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其包括定位板、定位套、定位销;发生碰撞时,定位套发生变形卡住所述定位销上的台阶面,碰撞过程中所述台阶面平移压溃了沿定位方向定位板上的定位套之相应位置,阻止定位销继续平移,同时定位板也不能旋转倾斜,碰撞后,沿碰撞反方向移动可滑动的电池箱,可以人工拆卸电池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碰撞保护定位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避免蹩销,无法人工拆卸电池包的现象出现,使得发生碰撞时电池包更加安全可靠,且不会发生翻转,电池包易拆卸。
A collision protection position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碰撞保护定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涉及一种碰撞保护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而言,电动汽车在受到碰撞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高能量、大质量的动力电池在碰撞中受到挤压、冲击时可能会引起内部短路、起火甚至爆炸等。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问题,特别是其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包的碰撞中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现有电动汽车快换电池包的定位通常是采用等截面圆柱形或圆锥形定位销穿过一个仅仅起定位作用,在不注重机械强度的板上设置定位孔,通过定位孔来定位X、Y向,通过锁紧装置定位Z向。由于定位销与定位孔之间有配合间隙,当发生碰撞时,Z向的锁紧力不能抵抗碰撞产生的冲击力,电池箱会发生平移和倾斜,蹩定位销,导致电池箱无法拆卸,甚至电池箱会发生翻转直接甩出,造成严重事故,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其包括定位板1、固定座2和定位销3。所述定位板1上具有与定位销3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3自上至下依次分为头部31、杆部32、底部33。所述头部31为用于导向的圆锥弧面。所述杆部32为与头部圆锥弧面底面等直径的圆柱,所述杆部32靠近头部位置开设有一圈向内凹陷的切槽321,该切槽321提供给旋转工具使用。所述底部33自上至少分别上部331和下部332,所述上部331为直径小于杆部直径的圆柱,所述下部为螺杆332,所述螺杆用于与固定在载有可更换电池包的车的固定座2螺接。当发生碰撞时,定位板1旋转一定角度卡到定位销3杆部32圆柱面,会使圆柱面上具有碰撞的凹坑和板变形,从而造成蹩销,无法人工拆卸电池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其能够有效避免蹩销,无法人工拆卸电池包的现象出现,使得发生碰撞时电池包更加安全可靠,且不会发生翻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其包括定位销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可供所述定位销插入并易被压溃的定位套,所述定位销上设有碰撞后能与所述定位套卡住的台阶面。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销自上至下依次为同轴设置的头部、杆部、底部;所述头部为用于导向的圆锥弧面;所述杆部为与头部圆锥弧面之底面等直径的圆柱;所述底部自上至下依次为同轴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直径小于杆部直径的圆柱,所述杆部与所述上部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下部与固定在载有可更换电池包之车辆上的固定座紧固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为贯通的定位套,所述定位销的头部、杆部、底部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套。作为优选,所述下部为螺杆,该螺杆用于与固定在载有可更换电池包之车辆上的固定座螺接。作为优选,所述底部之上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部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底部之上部的长度大于所述下部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底部之上部和下部直径相等。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为中间局部断开的定位套。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的高度高于所述台阶面。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为薄壁套。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碰撞保护定位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避免蹩销,无法人工拆卸电池包的现象出现,使得发生碰撞时电池包更加安全可靠,且不会发生翻转,电池包易拆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碰撞保护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碰撞保护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碰撞保护定位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板;11、定位套;2、固定座;3、定位销;31、头部;32、杆部;321、切槽;33、底部;331、上部;332、下部;34、台阶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其包括定位板1和定位销3,所述定位板1上设有可供所述定位销3插入并易被压溃的定位套11,所述定位销3上设有碰撞后能与所述定位套11卡住的台阶面34。具体的结构详见下述两个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一种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其包括定位板1和定位销3。其中,定位销3自上至下依次为同轴设置的头部31、杆部32、底部33。所述头部31为用于导向的圆锥弧面。所述杆部32为与头部圆锥弧面之底面等直径的圆柱。所述杆部32靠近头部31位置处开设有向内凹陷并用于和旋转工具配合使用的切槽321。该切槽321用于和旋转工具配合使用。所述底部33自上至下依次为同轴的上部331和下部332,所述上部331为直径小于杆部32直径的圆柱,所述杆部32与所述上部331之间形成台阶面34。该台阶面34也就是杆部32与上部331形成的“轴肩”(杆部32与上部331均为圆柱,于是在此借用了圆柱轴的轴肩概念)的端面。优选的,所述台阶面34的径向深度大于所述切槽321的径向深度,以便于台阶面34在发生碰撞时更好的发挥作用。所述下部332为螺杆,该螺杆用于与固定在载有可更换电池包之车辆上的固定座2螺接。优选的,所述底部33之上部331的直径大于下部332的直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部33之上部331的长度大于下部332的长度。从而使得,作为螺纹段的下部332在满足螺接强度的前提下,减少用料和加工成本。定位板1设置在电池箱边框上。该定位板1上垂直设置有一贯通的定位套11。优选的,该定位套11为中间局部断开的定位套,如图2所示,定位套11上具有一定弧度的圈体与定位板1相连的根部发生断裂,从而成断开状态。断开后,以便于与台阶面34配合卡住。为了便于装配,优选的,所述定位套11位于所述定位板1的中部。为了便于断开,所述定位套11优选为薄壁套,该薄壁套则优选厚度为2mm的薄壁套。所述定位销3的头部31、杆部32、底部33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套11,该定位套11的高度高于所述台阶面34。发生碰撞时,定位套11发生变形卡住所述定位销3上的台阶面34,碰撞过程中所述台阶面34平移压溃了沿定位方向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和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可供所述定位销插入并易被压溃的定位套,所述定位销上设有碰撞后能与所述定位套卡住的台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和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可供所述定位销插入并易被压溃的定位套,所述定位销上设有碰撞后能与所述定位套卡住的台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自上至下依次为同轴设置的头部、杆部、底部;所述头部为用于导向的圆锥弧面;所述杆部为与头部圆锥弧面之底面等直径的圆柱;所述底部自上至下依次为同轴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直径小于杆部直径的圆柱,所述杆部与所述上部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下部与固定在载有可更换电池包之车辆上的固定座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为贯通的定位套,所述定位销的头部、杆部、底部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保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鑫,杨双磊,李立国,刘超,田硕,华剑锋,孟庆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