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48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制冷装置,压缩机制冷装置,包括压缩系统、油分离器、冷凝器以及蒸发系统,所述压缩机包括一级压缩缸和二级压缩缸,所述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该压缩机制冷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过冷系统,所述过冷系统包括液体过冷器,所述压缩系统与油分离器、冷凝器、过冷系统、蒸发系统以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缩机制冷装置使制冷剂易达到临界点且充分液化,冷却效率高,易于达到-70℃的冷冻温度,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通讯、生物、医药、化工、食品、材料及加工等行业中常常用到较低温度的冷冻技术。由于单级压缩机最终的蒸发温度-50℃,如果想获得-70℃蒸发温度,必须采用双复叠或单机双级压缩系统。复叠式制冷装置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制冷循环迭加起来,不同制冷温度的循环间采用不同的制冷剂,每个循环还要采用膨胀容器以及非常高效的油分离装置,因此系统非常复杂。目前成型的单机双级压缩机组是采用两级缸体同时压缩,这种压缩机构中气体不易达到临界点因而不易液化,常以半液半气的混合物进行制冷,其制冷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效率高、结构及工艺简单的压缩机制冷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缩机制冷装置,包括压缩系统、油分离器、冷凝器以及蒸发系统,所述压缩机包括一级压缩缸和二级压缩缸,所述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该压缩机制冷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过冷系统,所述过冷系统包括液体过冷器,所述压缩系统与油分离器、冷凝器、过冷系统、蒸发系统以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一级压缩缸包括两个缸体,二缸体之间以管道相互连通。所述一级压缩缸由散热管路与二级压缩缸相连接。所述两一级缸体之间以H-型管道相互连通,两一级缸体及二级缸体相互平行安装,二级缸体位于两一级缸体之间。所述过冷系统还包括喷液制冷装置,该喷液制冷装置包括液体喷射阀,所述液体喷射阀与液体过冷器连接并由液体喷射管路与压缩系统连接。所述过冷器至少包括两组制冷管路一是连通喷射阀与压缩系统的液体喷射制冷管路;一是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自身过冷管路。所述喷液制冷装置还包括与液体喷射阀相连接的感温包、外部补偿器、过滤器以及电磁阀。所述蒸发系统还包括与蒸发器相连接的膨胀阀、感温包以及平衡补偿器。所述油分离器与压缩系统间以回油管路连接,所述冷凝器与过冷体系统之间由安装有过滤器的管路连接。所述过冷器与蒸发系统之间以安装有电磁阀的管路连接;蒸发器与压缩系统之间以吸气管路连接,该吸气管路上安装有气液分离器以及吸气过滤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双压缩系统及深度过冷处理,使被压缩的气体极易达到临界点且充分液化,冷却效率高,易于达到-70℃的冷冻温度,工艺步骤简单。另外,本技术的制冷装置采用单机双压缩结构,以过冷器及液体喷射阀进行深度冷却,冷却效率高,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压缩机制冷装置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压缩机工作状态参考图。图3是本技术过冷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压缩机制冷效率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压缩机机制冷装置主要包括压缩系统30、油分离器8、冷凝器10、过冷系统40以及蒸发系统50,各装置以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其中压缩系统30采用单机双级压缩机,其主要包括一级压缩缸3、二级压缩缸5。在本实施例中,一级压缩缸3包括两平行缸体,由H-型(但不限于H-型)导管将两缸体连通,在H-型导管的中间水平位置(但不限于中间水平位置)设置有吸气集管2,用于从蒸发系统50吸入气体至一级压缩缸3,该H-型导管使进入两一级压缩缸3的气体均匀混合。二级压缩缸5位于两一级压缩缸3之间。一级压缩缸3压缩后的气体经集气管4导入一阀体31,再由集气管32输送至二级压缩缸5进行二次压缩。