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圈夹持装置
本专利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内圈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加工轴承内圈的时候,轴承内圈容易从固定装置上脱落,会使轴承内圈加工精度不足,并且会影响加工轴承内圈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公开的一种轴承内圈夹持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圆形底座上装有一个圆筒形支架,支架内部有一个伞状的支撑装置,通过支架上端的压块下压,使内部的滑块在滑轨上下滑,伞状支撑装置撑开,固定块进入槽孔,将轴承内圈夹持在支架外围,滑块在轴承内圈的压力作用下上移,固定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阻止滑块上移,滑块在此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从而达到夹持轴承内圈的目的。实现上述夹持目的的夹持装置是由压块(1)、滑轨(2)、推杆(3)、固定块(4)、接触块(10)、圆形底座(11)、弹簧(12)、伞状支撑装置构成。圆形底座(11)具有和滑轨(2)同宽的槽孔,可用于固定滑轨(2)。支架(5)上下为通孔,且上通孔宽度与滑轨(2)加推杆(3)宽度相同,支架(5)上均匀分布六个槽孔用作支撑杆(9)的轨道,且在与固定块(4)高度一致的部位具有大小与固定块(4)末端相同的槽孔,可以使固定块(4)末端穿过槽孔。滑块(6)、连杆(7)、连接块(8)、支撑杆(9)构成伞状支撑装置。滑块(6)上具有一个大小与固定块(4)末端相同的缺口,可以使固定块(4)末端穿过。连杆(7)伞状分布用于连接滑块(6)与连接块(8),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接触块(10)为圆弧曲率半径和待夹持轴承内圈内径相同的扇形块,根据夹持轴承内圈内径的不同可准备多组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圈夹持装置其特征是由压块(1)、滑轨(2)、推杆(3)、固定块(4)、支架(5)、接触块(10)、圆形底座(11)、弹簧(12)、伞状支撑装置构成;滑块(6)后部有一缺口,缺口大小与固定块(4)末端大小相等;支架(5)为圆筒形,且上下为通孔,支架(5)上壁具有一定厚度,且上壁通孔宽度与滑轨(2)加推杆(3)宽度相同,支架(5)侧壁均匀分布六个槽孔,支架(5)在与滑轨(2)上槽孔等高共线部位具有和固定块(4)末端大小相等的通孔;所述的圆形底座(11)上部具有槽孔,且槽孔宽度与滑轨(2)宽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夹持装置其特征是由压块(1)、滑轨(2)、推杆(3)、固定块(4)、支架(5)、接触块(10)、圆形底座(11)、弹簧(12)、伞状支撑装置构成;滑块(6)后部有一缺口,缺口大小与固定块(4)末端大小相等;支架(5)为圆筒形,且上下为通孔,支架(5)上壁具有一定厚度,且上壁通孔宽度与滑轨(2)加推杆(3)宽度相同,支架(5)侧壁均匀分布六个槽孔,支架(5)在与滑轨(2)上槽孔等高共线部位具有和固定块(4)末端大小相等的通孔;所述的圆形底座(11)上部具有槽孔,且槽孔宽度与滑轨(2)宽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轴承内圈夹持装置其特征是在于,固定块(4)、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耀华,王绍襄,付豪,王延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