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的翻转加工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的翻转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技术的成熟,汽车的发展迅速,在小轿车上一般都会使用到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在控制臂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控制臂进行不同方向加工,且同一方向也有好几种加工处理,比如,铣平面、攻丝、平面穿孔等等,需要多次装夹才能完成所有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的翻转加工工装,在控制臂一次装夹后能完成所有加工,减少加工过程中员工装夹的时间也降低了磕碰的风险,同时车间碰伤不良率也大大减少。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的翻转加工工装,包括翻转板、底板和驱动机构,所述的底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转动座和驱动机构,该转动座与驱动机构之间转动安装有翻转板,所述的翻转板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端并排开有两个圆形内凹槽,每个圆形内凹槽的上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容纳控制臂端部的安装槽,所述的翻转板上端位于固定座后方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主支撑块,两个主支撑块呈倒八字布置,每个主支撑块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辅助支撑块和第二辅助支撑块,其中第二辅助支撑块位于两个主支撑块之间,所述的翻转板上端位于主支撑块与相邻的第一辅助支撑块之间以及两个第二辅助支撑块之间均竖直安装有螺杆,该螺杆上卡入有压板,所述的压板的上端通过螺杆上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顶住。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压板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的翻转加工工装,包括翻转板(1)、底板(2)和驱动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转动座(3)和驱动机构(16),该转动座(3)与驱动机构(16)之间转动安装有翻转板(1),所述的翻转板(1)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座(4),该固定座(4)上端并排开有两个圆形内凹槽(6),每个圆形内凹槽(6)的上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容纳控制臂端部的安装槽(7),所述的翻转板(1)上端位于固定座(4)后方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主支撑块(8),两个主支撑块(8)呈倒八字布置,每个主支撑块(8)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辅助支撑块(9)和第二辅助支撑块(14),其中第二辅助支撑块(14)位于两个主支撑块(8)之间,所述的翻转板(1)上端位于主支撑块(8)与相邻的第一辅助支撑块(9)之间以及两个第二辅助支撑块(14)之间均竖直安装有螺杆(13),该螺杆(13)上卡入有压板(10),所述的压板(10)的上端通过螺杆(13)上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12)顶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的翻转加工工装,包括翻转板(1)、底板(2)和驱动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转动座(3)和驱动机构(16),该转动座(3)与驱动机构(16)之间转动安装有翻转板(1),所述的翻转板(1)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座(4),该固定座(4)上端并排开有两个圆形内凹槽(6),每个圆形内凹槽(6)的上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容纳控制臂端部的安装槽(7),所述的翻转板(1)上端位于固定座(4)后方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主支撑块(8),两个主支撑块(8)呈倒八字布置,每个主支撑块(8)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辅助支撑块(9)和第二辅助支撑块(14),其中第二辅助支撑块(14)位于两个主支撑块(8)之间,所述的翻转板(1)上端位于主支撑块(8)与相邻的第一辅助支撑块(9)之间以及两个第二辅助支撑块(14)之间均竖直安装有螺杆(13),该螺杆(13)上卡入有压板(10),所述的压板(10)的上端通过螺杆(13)上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12)顶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王波,张玉成,李爱民,田玲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