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胎压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531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防爆轮胎续航里程短、速度慢和胎压过高过低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胎压的方法及装置,用复合隔热垫覆盖暴露在胎内气体中的轮辋外侧,在所述的轮辋内侧设置与其紧贴的平行、小扁平比的刚性高压气仓,在该高压气仓与轮胎之间设置压控阀,所述的压控阀包括阀芯、阀腔和弹簧,所述的阀芯由设有径向通孔的柱体和设在该柱体尾端的推盘构成,所述的阀腔由轴线重合的前开口的外腔和后开口的内腔构成,其中,外腔通过进气管与高压气仓联通,内腔供阀芯插入,所述的内腔侧壁设有与阀芯通孔对应的进、出气口,其出气口与出气管相接;所述的弹簧设置在内腔的前部,即内腔底部,当胎内气体施加在推盘上的压力小于/大于设定的最小/最大值时,内腔的进、出气口与阀芯的通孔重合/错开。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bilizing tire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胎压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胎领域,具体涉及胎压的控制方法和具体装置。
技术介绍
防爆轮胎不仅可以避免爆胎可能导致的车毁人亡后果,通常还能以80km/h以下速度行驶80km,但是,这样的速度在高速路上显然是太慢了,达不到有些路段要求,在远离城市的地方80公里内找到相同的轮胎或同车系的4S店也比较难,因此,有必要减小爆胎的概率,并在爆胎后保持胎压。为了防止胎压过高、发生爆胎,胎压过低、摩擦阻力大、热胎并增加油耗,2008年1月,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1108576A公开了一种“轮胎压力自动控制装置”。该方案采用了“固定在轮胎旁边,”的高压气囊,并通过高压阀和低压阀与轮胎气室联通,“在高压气囊和轮胎气室中气体压力过大”时,“从两个阀的排气孔排气”,“当轮胎内压力较小时,高压气囊的气体会经过高压阀、低压阀向轮胎补气”。该方案首先是高压气囊同样会因气体受热膨胀压力过大而爆掉,而且更加危险;其次,为使其能不爆掉且储存足够的气体,就要增大容积,这样把其设在胎内,对于无内胎轮胎来说,等于增加了一个内胎,设置在轮胎旁边或其他位置,则根本无法实现;第三,其采用的阀体设计,排气和停止充气同时发生,即“当轮胎1温度升高,胎内压力超过设计值后,低压阀内的活塞16被推往弹簧17方向,并打开排气孔19”,“当轮胎1的压力达到设计值以后,空气通过活塞导气孔22将低压阀内的活塞16推往弹簧17方向,移动并封闭进气孔18”,可见,当停止为轮胎补气就会打开排气孔排气,使胎压下降,当排气停止甚至未完全停止,就开始补气,如此循环往复,高压气囊里存有多少气体也不够用,非但无法实现所期望的控制效果,而且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麻烦;第四,该方案活塞16既然可以在胎压达到设计值以后,被通过活塞导气孔22进入阀体24顶部的气体推至关闭进气口18位置,那么当进气孔18打开后,进入阀体24内的高压气体可以更加容易地通过活塞导气孔22进入阀体24的顶部,把活塞16推至关闭进气孔18位置,可见活塞16的位置是由弹簧与阀体24内气体压力决定的,而不是由弹簧与胎压决定的,该方案所基于的技术构思是不能成立的,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无法实现的。2019年7月,中国专利公布号CN110056680A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双向气阀及使用该双向气阀的车轮”的技术方案,虽然进行了一些改进,但仍存在下述技术问题:1)该方案“当轮胎中的气压过高时,……,轮胎中的气体排向大气,……;气压过低时,补气通道打开进行补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白天尤其是夏季,长距离行车,发动机、刹车盘、刹车钳产生的高温会通过轮毂轮辋传给递轮胎内的气体,导致胎压过高,如果这时排气减压,那么当停止行驶一段时间,胎温降下来的时候,胎压就会过低,就必须进行充气,如此一来,天天用车就要天天充气,高压气仓几天就需要加一次气,会让车主感到很烦,很不方便;2)该方案“所述的轮胎与钢圈之间设有高压气舱”,“高压气舱的舱体设置为圆环形”,“高压气舱的舱体设置为刚性舱体”,即圆环形刚性舱体设置在轮胎内,不仅占据大量空间使轮胎失去应有的的减震、缓冲功能;3)轮辋即所述的钢圈的横截面为不规则凹槽,除非把轮辋沿槽底锯开,放入高压气仓后,再焊接上,否则要把圆环形刚性舱体的高压气舱轮如其附图3所示放入槽底,是无法实现的;3)该方案“所述的阀体组件上设有阀腔,所述的阀腔包括用于与第一阀芯配合的第一配合段以及用于与第二阀芯配合的第二配合段,第一配合段与第二配合段之间设有弹性件安装腔,”结合其附图4,可知,所述的第一阀芯34直接受到进入到高压进气道331的高压气体的向内推力,因此,第一阀芯34和第二阀芯37的位置,实际上都不是单纯由“轮胎中的气压”所决定的,而是还与高压气舱的气压有关,即当高压气舱的气压比较高时,轮胎中的气压即使充足,也会进行补气,即使过高也不会排气,无法实现其所述的“保证轮胎气压稳定”的功能。