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筒成形校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筒的一种新型成形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搅拌筒的成形校正手段多为以下几种;一种是,依靠榔头不断敲打鼠笼工装,使得鼠笼工装与搅拌筒的前锥贴合;这种方法,耗时耗力,且对鼠笼工装的损伤较大;另一种是,当鼠笼工装吊装至搅拌筒前锥后,吊装多达几吨的钢坯或铁块至鼠笼工装的上方,使其落至鼠笼工装的顶部,迫使鼠笼工装在钢坯的冲击力下,完成与搅拌筒前锥的贴合;这种方法,比较危险,对行车和工装的损害较大;另一种是,借助独立的压紧小车,待鼠笼工装落装至搅拌筒前锥后,推动小车至鼠笼工装落装在搅拌筒前锥未贴合的位置,操纵小车上的手动液压缸,完成鼠笼工装与搅拌筒前锥的贴合压紧;这种方法,需要多次推动小车寻找鼠笼工装落装与搅拌筒前锥的未贴合位置,并多次操纵小车上的手动液压缸,因此作业过程相对繁琐,作业时间也相对较长,且搅拌筒前锥存在校正后回弹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搅拌筒成形校正装置,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搅拌筒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筒成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平台(9),所述压紧平台(9)上沿同一圆圆周方向均布有n个用于配合鼠笼工装(5)向下压紧搅拌筒前锥(6)的压紧装置(4),n为偶数,各压紧装置(4)顶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搅拌筒前锥(6)下底圆半直径;/n各压紧装置(4)包括支撑座(32)、连杆机构(8),连杆机构(8)包括油缸(7)、通过活塞杆铰接轴(28)铰接于油缸(7)活塞杆顶端的连杆(31),油缸(7)缸座通过油缸铰接轴(27)与油缸固定座(26)铰接,连杆(31)上设一通孔,该通孔通过连杆中间铰接轴(29)与垂直设于支撑座(32)上端的固定座(30)铰接;/n还包括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筒成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平台(9),所述压紧平台(9)上沿同一圆圆周方向均布有n个用于配合鼠笼工装(5)向下压紧搅拌筒前锥(6)的压紧装置(4),n为偶数,各压紧装置(4)顶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搅拌筒前锥(6)下底圆半直径;
各压紧装置(4)包括支撑座(32)、连杆机构(8),连杆机构(8)包括油缸(7)、通过活塞杆铰接轴(28)铰接于油缸(7)活塞杆顶端的连杆(31),油缸(7)缸座通过油缸铰接轴(27)与油缸固定座(26)铰接,连杆(31)上设一通孔,该通孔通过连杆中间铰接轴(29)与垂直设于支撑座(32)上端的固定座(30)铰接;
还包括用于驱动各连杆机构(8)的液压系统(1),液压系统(1)包括油箱(12)、装于油箱(12)出油口端的油泵(16)、电机(36)、用于控制液压油方向的阀组(2),油泵(16)出口端通过油管与各连杆机构(8)的油缸(7)两个进回油口相连接,阀组(2)包括装于油泵(16)出口端油管上的单向阀(17)、设于各油缸(7)进回油口端的电液换向阀(19)、一电磁溢流阀(18),单向阀(17)后端油管引出一回流管道,电磁溢流阀(18)装于回流管道上,电磁溢流阀(18)的电磁溢流阀得电端(23)通过一启动开关(34)与电压源相连;各电液换向阀(19)的右得电端(20)、左得电端(21)分别通过一控制开关(3)与电压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筒成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压紧装置(4)上均设有一扇形落装区(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筒成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平台(9)上沿同一圆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压紧装置(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筒成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林,姚泽功,王利民,韩伟,韩鹏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江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