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101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包括激光器,还包括可于缸套内沿XY两个方向偏移并加工缸套内壁的加工头、用于带动所述加工头沿所述缸套的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缸套以其中心轴为旋转轴转动的旋转平台,所述加工头接收所述激光器的发射的激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通过可沿XY两个方向移动的工作头配合可带动加工头沿缸套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可带动缸套旋转的旋转平台,可在缸套内壁形成沿缸套轴向间断开且呈交错式布置的点坑织构,兼顾耐磨性和气缸密封性,不仅延长了缸套的使用寿命,还减少了发动机油耗。

A laser spot texture device for the inner wall of cylinder l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加工
,具体为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表面织构是在金属表面加工出一定形貌的凹坑或者纹理,在发动机缸套内表面加工凹坑形织构可以储存润滑油、储存磨粒磨屑,从而使缸套抗磨减磨。使用激光可以在金属表面加工出凹坑形织构,但是缸套为圆筒状,目前的激光加工设备在缸套内表面加工出凹坑十分困难,并且对凹坑间距无法精确控制。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缸孔摩擦,有采用改变珩磨网纹角度的方法,若扩大网纹角度(如设定为180°),形成接近槽及花键轴的形状,虽然能够实现滑动面积的缩小,但同时槽的形状造成压缩气体泄漏,不能保障发动机运转。另外,现有点坑织构制作方法多采用单脉冲加工,此方法一般只能加工圆形点坑,此圆形点坑中间深,周围浅,想加工其它形状的点坑需要经过复杂的光路整形,而且单脉冲光斑大,一般0.2mm-0.5mm,由此所需要要的脉冲单点能量大,热影响区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制作的点坑织构兼顾耐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包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于缸套内沿XY两个方向偏移并加工缸套内壁的加工头、用于带动所述加工头沿所述缸套的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缸套以其中心轴为旋转轴转动的旋转平台,所述加工头接收所述激光器的发射的激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包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于缸套内沿XY两个方向偏移并加工缸套内壁的加工头、用于带动所述加工头沿所述缸套的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缸套以其中心轴为旋转轴转动的旋转平台,所述加工头接收所述激光器的发射的激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头包括供激光器产生的光束通过的通道、设于所述通道上的X摆动片、控制所述X摆动片沿X轴方向偏移的第一伺服电机、设于所述通道上的Y摆动片以及控制所述Y摆动片沿Y轴方向偏移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激光器连通,所述通道的出口朝向缸套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第三光纤,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之间均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的度数不为0°或180°,所述X摆动片设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之间,所述Y摆动片设于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之间,或者所述Y摆动片设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之间,所述X摆动片设于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壁激光点坑织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治国江柏霖何秀乐吴吉涛张坤王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工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