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51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6
一种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及其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按照正常的上件级次后背门撑杆和D柱内板无法实现固定连接,导致后背门撑杆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撑杆安装板本体,所述撑杆安装板本体呈盒型,撑杆安装板本体包括一端相连且倾斜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还包括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相交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构成撑杆安装板本体的第一封闭端,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构成撑杆安装板本体的第二封闭端,第一侧面上设有漏胶孔,第二侧面上设有辅助后背门撑杆定位的安装过孔,第二侧面的内侧设有与安装过孔同心布置的螺母。

A back door strut mounting plate and its moun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及其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特别是涉及一种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后背门是汽车车身上重要的部件,在后备箱中装入和取出物品时,都需要通过后背门的开关来实现,在日常汽车使用过程中后背门的使用频次很高;现有技术中常通过后背门撑杆实现后背门的开合动作,故而需保证气动撑杆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以提高气动撑杆的使用寿命。目前常用的气动撑杆的安装方法是将气动撑杆通过撑杆安装板固定在车体框架上,如图1所示,流水槽1的两端分别与侧围外板2和D柱内板3连接,撑杆安装板4与流水槽1相连,按照正常的上件级次,与撑杆安装板连4接后的气动撑杆无法与D柱内板3焊接,这就导致上述构件无法形成一体式结构,故而气动撑杆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较差。申请号为CN20151004246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所述支撑安装结构包括背门框外板、后背门撑杆安装件、D柱加强板和D柱内板,所述背门框外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叠加固定连接;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固定支撑在所述D柱加强板和所述D柱内板之间,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包括撑杆安装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安装板本体呈盒型,撑杆安装板本体包括一端相连且倾斜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还包括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相交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构成撑杆安装板本体的第一封闭端,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构成撑杆安装板本体的第二封闭端,第一侧面上设有漏胶孔,第二侧面上设有辅助后背门撑杆定位的安装过孔,第二侧面的内侧设有与安装过孔同心布置的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包括撑杆安装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安装板本体呈盒型,撑杆安装板本体包括一端相连且倾斜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还包括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相交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构成撑杆安装板本体的第一封闭端,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构成撑杆安装板本体的第二封闭端,第一侧面上设有漏胶孔,第二侧面上设有辅助后背门撑杆定位的安装过孔,第二侧面的内侧设有与安装过孔同心布置的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呈弓形,第一侧面远离第二侧面的平面端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对称面和安装过孔的对称面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漏胶孔包括第一漏胶孔和第二漏胶孔,第一漏胶孔和第二漏胶孔对称分布在弧形凹槽的对称面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的交接处设有第一倒角,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交接处设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对称分布在弧形凹槽的对称面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胜白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