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包模组极耳固定板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模组极耳固定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最近几年,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美丽的“地球村”,国家大力推动电动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整车行业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但纯电动汽车相比较传统燃油汽车有续驶里程不足和充电难等问题,为此,由于软包电芯相较于方形和圆柱电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系统中,但是,软包电芯仅有铝塑膜包裹,导致自身强度、抗振等性能不足,需要全方位的保护,因此,对软包电池成组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目前在新能源行业中,现有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大都采用结构胶将电芯与电芯、电芯与框体等进行粘接固定,然后将端板金属件与侧边金属件进行焊接固定。但在此设计方案中,电芯与电芯之间可能存在错位,结构不稳等问题。且软包电池PACK成组较为复杂,成组效率较低且不利于批量化生产。因此,开发出一款适应生产线大批量生产,结构简单、易于成组和互换、通用可扩展的软包电池模组极耳固定板连接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r>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模组极耳固定板连接结构,包括分别安装在电芯框体组件(1)两端的输出侧极耳固定板(2)和从控侧极耳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极耳固定板(2)通过布置在朝向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一面的上下两排第一挂钩(4)固定在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上,所述输出侧极耳固定板(2)上设有两个分别供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的正负输出极耳穿出的第一极耳开口(5),所述从控侧极耳固定板(3)通过布置在朝向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一面的上下两排第一挂钩(4)固定在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上,所述从控侧极耳固定板(3)上设有若干个供电芯极耳穿出的第二极耳开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模组极耳固定板连接结构,包括分别安装在电芯框体组件(1)两端的输出侧极耳固定板(2)和从控侧极耳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极耳固定板(2)通过布置在朝向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一面的上下两排第一挂钩(4)固定在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上,所述输出侧极耳固定板(2)上设有两个分别供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的正负输出极耳穿出的第一极耳开口(5),所述从控侧极耳固定板(3)通过布置在朝向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一面的上下两排第一挂钩(4)固定在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上,所述从控侧极耳固定板(3)上设有若干个供电芯极耳穿出的第二极耳开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包模组极耳固定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极耳固定板(2)朝外一面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与输出侧保护盖板(7)上第二挂钩(18)配合的输出侧保护盖板挂钩槽(8),所述从控侧极耳固定板(3)朝外一面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与从控侧保护盖板(9)上第二挂钩(18)配合的从控侧保护盖板挂钩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软包模组极耳固定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极耳固定板(2)与所述电芯框体组件(1)装配后,所述输出侧极耳固定板(2)朝向所述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平,李远华,葛顺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