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桃专利>正文

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及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7906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48
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及清洗系统,清洗筒包括第一筒体及套设于第一筒体外部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能够相对第二筒体旋转;第一筒体设置有清洗腔,第一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排液口,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储液腔;第二筒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液口;第一筒体相对于第二筒体旋转的过程中,清洗腔中的水流能够依次通过第一进液口、第一储液腔、排液口、第二进液口进入至第二储液腔中储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锥形瓶内外壁的浸泡式清洗,清洗面积大,清洗效果好,并且在清洗过程中,碱液等清洗液体均能循环反复使用,无需担心清洗液体的浪费和污染。

The combined cleaning cylinder and cleaning system of conical bottle for pharmaceutical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及清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研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及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在药物合成研发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试管、烧杯、容量瓶等实验室器皿。这部分器皿在实验过程中会接触、粘附烃类、酮类、芳香杂环类等有机物,不易除去。为了清洗有机物,实验室中通常会配置盛放有碱液的碱缸。碱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乙醇,其不仅具有强碱性,而且能够溶解脂肪等粘性物质。在清洗时,首先将玻璃器皿放入碱缸中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将玻璃器皿取出并移至水槽中冲洗掉碱液即可一并除去玻璃器皿上粘附的有机物,十分方便。但是,传统利用人工清洗的方式不仅增大了研究员的工作负荷,而且操作规程通常不规范。不规范的操作规程容易产生诸多问题。例如当玻璃器皿在碱缸中浸泡时间过长,会导致玻璃器皿的腐蚀,尤其是烧瓶的磨口处;浸泡时间过短则不易清洗干净,导致之后的实验数据与理论出现较大差异。为此,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玻璃器皿设计了多种清洗装置。专利CN109821838A公开了一种用于锥形瓶的清洗装置,该装置通过夹具将锥形瓶夹持于升降台上后,利用液压缸调整升降台的位置,以改变锥形瓶的高度,从而将试管刷移入或移出锥形瓶,当试管刷移入锥形瓶时,通过控制电机旋转带动试管刷转动,进而完成对锥形瓶内壁的清洗。该装置虽然很好地实现了对锥形瓶内壁的清洗,但是未考虑清洗用的液体的循环使用及回收的问题,若是采用需要一至三天配制的碱液,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也会造成污染;另外,该装置无法对锥形瓶的内壁、外壁整体进行浸泡和清洗,清洗面积有限,清洗效果有待提高。专利CN110743877A公开了一种能够回收酸液的锥形瓶清洗装置,该装置通过酸盆、排酸管、储酸罐等部件,实现了清洗后的酸液的回收、过滤问题,能够实现酸液的循环利用。但是,该清洗装置采用倒置式清洗结构,其清洗主要通过酸液对避免的冲刷带走残渣。然而,药物合成实验应用后的锥形瓶的内外壁通常覆盖有有机物,附着的有机物不经过充分的浸泡、溶解难以直接冲洗掉;不仅如此,该设备同样存在无法有效清洗锥形瓶外壁的问题,清洗效果仍难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锥形瓶清洗装置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锥形瓶内外壁碱液浸泡清洗的可循环清洗系统。该系统采用浸泡清洗的方式,清洗过程中碱液或清水与锥形瓶的内壁和外壁充分接触,提高锥形瓶的清洗效果,同时水流循环系统能够反复使用碱液,达到碱液利用最大化,节约了实验耗材,减少了污染排放。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包括第一筒体及套设于第一筒体外部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能够相对第二筒体旋转;第一筒体设置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用于放置、清洗和浸泡锥形瓶,第一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排液口,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储液腔;第二筒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液口;第一筒体相对于第二筒体旋转的过程中,清洗腔中的水流能够依次通过第一进液口、第一储液腔、排液口、第二进液口进入至第二储液腔中储存。组合式清洗筒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组件,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其中,第一筒体作为旋转筒,能够相对于第二筒体旋转,进而带动放置于其内部的锥形瓶旋转,实现锥形瓶与试管刷、刷毛的相对运动,完成锥形瓶内壁和外壁的刷洗;第二筒体作为第一筒体的套筒,套设于第一筒体的外部,第二筒体的高度被设置为:能够确保第一筒体平稳地在第二筒体中旋转。优选地,第二筒体为筒体结构,第一筒体的底部位于第二筒体中,第一筒体的顶部高于第二筒体的顶部。第一筒体为向上开口的圆柱体结构,第一筒体内部的清洗腔用于放置锥形瓶,在清洗过程中,碱液或其他清洗液体进入清洗腔中,在清洗锥形瓶的过程中液位不断升高,最终达到第一进液口的位置,使得液体通过第一进液口进入第一筒体壁面中设置的第一储液腔中,避免了液体从第一筒体的顶部溢出,污染仪器外的实验环境。第一筒体的内壁上,也即清洗腔的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刷毛,以使得锥形瓶在旋转的过程中刷毛能够清洗锥形瓶的外壁,同时减少锥形瓶与清洗腔内壁的直接碰撞、摩擦,有效地保护了锥形瓶;优选地,为适应锥形瓶的结构,所述刷毛的长度被配置为从上至下逐渐增长。