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935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下方的加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若干组灯条,每组灯条上设置有若干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在灯条上呈矩阵排列,相邻LED芯片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灯条在光源组件上呈梳状均匀分布,相邻灯条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灯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灯条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梳状分布的灯条,使切割后的余料可以形成另一块光源组件,以此达到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效果,降低光源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加强板增加了灯条结构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A backlight module with comb lamp boar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行业朝着高亮、全屏、高色域等方向发展。其中作为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有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设置方式,目前市面上的生产商都在大力研发直下式背光模组,如mini-LED,OLED、micro-LED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源结构。但因制造工艺、成本、质量等原因发展受到一定约束。目前mini-LED,OLED、micro-LED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源结构,包括线路板以及分布在线路板上的呈矩阵的LED芯片等基本结构。请参阅图1,现有结构中,考虑成本及LED芯片02散热等多个原因,尽量减少线路板01上LED芯片02数量。一般LED芯片02与LED芯片02之间设有存在一定间距,该间距远大于LED芯片02及焊盘的宽度,从而使得线路板01存在很多空白区域03,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且线路板01价格偏高,影响到背光模组的整个成本。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增大线路板的利用率,以减少材料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下方的加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若干组灯条,每组灯条上设置有若干LED芯片,相邻LED芯片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线路板的形状为梳状结构,相邻灯条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灯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灯条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与线路板之间设置有反射层。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材质为PET或金属材质的板材。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对应每组灯条或每个LED芯片设置有开孔。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还包括:扩散膜或量子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对应LED芯片的位置设置有焊盘,相邻焊盘之间存在间隔。进一步地,相邻LED芯片之间的间距相等。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梳状分布的灯条,使切割后的余料可以形成另一块光源组件,以此达到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效果,降低光源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加强板增加了灯条结构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光源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PCB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切割后的一块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切割后的另一块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10、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10下方的加强板30、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10上方的光学膜片20。所述光源组件10包括:线路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线路板11上的若干组灯条12。每组灯条12上设置有若干LED芯片121。相邻LED芯片121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线路板11的形状为梳状结构,相邻灯条12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灯条1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灯条12的宽度,使得线路板11切割成型后,余料足够形成另一块光源组件10,以此达到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效果,降低光源组件10的生产成本。所述加强板30可以固定灯条12,保证相邻灯条12之间能保持一定间隔,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稳定性。所述加强板30与线路板11之间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在相邻的灯条12的间隔中起到反射光的作用,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学显示效果。所述加强板30的材质为PET或金属材质的板材,可以起到固定灯条12的作用,使灯条12不会弯曲或移动,保证灯条12间能保持一定的间隔。请参阅图6,所述光学膜片20包括:设置于所述线路板11上的反射片21,所述反射片21对应每组灯条12或每个LED芯片121设置有开孔211。开孔211可以容纳LED芯片121,使得光学膜片20在提高背光模组光学效果的同时,不会增加背光模组的厚度。同时,反射片21具有一定强度,可以起到辅助固定灯条12的作用。所述光学膜片20还包括:扩散膜或量子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根据背光模组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搭配,可以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所述线路板11对应LED芯片121的位置设置有焊盘,相邻焊盘之间存在间隔,保证焊盘与焊盘之间不会因相互挤压、重叠等因素而导致短路。请参阅图7至图9,所述线路板11由一块整板111切割成型,图7为一块整板,所述PCB整板111切割后形成两块线路板11,图8与图9分别为切割后形成的两块线路板11。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梳状分布的灯条,使切割后的余料可以形成另一块光源组件,以此达到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效果,降低光源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加强板增加了灯条结构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稳定性。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下方的加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若干组灯条,每组灯条上设置有若干LED芯片,所述线路板的形状为梳状结构,相邻灯条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灯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灯条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下方的加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若干组灯条,每组灯条上设置有若干LED芯片,所述线路板的形状为梳状结构,相邻灯条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灯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灯条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与线路板之间设置有反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材质为PET或金属材质的板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齐庄世强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