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层制备及载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8551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层制备及载量控制方法,使得该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载量及催化层厚度均匀一致,相比于丝网印刷、超声喷涂法等传统方法,该方法制备效率提高数十倍以上,极大的提高了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的生产效率。

A method of preparation and load control of catalytic layer of gas diffusion electrode for fuel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层制备及载量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更具体地,设计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池制备的工艺及载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储存在H2、O2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能量转化装置。其转化过程不受卡诺循环过程限制,因此具有很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另外,燃料电池还具有工作无噪声、无振动、排放清洁、环境友好、可模块化布置的特点,使得燃料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及分布式电站等领域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层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核心区域之一。燃料电池催化层浆料主要由载体负载活性物质型催化剂、聚四氟乙烯及溶剂构成,催化层制备过程就是将催化剂浆料涂覆于碳纸或者碳布上,形成气体扩散电极。目前的涂覆方法主要有丝网印刷法、超声喷涂法等。均存在催化剂载量分布不均、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催化剂载量分布不均导致电极电流密度分布不均,一致性差,寿命低;生产效率低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对于高效的涂布设备,还没有展开类似的研究。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层制备及载量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层制备工艺及载量控制方法,采用狭缝挤压涂布技术将配制的催化剂浆料涂布于气体扩散层上,形成目标载量的,均匀一致的催化层。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池制备的工艺及载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制备催化剂浆料时,将负载型催化剂、聚四氟乙烯及溶剂混合,通过改变催化层浆料中的组份、组份含量和组份的混合过程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制备出粘度范围为5-800mPa·s(优选的粘度范围为200-400mPa·s)的适用于狭缝挤压涂布的催化剂浆料,此时浆料的固含量P的范围与密度ρ的范围即已确定,计算固含量P,密度ρ的中间值;2)根据涂布产品的尺寸规格确定涂布宽度H_die;3)根据膜电极产品的性能需求确定催化剂载量m的范围,计算其中间值;4)根据浆料的载量及浆料的组分,在所选的气体扩散层上进行手工刮涂,选取与涂布宽度相等长宽的刮涂面积S,通过浆料固含量P的中间值、浆料密度ρ中间值以及催化剂载量m中间值计算得出刮涂催化层厚度d,计算方法见公式(1)。将刮涂气体扩散电极置于烘箱中,设置烘箱温度为涂布烘箱温度,该温度根据催化剂浆料溶剂的挥发特性进行选定。在选定温度下,固定时间间隔对气体扩散电极进行质量称量,当其质量变化量达到其催化剂浆料组分中挥发性溶剂质量的75%-80%中的任意值时,记录时间t1;当其质量变化量达到其催化剂浆料组分中挥发性溶剂质量的90%-95%时任意值时,记录其对应的干燥时间t2。对于定制的涂布机,根据场地等限制因素,涂布烘箱长度L即已确定,故涂布速度可以通过v=L/t进行估计,获得涂布速度的两个极限值vmin和vmax。其中d——催化层厚度,mm;m——目标载量,按载量范围中间值进行选取,mg/cm2;ρ——浆料密度,g/cm3;P——浆料固含量;5)根据膜电极性能选定的涂布催化剂载量m的范围已确定,首先设定浆料利用率f为100%,按公式(2)可知,当催化剂载量m取下限值,涂布速度v取上限值,固含量取下限值,此时可以计算出泵速Q的上限值Qmax;相反当催化剂载量m取上限值,涂布速度v取下限值,固含量取上限值,此时可以计算出泵速Q的下限值Qmin。6)根据液体流变特性,模头至箔材表面距离d_gap值应该在1.5-2.5倍的狭缝出口间隙,获得d_gap值的上限值及下限值。7)进行预实验,泵速调至步骤4)确定的上限值Qmax,涂布速度速度调至步骤3)下限值vmin,通过称量涂布过程的浆料总质量m1与托盘剩余浆料质量m2,对d_gap的两极限值进行利用率测量,计算得出在d_gap两极限值下浆料利用率。同样泵速调至步骤4)下限值Qmin,涂布速度调至步骤3)上限值vmax,同样对d_gap的两极限值进行利用率测量,计算得出在d_gap两极限值下浆料利用率。此时在测定浆料利用率范围内,选取最大与最小值点即为该浆料在目标载量范围内涂布的利用率上限值及下限值。定义浆料利用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平均值为其中间值。