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及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包括:记录仪外壳、镜头载体、限位棒、限位弹簧。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转轴口,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装入所述转轴口中。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若干凹点,所述凹点排布成圆弧形;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棒的一端与限位弹簧接触,另一端的端部为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圆弧形接触。由于圆弧形设置有若干凹点,凸块便会从一个凹点中进入另一个凹点,凸块进入凹点后,镜头载体的角度便限制住了,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调节镜头的角度,方便用户使用。
A kind of tachograph lens rotation structure and tachograp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及行车记录仪
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及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行车记录仪转轴采用多个齿轮变速达到转动要求,成本高难装配;或者采用弹片加齿轮的方式,但此类方式的占用空间大,转动声音大且难转到用户想要的角度。如果采用的极轴转动方式会比解决占用空间和装配难,能更好的控制转动角度达到用户需求。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及行车记录仪,方便用户调节行车记录仪的镜头的角度,便于用户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包括:记录仪外壳、镜头载体、限位棒、限位弹簧。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转轴口,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装入所述转轴口中;或者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转轴,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转轴口,所述转轴装入所述转轴口中。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若干凹点,所述凹点排布成圆弧形;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棒的一端与限位弹簧接触,另一端的端部为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圆弧形接触;或者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若干凹点,所述凹点排布成圆弧形;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棒的一端与限位弹簧接触,另一端的端部为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圆弧形接触。所述镜头载体用于安装镜头。转轴装入转轴口中,镜头载体便可在记录仪外壳中转动,从而可以调节镜头的角度。限位棒的一端接触弹簧、凸块与圆弧形接触,在转动镜头载体时,圆弧形便是限位棒的轨迹,由于圆弧形设置有若干凹点,凸块便会从一个凹点中进入另一个凹点,凸块进入凹点后,镜头载体的角度便限制住了,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调节镜头的角度,方便用户使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棒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直径大于限位弹簧的直径,所述限位棒的一端插入限位弹簧中。进一步地,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行程孔,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镜头孔,所述镜头孔在所述行程孔的范围内。镜头安装在镜头孔处。进一步地,所述记录仪外壳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扣合的下壳体;所述行程孔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由上盖、下壳体组成的记录仪外壳可极大的方便镜头载体安装在记录仪外壳中。进一步地,所述镜头载体包括:镜头安装槽、与所述镜头安装槽连接的安装盖,所述镜头孔设置在所述镜头安装槽上。由镜头安装槽、安装盖组成的镜头载体可极大的方便镜头安装在镜头载体中。进一步地,所述镜头安装槽设置有凸台,所述镜头孔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凸台突出所述行程孔。进一步地,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双面胶安装槽。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前述的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镜头,所述镜头安装在所述镜头载体上。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及行车记录仪,转轴装入转轴口中,镜头载体便可在记录仪外壳中转动,从而可以调节镜头的角度。限位棒的一端接触弹簧、凸块与圆弧形接触,在转动镜头载体时,圆弧形便是限位棒的轨迹,由于圆弧形设置有若干凹点,凸块便会从一个凹点中进入另一个凹点,凸块进入凹点后,镜头载体的角度便限制住了,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调节镜头的角度,方便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行车记录仪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1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4为图1实施例的限位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镜头10。所述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包括:记录仪外壳20、镜头载体30、限位棒40、限位弹簧50。所述记录仪外壳20设置有转轴口21,所述镜头载体30设置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装入所述转轴口21中。所述镜头载体30设置有若干凹点32,所述凹点32排布成圆弧形;所述记录仪外壳20设置有凹槽22,所述限位弹簧50设置在所述凹槽22内;所述限位棒40的一端与限位弹簧50接触,另一端的端部为凸块41,所述凸块41与所述圆弧形接触。所述镜头载体30用于安装镜头10。转轴31装入转轴口21中,镜头载体30便可在记录仪外壳20中转动,从而可以调节镜头10的角度。限位棒40的一端接触弹簧、凸块41与圆弧形接触,在转动镜头载体30时,圆弧形便是限位棒40的轨迹,由于圆弧形设置有若干凹点32,凸块41便会从一个凹点32中进入另一个凹点32,凸块41进入凹点32后,镜头载体30的角度便限制住了,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调节镜头10的角度,方便用户使用。所述限位棒40设置有卡块42,所述卡块42直径大于限位弹簧50的直径,所述限位棒40的一端插入限位弹簧50中。所述记录仪外壳20设置有行程孔,所述镜头载体30设置有镜头孔,所述镜头孔在所述行程孔的范围内。镜头10安装在镜头孔处。所述记录仪外壳20包括:上盖24、与所述上盖24扣合的下壳体25;所述行程孔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5上。由上盖24、下壳体25组成的记录仪外壳20可极大的方便镜头载体30安装在记录仪外壳20中。所述镜头载体30包括:镜头安装槽34、与所述镜头安装槽34连接的安装盖35,所述镜头孔设置在所述镜头安装槽34上。由镜头安装槽34、安装盖35组成的镜头载体30可极大的方便镜头10安装在镜头载体30中。所述镜头安装槽34设置有凸台36,所述镜头孔设置在所述凸台36上,所述凸台36突出所述行程孔。所述记录仪外壳20设置有双面胶安装槽26。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及行车记录仪,转轴装入转轴口中,镜头载体便可在记录仪外壳中转动,从而可以调节镜头的角度。限位棒的一端接触弹簧、凸块与圆弧形接触,在转动镜头载体时,圆弧形便是限位棒的轨迹,由于圆弧形设置有若干凹点,凸块便会从一个凹点中进入另一个凹点,凸块进入凹点后,镜头载体的角度便限制住了,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调节镜头的角度,方便用户使用。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仪外壳、镜头载体、限位棒、限位弹簧;/n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转轴口,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入所述转轴口中;或者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转轴,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转轴口,所述转轴装入所述转轴口中;/n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若干凹点,所述凹点排布成圆弧形;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棒的一端与限位弹簧接触,另一端的端部为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圆弧形接触;或者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若干凹点,所述凹点排布成圆弧形;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棒的一端与限位弹簧接触,另一端的端部为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圆弧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仪外壳、镜头载体、限位棒、限位弹簧;
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转轴口,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入所述转轴口中;或者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转轴,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转轴口,所述转轴装入所述转轴口中;
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若干凹点,所述凹点排布成圆弧形;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棒的一端与限位弹簧接触,另一端的端部为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圆弧形接触;或者所述记录仪外壳设置有若干凹点,所述凹点排布成圆弧形;所述镜头载体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棒的一端与限位弹簧接触,另一端的端部为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圆弧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棒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直径大于限位弹簧的直径,所述限位棒的一端插入限位弹簧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转动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俊,彭瑞练,周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猿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