可以理解,一级压缩缸3、二级压缩缸5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或按现有技术的结构进行变换。过冷系统40包括液体过冷器12及喷液制冷装置。该过冷器12至少设有两组制冷管路通道,其一制冷管路通道设有制冷剂进口L1和出口L0,第二管路通道设有制冷剂进口HE1和出口HE0。本实施例中两组制冷管路通道中制冷剂流向相反。该喷液制冷装置主要包括液体喷射阀22、与液体喷射阀22相连接的感温包23、连接压缩系统30和液体喷射阀22的外部补偿器26,用以控制喷射流量。该喷液制冷装置还包括一过滤器11’、电磁阀13、视液镜14,其依次由管路与喷射阀22连通。蒸发系统50主要包括蒸发器25以及与之相连接的膨胀阀15、感温包16、平衡补偿器21。在进行压缩制冷时,一级吸气集管2从蒸发系统50经由装有气液分离器17、过滤器19的吸气管路18吸入制冷剂气体至一级压缩缸3进行压缩处理,一级压缩后的气体由集气管4输送至阀体31,集气管32将阀体31内的气体输送至二级压缩缸5进行二次压缩,此时集气管4和32同时将压缩系统30工作中产生的热量散去,起到散热管的作用。经二次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处于临界点,极易液化。高温高压气体由集气管2’经排气阀6从二级排气管7输送到油分离器8进行油分离。油从回油管路9回压缩系统30,而高温高压气体往冷凝器10进行冷凝后形成高压常温制冷剂液体,再进入储液器24中,储液器24中的高压常温制冷剂液体再经过过滤器11滤去杂质后到过冷系统40进行深度过冷处理。深度过冷处理实质上包括两道过冷程序其一是由过冷器12的自身板路过冷处理,其二是由喷液制冷装置进行喷射过冷处理。这样,贮液器24中的高压常温制冷剂液体经过滤器11后分成两路液体一路经过滤器11’、电磁阀13以及视液镜14所在管路进入液体喷射阀22进入HEI口喷射过冷与另一路液体进行热交换,一路液体喷射管路从出口HE0经液体喷射管路20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循环;另一路制冷剂液体,直接由过冷器12的进口L1进入过冷器12进行板路自身过冷处理后由出口L0往一安装有电磁阀13、视液镜14的管路通过膨胀阀15回到蒸发器25进行空气交换,最终达到低温冷冻目的。此时,感温包16及平衡补偿器21用于控制蒸发器25的蒸发速度。本实施例中,液体过冷器12可使用图3所示的板式换热器。由上述装置及流程描述可知,本技术的压缩机制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级吸气及一级压缩缸3进行一级压缩;(2)二级吸气及二级压缩缸5进行二级压缩;(3)油水分离器8进行油水分离处理;(4)冷凝器10进行冷凝处理;(5)过冷器12及喷射阀22进行深度过冷处理;以及(6)蒸发系统50进行蒸发处理。采用本技术的单机双级压缩装置, 例如以R507A(CF3CH3/CH2F2混合物),R404A为制冷剂,制冷效率见图4所示的曲线,当制冷剂温度为35-55℃、吸气温度为20℃时,蒸发温度为-30~-70℃。采用现有技术的其它制冷剂,可得到相同的制冷效率。本技术的单机双级压缩装置结构及流程简单、制冷效率高、成本低。权利要求1.压缩机制冷装置,包括压缩系统、油分离器、冷凝器以及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一级压缩缸和二级压缩缸,所述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该压缩机制冷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过冷系统,所述过冷系统包括液体过冷器,所述压缩系统与油分离器、冷凝器、过冷系统、蒸发系统以管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压缩缸包括两个缸体,二缸体之间以管道相互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压缩缸由散热管路与二级压缩缸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一级缸体之间以H-型管道相互连通,两一级缸体及二级缸体相互平行安装,二级缸体位于两一级缸体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缩机制冷装置,包括压缩系统、油分离器、冷凝器以及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一级压缩缸和二级压缩缸,所述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该压缩机制冷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过冷系统,所述过冷系统包括液体过冷器,所述压缩系统与油分离器、冷凝器、过冷系统、蒸发系统以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双峰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