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电池包制造装置以及电池包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52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池包、电池包制造装置以及电池包制造方法,电池包包括:一电池包下壳体,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一隔离板和一下壳体框架,下壳体框架环绕隔离板的外周,下壳体框架的第一侧设有至少一横梁,横梁将下壳体框架与隔离板的第一侧形成的空间分割为至少一第一腔室和一第二腔室,第一腔室设置电池模组,第二腔室设置电池管理模块;一液冷板总成,设置于下壳体框架的第二侧,液冷板总成具有多根液冷管,液冷管与隔离板的第二侧中对应第一腔室的区域面接触进行热交换;以及一底盖,底盖将液冷板总成封闭于下壳体框架的第二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模块之间的水电隔离,大大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

Battery pack, battery pack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battery pack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电池包制造装置以及电池包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电池包、电池包制造装置以及电池包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国际能源署目标:到2050年实现全球CO2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0%。其中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到30%,这就需要迅速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急需研究的重点。动力电池系统一般包括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结构件、传感器、线束、热管理系统、辅件等。电池包在充、放电过程中,特别是大倍率充、放电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造成模组温度过高及模组间温差大,影响动力电池系统的性能及安全。因此,需要必要的热管理系统,控制电池包始终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多采用液冷系统。多块小尺寸液冷板直接置于模组底部与电池箱体之间,多块液冷板之间通过管路连接。这种方案,连接管路系统复杂、泄露风险点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制造装置以及电池包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包、电池包制造装置以及电池包制造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实现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模块之间的水电隔离,大大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一电池包下壳体,所述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一隔离板和一下壳体框架,所述下壳体框架环绕所述隔离板的外周,所述下壳体框架具有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所述下壳体框架的第一侧设有至少一横梁,所述横梁将所述下壳体框架与隔离板的第一侧形成的空间分割为至少一第一腔室和一第二腔室,每个所述第一腔室设置一电池模组,所述第二腔室设置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一液冷板总成,设置于所述下壳体框架的第二侧,所述液冷板总成具有多根液冷管,所述液冷管与所述隔离板的第二侧中对应所述第一腔室的区域面接触进行热交换;以及一底盖,所述底盖将所述液冷板总成封闭于所述下壳体框架的第二侧。优选地,所述液冷管的一侧涂布导热结构胶,通过所述导热结构胶与所述隔离板胶合。优选地,所述导热结构胶沿所述液冷管的延展方向沿往复折线轨迹涂布。优选地,所述液冷管至少排布于所述第一腔室相对应的区域,且所述液冷板总成中还包括避让所述下壳体框架的横梁的避让槽。优选地,所述液冷板总成还包括两根平行的集流管,所述液冷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嵌设于所述下壳体框架的凹槽中。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隔离板之间填充导热材料,进行热交换。优选地,所述底盖具有向所述液冷板总成凸起的加强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制造装置,用于制造如上述电池包,包括:一支撑工装,所述支撑工装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中电池模组的位置相对应的支撑件;一下压工装,设置于所述支撑工装上方,所述下压工装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中电池模组的位置相对应的组合下压板以及驱动所述组合下压板向所述支撑工装运动的下压气缸和导向柱;以及一控制电柜,电连接所述下压工装。优选地,所述组合下压板的表面包覆塑钢外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制造方法,采用如上述的电池包制造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装配的电池包下壳体置于所述支撑工装,所述支撑工装的支撑件支撑所述下壳体框架的第一侧中所述第一腔室的位置;下压工装将涂布了导热结构胶的液冷板总成压合于所述下壳体框架的第二侧,令所述液冷板总成与下壳体框架紧密贴合;以及将底盖螺接所述下壳体框架的第二侧,将所述液冷板总成封闭于所述下壳体框架的第二侧。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电池包制造装置以及电池包制造方法,能够实现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模块之间的水电隔离,大大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下壳体框架的第一侧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下壳体框架的第二侧安装液冷板总成和底盖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液冷板总成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液冷板总成上涂布导热结构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液冷板总成上的导热结构胶压合后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制造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制造装置中下压工装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制造装置中支撑工装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下壳体框架11凹槽12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横梁2隔离板4液冷板总成41液冷管42集流管5弹性支撑件6底盖7涂布后导热结构胶8压合后导热结构胶9支撑工装91支撑件10下压工装101气缸102导向柱103组合下压板104塑钢外壳12控制电柜13装置框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系统复杂、泄露风险点多、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的电池包制备方法,具有水电隔离、安全性高、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的液冷板总成与模组置于两个独立的腔室中,形成“干湿分离”区域,极大地降低了泄露风险,安全性高。采用压合工艺解决了液冷板总成与隔离板间导热结构材料填充不均、使用量大的问题,且下压力、下压行程及支撑高度均可调节,可适配多种需求的电池包。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下壳体框架的第一侧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下壳体框架的第二侧安装液冷板总成和底盖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液冷板总成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液冷板总成上涂布导热结构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液冷板总成上的导热结构胶压合后的示意图。如图1至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一电池包下壳体、一液冷板总成4以及一底盖6。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一隔离板2和一下壳体框架1,下壳体框架1环绕隔离板2的外周,下壳体框架1具有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下壳体框架1的第一侧设有至少一横梁14,横梁14将下壳体框架1与隔离板2的第一侧形成的空间分割为至少一第一腔室12和一第二腔室13,每个第一腔室12设置一电池模组,第二腔室13设置电池管理模块,电池管理模块与电池模组电连接。液冷板总成4设置于下壳体框架1的第二侧,液冷板总成4具有多根液冷管41,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电池包下壳体,所述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一隔离板(2)和一下壳体框架(1),所述下壳体框架(1)环绕所述隔离板(2)的外周,所述下壳体框架(1)具有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所述下壳体框架(1)的第一侧设有至少一横梁(14),所述横梁(14)将所述下壳体框架(1)与隔离板(2)的第一侧形成的空间分割为至少一第一腔室(12)和一第二腔室(13),每个所述第一腔室(12)设置一电池模组,所述第二腔室(13)设置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n一液冷板总成(4),设置于所述下壳体框架(1)的第二侧,所述液冷板总成(4)具有多根液冷管(41),所述液冷管(41)与所述隔离板(2)的第二侧中对应所述第一腔室(12)的区域面接触进行热交换;以及/n一底盖(6),所述底盖(6)将所述液冷板总成(4)封闭于所述下壳体框架(1)的第二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池包下壳体,所述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一隔离板(2)和一下壳体框架(1),所述下壳体框架(1)环绕所述隔离板(2)的外周,所述下壳体框架(1)具有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所述下壳体框架(1)的第一侧设有至少一横梁(14),所述横梁(14)将所述下壳体框架(1)与隔离板(2)的第一侧形成的空间分割为至少一第一腔室(12)和一第二腔室(13),每个所述第一腔室(12)设置一电池模组,所述第二腔室(13)设置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一液冷板总成(4),设置于所述下壳体框架(1)的第二侧,所述液冷板总成(4)具有多根液冷管(41),所述液冷管(41)与所述隔离板(2)的第二侧中对应所述第一腔室(12)的区域面接触进行热交换;以及
一底盖(6),所述底盖(6)将所述液冷板总成(4)封闭于所述下壳体框架(1)的第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41)的一侧涂布导热结构胶,通过所述导热结构胶与所述隔离板(2)胶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胶沿所述液冷管(41)的延展方向沿往复折线轨迹涂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41)至少排布于所述第一腔室(12)相对应的区域,且所述液冷板总成(4)中还包括避让所述下壳体框架(1)的横梁(14)的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总成(4)还包括两根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