两者之间通过保持一定压力及辅助结构,使得运动过程中碳滑板能够与接触轨良好接触,保证车辆正常受流,电能持续不断供应。但是,现有的集电靴方式,运动过程中碳滑板与接触轨为滑动摩擦,碳滑板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碳滑板,同时由于磨损的碳滑板粉尘导电,给车辆及周边造成了污染,同时恶化了车下设备的电器环境。另外,碳滑板与导电轨的接触并不具有约束关系,车辆运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载重变化及上下颠簸,碳滑板与接触轨也会上下滑动,导致碳滑板与接触轨可能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此外,碳滑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滚轮、辅助导电机构及安装机构,所述导电滚轮与接触轨滚动接触以从所述接触轨获取电流,所述辅助导电机构用于将所述导电滚轮获取的电流供给轨道车辆,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安装在轨道车辆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滚轮、辅助导电机构及安装机构,所述导电滚轮与接触轨滚动接触以从所述接触轨获取电流,所述辅助导电机构用于将所述导电滚轮获取的电流供给轨道车辆,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安装在轨道车辆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滚轮为金属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滚轮为钢轮或铜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滚轮包括圆柱体、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轴向一侧的第一凸缘及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轴向另一侧的第二凸缘,所述圆柱体的外周面与接触轨的顶面接触,所述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合抱于接触轨的横向两侧,以限制所述导电滚轮的轴向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底部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呈圆台状,圆台状的所述第一凸缘的顶面与所述圆柱体的轴向一侧端面重合,圆台状的所述第二凸缘的顶面与所述圆柱体的轴向另一侧端面重合。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泳,雷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淮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