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OPP膜制造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BOPP膜制造工艺
,具体是一种BOPP膜制造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BOPP薄膜的生产是将高分子聚丙烯的熔体首先通过狭长机头制成片材或厚膜,然后在专用的拉伸机内,在一定的温度和设定的速度下,同时或分步在垂直的两个方向(纵向、横向)上进行的拉伸,并经过适当的冷却或热处理或特殊的加工(如电晕、涂覆等)制成的薄膜,在BOPP膜生产工艺过程中,会有许多热量的流失,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例如,在BOPP膜生产工艺过程中,聚合物熔体离开模头后,熔体迅速贴附在低温、高光洁度、镀鉻的激冷辊表面,由于高温熔体和冷辊能够及时进行热交换,熔体被快速冷却,当熔体脱离冷辊后,就形成了可拉伸的结晶铸片,然而热交换后的热量若不能合理的利用,就会造成其流失,同样在BOPP膜的纵向拉伸工艺中,对预热、拉伸、定型后的BOPP膜需要进行冷却处理,而冷却处理需要对BOPP膜上的热量进行吸收,而吸收的热量如果不能合理利用,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进而如何减少BOPP膜生产工艺中热量的流失和浪费,如何更好的将工艺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再利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现有的BOPP膜在纵向拉伸时,对其膜的张力调节不够完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BOPP膜制造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OPP膜制造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OPP膜制造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拉伸机主体(1)和激冷辊(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第一余热回收机构、第二余热回收机构;/n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拉伸机主体(1)前端的张力调节辊(3)以及位于张力调节辊(3)一端头设置的第一立板(33),所述张力调节辊(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立板(37);/n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位于拉伸机主体(1)前端内侧安装的第一前预热辊(4)以及所述第一前预热辊(4)内部设置的循环散热管(42),所述循环散热管(42)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环(41),所述激冷辊(2)的内部设置有循环吸热管(21);/n所述第二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位于拉伸机主体(1)内侧靠近第一前预热辊(4)后侧的第二前预热辊(5),以及位于拉伸机主体(1)后端内侧的冷却辊(13),所述第二前预热辊(5)与第一前预热辊(4)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冷却辊(13)的内部同样设置有循环吸热管(21)。/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8 CN 20191138452821.一种BOPP膜制造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拉伸机主体(1)和激冷辊(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第一余热回收机构、第二余热回收机构;
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拉伸机主体(1)前端的张力调节辊(3)以及位于张力调节辊(3)一端头设置的第一立板(33),所述张力调节辊(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立板(37);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位于拉伸机主体(1)前端内侧安装的第一前预热辊(4)以及所述第一前预热辊(4)内部设置的循环散热管(42),所述循环散热管(42)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环(41),所述激冷辊(2)的内部设置有循环吸热管(21);
所述第二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位于拉伸机主体(1)内侧靠近第一前预热辊(4)后侧的第二前预热辊(5),以及位于拉伸机主体(1)后端内侧的冷却辊(13),所述第二前预热辊(5)与第一前预热辊(4)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冷却辊(13)的内部同样设置有循环吸热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PP膜制造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主体(1)的内侧位于第二前预热辊(5)的一侧设置有预热辊(6),所述预热辊(6)的一侧设置有拉伸辊(11),所述拉伸辊(11)和冷却辊(13)之间位于设置有成型辊(12),所述拉伸机主体(1)的内侧后端设置有收卷辊(14),所述收卷辊(14)的一端连接有皮带辊(15),所述皮带辊(15)的一端通过皮带连接有电机(16),所述拉伸机主体(1)的外侧面安装有控制箱(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PP膜制造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辊(2)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座,且激冷辊(2)与安装座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20),所述激冷辊(2)的底部设置有激冷槽(19),且激冷辊(2)的正上方设置有模头(18),所述模头(18)的一端连接挤出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BOPP膜制造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吸热管(21)的一端贯穿轴承(20)和安装座连接有导热管(7),且循环吸热管(21)的另一端贯穿轴承(20)和安装座连接有回路管(8),所述循环吸热管(21)与回路管(8)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泵(10),所述导热管(7)的另一端与循环散热管(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彬,方晨,刘志辉,罗春民,刘文顺,蒋立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