此时,取浆料固含量P的中间值,浆料密度ρ的中间值,浆料利用率范围的中间值,目标载量中间值,计算涂布速度上下限值对应的泵速Q值,其构成的范围即为泵速范围。预期的催化剂载量m计算公式:其中:m——催化剂载量g/cm2Q—泵速m3/min;H_die—模头出口宽度m;v—涂布速度m/s;μ—浆料粘度mPa·s;d_gap—模头至箔材表面距离m;P—固含量,固形物重质量/(固形物总质量+溶剂质量)×100%ρ—浆料密度g/m37)至此,针对气体扩散电极涂布发制备的工艺条件,设定目标载量为其中间值,设定浆料固含量为其中间值,浆料密度为对应固含量的密度,设定浆料利用率为其中间值,对Q、v、d_gap、μ四个参数,以催化层厚度一致性为目标进行正交实验,获得目标载量内厚度一致性最优的工艺参数。其中Q与v的构成一个关联性因素,水平值选取为包括步骤3)确定的两极限值及中间值的3个以上等距分布的值,其各v值与对应的Q值构成该因素的各因素;因素d_gap的水平应为步骤5)确定的的两极限值及中间值的3个以上等距分布的值;因素μ的水平应为步骤1)中优选粘度范围内的两极限值及中间值的3个以上等距分布的值。通过极差分析法(见《优化试验设计方法及数据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2第一章1.3),选取各因素所选水平的最优工艺参数。该方法可实现燃料电池膜电极气体扩散电极的高效快速制备,同时提高其载量及厚度的均匀一致性,对推动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载体负载活性物质型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聚四氟乙烯及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催化剂浆料;通过浆料粘度的和亲疏水性的调变获得可用于的涂布的浆料。通过涂布技术,将催化剂浆料均匀地涂与卷对卷气体扩散层表面以获得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的催化层的制备及载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催化剂浆料,通过控制载体负载活性物质型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聚四氟乙烯、异丙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获得粘度在200-400mPa·s内,催化剂固含量在5%-8%的可涂于气体扩散层的催化剂浆料,取固含量为6.5%,此时浆料密度中间值为1.035g/cm3。涂布宽度H_die根据涂布产品的尺寸规格设定为H_die=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层制备及载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采用狭缝挤压涂布技术将配制的催化剂浆料涂布于气体扩散层上,形成目标载量的,均匀一致的催化层,达到厚度一致性最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层制备及载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狭缝挤压涂布技术将配制的催化剂浆料涂布于气体扩散层上,形成目标载量的,均匀一致的催化层,达到厚度一致性最优。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对于一般所选用的气体扩散层,考虑催化剂浆料与气体扩散层的结合性,制备催化剂浆料粘度通常选择为5-800mPa·s(优选的粘度范围为200-400mPa·s)。在制备催化剂浆料时,将负载型催化剂、聚四氟乙烯及溶剂混合,通过改变催化层浆料中的组份、组份含量和组份的混合过程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制备出所需粘度的适用于狭缝挤压涂布的催化剂浆料,此时浆料的固含量P的范围与密度ρ的范围即已确定,在下述的计算中,固含量P按其上限值及下限值的平均值计算,密度ρ按其上限值及下限值的平均值计算,分别定义为固含量P的中间值和密度ρ的中间值;
2)涂布宽度H_die根据涂布产品的尺寸规格即已确定;
3)催化剂载量m的范围根据膜电极产品的性能需求确定,定义其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值为中间值;
4)根据浆料的载量及浆料的组分,在所选的气体扩散层上进行手工刮涂,选取与涂布宽度相等长宽的刮涂面积S,通过浆料固含量P的中间值、浆料密度ρ中间值以及催化剂载量m中间值计算得出刮涂催化层厚度d,计算方法见公式(1)。
将刮涂气体扩散电极置于烘箱中,设置烘箱温度为涂布烘箱温度,该温度根据催化剂浆料溶剂的挥发特性进行选定。在选定温度下,固定时间间隔对气体扩散电极进行质量称量,当其质量变化量达到其催化剂浆料组分中挥发性溶剂质量的75%-80%中的任意值时,记录时间t1;当其质量变化量达到其催化剂浆料组分中挥发性溶剂质量的90%-95%时任意值时,记录其对应的干燥时间t2。
对于定制的涂布机,根据场地等限制因素,涂布烘箱长度L即已确定,故涂布速度可以通过v=L/t进行估计,获得涂布速度的两个极限值vmin和vmax。



其中d——催化层厚度,mm;
m——目标载量,按载量范围中间值进行选取,mg/cm2;
ρ——浆料密度,g/cm3;
P——浆料固含量;
5)根据膜电极性能选定的涂布催化剂载量m的范围已确定,首先设定浆料利用率f为100%,按公式(2)可知,当催化剂载量m取下限值,涂布速度v取上限值,固含量取下限值,此时可以计算出泵速Q的上限值Qmax;相反当催化剂载量m取上限值,涂布速度v取下限值,固含量取上限值,此时可以计算出泵速Q的下限值Qmin。
6)根据液体流变特性,模头至箔材表面距离d_gap值应该在1.5-2.5倍的狭缝出口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力陈曦孙公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