因此,轮胎稳压是本领域渴望解决,但一直未能如愿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为解决防爆轮胎续航里程短、速度慢和轮胎的稳压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把稳压任务拆解成降温降压和自动补气增压两部分,胎压过高主要是由轮毂温度过高导致的,通过环绕轮辋设置的隔热垫,隔离发动机、刹车片刹车钳传导到轮毂上的高温,使胎温胎压保持在设定上限值以下;通过设在轮辋内侧的高压气仓及其与轮胎内部连接的压控阀,在胎压低于设定下限值时,对轮胎进行充气;通过使充气气流垂直经过阀芯的结构设计,排除其对阀芯轴向移动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胎压的方法及装置,用复合隔热垫覆盖暴露在胎内气体中的轮辋外侧,在所述的轮辋内侧设置与其紧贴的平行、小扁平比的刚性高压气仓,在该高压气仓与轮胎之间设置压控阀,所述的压控阀包括阀芯、阀腔和弹簧,所述的阀芯由设有径向通孔的柱体和设在该柱体尾端的推盘构成,所述的阀腔由轴线重合的前开口的外腔和后开口的内腔构成,其中,外腔通过进气管与高压气仓联通,内腔供阀芯插入,所述的内腔侧壁设有与阀芯通孔对应的进、出气口,其出气口与出气管相接;所述的弹簧设置在内腔的前部,即内腔底部,当胎内气体施加在推盘上的压力小于/大于设定的最小/最大值时,内腔的进、出气口与阀芯的通孔重合/错开。所述的复合隔热垫由采用气凝胶毡或纳基隔热软毡的基垫与采用丁基橡胶或卤化丁基橡胶制成的环形弹性带构成,所述的基垫覆盖在轮辋外表面,所述的环形弹性带拉伸后覆盖基垫表面,所述的轮辋外侧设有分布均匀的齿状阻滞结构;所述的高压气仓在接近轮辐处设有向内延伸段,在该延伸段的端面上设有气嘴。本专利技术用复合隔热垫覆盖轮胎内裸露的轮辋的,不仅有效解决了胎压过高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排气降压导致需要经常给高压气仓充气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高压气仓的位置、形状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实际上无法实现高压气仓的安装问题和破坏轮胎减震、缓冲性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的压控阀设计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高压气流存在对阀芯或活塞的轴向作用力问题,即压控阀受充气气压影响,无法实现根据胎压转换状态的技术问题,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具有降低气体消耗、方便使用、易于实现、控制准确、提高轮胎的性能,增加防爆轮胎爆胎后的续航里程、使防爆轮胎爆胎后可以符合高速路要求的速度继续行驶,使非防爆轮胎在爆胎后不会立即失控,为挽救生命赢得时间等显著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立体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轮毂和高压气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和图2中所示压控阀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压控阀阀体放大剖视图;图6为图5的主视图;图7为图5中阀腔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轮胎,2为轮辋,2.1为轮辋上的气嘴口,2.2为阻滞结构,2.3为轮辋上的压控阀安装孔,2.4为与高压气仓紧固安装孔;3为复合隔热垫,3.1为基垫,3.2为环形弹性带,4为高压气仓,4.1为高压气仓上的压控阀安装孔,4.2为与轮辋紧固安装孔,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胎压的方法及装置,用复合隔热垫覆盖暴露在胎内气体中的轮辋外侧,在所述的轮辋内侧设置与其紧贴的平行、小扁平比的刚性高压气仓,在该高压气仓与轮胎之间设置压控阀,所述的压控阀包括阀芯、阀腔和弹簧,所述的阀芯由设有径向通孔的柱体和设在该柱体尾端的推盘构成,所述的阀腔由轴线重合的前开口的外腔和后开口的内腔构成,其中,外腔通过进气管与高压气仓联通,内腔供阀芯插入,所述的内腔侧壁设有与阀芯通孔对应的进、出气口,其出气口与出气管相接;所述的弹簧设置在内腔的前部,即内腔底部,当胎内气体施加在推盘上的压力小于/大于设定的最小/最大值时,内腔的进、出气口与阀芯的通孔重合/错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胎压的方法及装置,用复合隔热垫覆盖暴露在胎内气体中的轮辋外侧,在所述的轮辋内侧设置与其紧贴的平行、小扁平比的刚性高压气仓,在该高压气仓与轮胎之间设置压控阀,所述的压控阀包括阀芯、阀腔和弹簧,所述的阀芯由设有径向通孔的柱体和设在该柱体尾端的推盘构成,所述的阀腔由轴线重合的前开口的外腔和后开口的内腔构成,其中,外腔通过进气管与高压气仓联通,内腔供阀芯插入,所述的内腔侧壁设有与阀芯通孔对应的进、出气口,其出气口与出气管相接;所述的弹簧设置在内腔的前部,即内腔底部,当胎内气体施加在推盘上的压力小于/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雷卢润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润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