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24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贴合设备。该贴合设备包括:第一贴合装置,包括第一贴合组件,第一贴合组件沿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呈角度的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置;及第二贴合装置,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的第二贴合组件;其中,第一贴合组件与第二贴合组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设,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供料带沿第二方向输送通过的贴合通道,第一贴合组件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包括第一贴合位置,当第一贴合组件处于第一贴合位置时,第一贴合组件与第二贴合组件共同挤压料带,并随料带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装载于第一贴合组件上的膜片贴合于料带。

Fit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料贴片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设备。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另外,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原料;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故没有噪声污染,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由此可见,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膜电极(即MEA)是涂布后的质子交换膜(CCM,catalystcoatedmembrane)、边框、催化剂层、气体扩散层(GDL,Gasdiffusionlayer)等的组合。其中,阴极边框、阴极催化剂层、质子交换膜、阳极催化剂层及阳极边框叠合形成的多膜层结构称为五合一。在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过程中会涉及多层膜材之间或膜材与电极之间的贴合工序,例如将GDL(气体扩散层)对位贴合于五合一来料上。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贴合时的对位精度,贴合时料带必须停顿,待贴合完成后料带才能继续进给,即料带需要间歇式的进给,从而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并且频繁的启停降低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贴合时的对位精度,料带需要间歇式的进给,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并且频繁的启停降低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贴合设备。一种贴合设备,包括:第一贴合装置,包括第一贴合组件,所述第一贴合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角度的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置;及第二贴合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的第二贴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贴合组件与所述第二贴合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设,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供料带沿所述第二方向输送通过的贴合通道,所述第一贴合组件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包括第一贴合位置,当所述第一贴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贴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贴合组件与所述第二贴合组件共同挤压所述料带,并同步跟随所述料带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将装载于所述第一贴合组件上的膜片贴合于所述料带。上述贴合设备,在实际贴合作业时,料带沿第二方向输送,并通过贴合通道。膜片装载于第一贴合装置。然后,第一贴合组件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贴合组件移动直至第一贴合位置,此时第一贴合组件与第二贴合组件共同挤压料带。再然后驱动第一贴合组件和第二贴合组件沿第二方向随料带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将装载于第一贴合组件上的膜片贴合于料带。如此,上述贴合设备利用第一贴合组件与第二贴合组件挤压料带并沿料带输送方向(即第二方向)与料带一同移动,从而将装载于第一贴合组件上的膜片贴合于料带。即本专利技术的贴合设备采用跟随料带移动的方式实现膜片的贴合,从而避免了在贴合膜片的过程中需要暂停料带的输送,即不需要频繁的启停设备,有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活动件及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活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贴合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凸轮及第一从动滚轮,所述第一凸轮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从动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活动件,且与所述第一凸轮相配合,以在所述第一凸轮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从动滚轮及所述第一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二从动滚轮,所述第一凸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可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活动件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纵长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从动滚轮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滑槽的纵长延伸方向可滑动地配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相配合,以在所述第二凸轮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活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合组件包括第一旋转轴及用于装载膜片的第一贴合板,所述第一旋转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贴合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合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条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齿条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件,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件,且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齿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合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且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地过程中包括第二贴合位置,当所述第二贴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贴合位置时,所述第二贴合组件与所述第一贴合组件共同挤压所述料带,并随所述料带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将装载于所述第二贴合组件上的膜片贴合于所述料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三活动件及第四活动件;所述第三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四活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活动件,所述第二贴合组件安装于所述第四活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凸轮及第三从动滚轮,所述第三凸轮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三从动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三活动件,且与所述第三凸轮相配合,以在所述第三凸轮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三从动滚轮及所述第三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第四从动滚轮,所述第三凸轮上同轴设置有第四凸轮,所述第四凸轮与所述第三凸轮可同步转动;所述第四活动件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纵长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四从动滚轮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滑槽的纵长延伸方向可滑动地配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凸轮相配合,以在所述第四凸轮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四活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合组件包括第二旋转轴及用于装载膜片的第二贴合板,所述第二旋转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四活动件,所述第二贴合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合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齿条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四活动件,且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活动件,且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齿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贴合设备的第一贴合装置和第二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贴合装置的分解结构图;图4为图1所示的贴合设备的第二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第一贴合装置的第一贴合组件和第二贴合设备的第二贴合组件的运动轨迹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贴合装置(10),包括第一贴合组件(12),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沿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角度的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置;及/n第二贴合装置(20),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的第二贴合组件(22);/n其中,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与所述第二贴合组件(2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设,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供料带(100)沿所述第二方向输送通过的贴合通道(a),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包括第一贴合位置,当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处于所述第一贴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与所述第二贴合组件(22)共同挤压所述料带(100),并同步跟随所述料带(1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将装载于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上的膜片贴合于所述料带(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贴合装置(10),包括第一贴合组件(12),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沿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角度的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置;及
第二贴合装置(20),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的第二贴合组件(22);
其中,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与所述第二贴合组件(2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设,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供料带(100)沿所述第二方向输送通过的贴合通道(a),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包括第一贴合位置,当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处于所述第一贴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与所述第二贴合组件(22)共同挤压所述料带(100),并同步跟随所述料带(1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将装载于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上的膜片贴合于所述料带(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装置(10)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4)包括第一固定座(141)、第一活动件(142)及第二活动件(143);
所述第一活动件(142)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41),所述第二活动件(143)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142),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件(1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4)还包括第一凸轮(144)及第一从动滚轮(145),所述第一凸轮(144)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41),所述第一从动滚轮(145)安装于所述第一活动件(142),且与所述第一凸轮(144)相配合,以在所述第一凸轮(144)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从动滚轮(145)及所述第一活动件(142)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4)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41)的第二从动滚轮(146),所述第一凸轮(144)上同轴设置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144)可同步转动;
所述第二活动件(143)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纵长延伸的第一滑槽(1432),所述第二从动滚轮(146)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滑槽(1432)的纵长延伸方向可滑动地配接于所述第一滑槽(143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相配合,以在所述第二凸轮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活动件(143)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包括第一旋转轴(121)及用于装载膜片的第一贴合板(122),所述第一旋转轴(121)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件(143),所述第一贴合板(12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组件(12)还包括第一齿轮(123)、第一齿条(124)及第一驱动件(125),所述第一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