在部分实施例中,清洗腔的底面上也设置有刷毛以清洗锥形瓶的底面。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筒体的内壁由塑料制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由聚四氟乙烯制成,聚四氟乙烯受碱液腐蚀影响小且能够避免锥形瓶在碰撞、摩擦过程中损坏,更好地起到保护锥形瓶的作用。第一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用于将第一储液腔中储存的液体排出,优选地,所述排液口靠近第一筒体的底部。第二筒体的壁面和第一筒体的壁面一样也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即为第二筒体壳体内的第二储液腔。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二进液口,液体能够进入至第二储液腔中储存。优选地,所述第二储液腔上设置有观察窗,以便于观察第二储液腔中的液位高度,从而判断当前第二储液腔中的液体体积。本技术方案的原理为:工作状态下,第二筒体作为第一筒体的基座,第一筒体相对于第二筒体旋转;清洗液体进入至清洗腔中清洗,当清洗液体的液位达到第一进液口时,液体通过第一进液口进入至第一储液腔中,当第一筒体旋转至排液口与第二进液口对齐时,清洗液体从排液口、第二进液口进入至第二储液腔中储存,当第二储液腔中的液体达到预设的液位后,排出收集液体即可。在部分实施例中,为了使液体更加顺畅地从排液口进入至第二进液口中,在不影响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整体刚度的条件下,排液口、第二进液口的弧度尽量大。优选地,排液口、第二进液口分别设置两个,排液口、第二进液口的弧度为120-160°,通过该结构设置,确保第一筒体在旋转过程中,排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始终连通。在部分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碱液的循环利用,第二筒体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碱缸等液体源接通,或直接与供水管连通,并在连通管道路径上设置泵,以将第二筒体排出的液体重新泵入供水管,再进入清洗腔中,实现闭环清洗回路,提高碱液的利用效率。通过上述设置,在清洗过程中,第一通体带动锥形瓶相对于试管刷转动,实现内壁的浸泡式清洗,在转动过程中,锥形瓶的外壁与清洗腔上的刷毛相对移动,实现外壁的浸泡式清洗,从而完成锥形瓶壁面的全方位清洗,清洗面积大,流动液体和刷毛的相互配合亦能有效地提高清洗效果。不仅如此,在清洗过程中,碱液、清水等清洗液体均能循环反复使用,无需担心清洗液体的浪费和污染,确保充足的水量,进一步提高冲刷、清洗效果。第一筒体相对于第二筒体的旋转方式可以有多种。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用于放置第一筒体的底部,所述容纳槽内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连接至第一筒体的底部。该实施例中,第二筒体的容纳槽中设置的电机的输出端竖直朝上,输出端通过连接轴、联轴器等部件与第一筒体的底部连接。优选地,连接轴的中轴线与第一筒体的中轴线共线。在本技术方案中,连接轴仅作为带动第一筒体旋转的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及套设于第一筒体(1)外部的第二筒体(2),所述第一筒体(1)能够相对第二筒体(2)旋转;第一筒体(1)设置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用于放置、清洗和浸泡锥形瓶(4),第一筒体(1)的内壁(12)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4),第一筒体(1)的外壁(11)上设置有排液口(15),所述内壁(12)和外壁(11)之间设置有第一储液腔(13);第二筒体(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26),壳体(21)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液口(22);/n第一筒体(1)相对于第二筒体(2)旋转的过程中,清洗腔中的水流能够依次通过第一进液口(14)、第一储液腔(13)、排液口(15)、第二进液口(22)进入至第二储液腔(26)中储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及套设于第一筒体(1)外部的第二筒体(2),所述第一筒体(1)能够相对第二筒体(2)旋转;第一筒体(1)设置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用于放置、清洗和浸泡锥形瓶(4),第一筒体(1)的内壁(12)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4),第一筒体(1)的外壁(11)上设置有排液口(15),所述内壁(12)和外壁(11)之间设置有第一储液腔(13);第二筒体(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26),壳体(21)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液口(22);
第一筒体(1)相对于第二筒体(2)旋转的过程中,清洗腔中的水流能够依次通过第一进液口(14)、第一储液腔(13)、排液口(15)、第二进液口(22)进入至第二储液腔(26)中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放置台(23),所述放置台(23)用于放置第一筒体(1)的底部,所述容纳槽内还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17)连接至第一筒体(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23)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滚珠(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腔的壁面上设置有凸台(18),所述凸台(18)上安装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用于减少锥形瓶(4)在纵向方向和/或横向方向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药用锥形瓶的组合式清洗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桃
申请(专利权)人:雷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